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和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3221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和一种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其中方法包括,将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B柱的上部;织带的第一端绕在所述卷收装置的卷轴上,所述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B柱的下部;锁舌设置在所述织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安全带织带拉出或回卷过程中摩擦力大,布置复杂、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和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和一种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安全带卷收装置是安全带系统里最重要的功能部件,能够实现安全带的主要功倉泛。 现有的前排安全带卷收装置主要由卷收装置、导向环和连接件组成。卷收装置通常布置在B柱下端,用于放出或收紧织带;导向环固定在B柱上部,是织带的上固定点;连接件布置在前地板上。安全带织带从卷收装置中伸出,沿B柱向上延伸至布置在B柱上部的导向环,从导向环中穿出,向下延伸至连接件处。 现有安全带织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B柱下护板和导向环表面接触,导致安全带织带拉出或回卷过程中摩擦力大,从而拉出或回卷安全带时所需的拉力或回卷力大;同时现有安全带布置复杂,需要织带长,由于具有导向环,因此安全带整体成本高,重量大;由于安全带所需卷收力大,因此驾乘人员在长时间佩戴安全带后胸部有较大的压迫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和一种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解决现有安全带织带拉出或回卷过程中摩擦力大,布置复杂、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包括: 将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B柱的上部; 织带的第一端绕在所述卷收装置的卷轴上,所述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B柱的下部; 锁舌设置在所述织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织带的第二端穿出所述钣金支架的镂空部后与所述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的轴线沿所述B柱的走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的轴线沿所述B柱的中心线布置。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包括: 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部的B柱的上部; 织带,所述织带的第一端绕在所述卷收装置的卷轴上,所述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B柱的下部; 锁舌,设置在所述织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支架的上下两端具有固定孔,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B柱的所述上部; 所述钣金支架具有中部凸出部,所述中部凸出部上具有镂空部,所述织带的所述第二端穿出所述镂空部; 所述中部凸出部上还具有铆接孔,所述钣金支架通过所述铆接孔与所述卷收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的轴线沿所述B柱的走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的轴线沿所述B柱的中心线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支架为一体成型。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卷收装置布置在B柱的上部,织带的第一端固定在卷收装置的卷轴上,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B柱的下部,相比现有技术,织带无需穿过B柱下护板,因此避免了织带与B柱下护板的摩擦。另一方面,织带第一端固定在卷收装置上,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B柱的下部,相比现有技术,卷收装置起到了织带上端固定的作用,因此省去了导向环,避免了织带与导向环的摩擦,同时减轻了安全带的整体重量,降低了安全带整体的成本。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安全带织带拉出或回卷过程中摩擦力大,布置复杂、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轴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在车身上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说明】如下: 紧固螺栓201,钣金支架202,卷收装置203,铆钉204,卷轴205,织带206,紧固螺栓301,钣金支架302,卷收装置303,织带304,锁舌305,B柱306,连接件307。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将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B柱的上部。 步骤S104、织带的第一端绕在所述卷收装置的卷轴上,所述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B柱的下部。 步骤S106、锁舌设置在所述织带上。 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卷收装置布置在B柱的上部,织带的第一端固定在卷收装置的卷轴上,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B柱的下部,相比现有技术,织带无需穿过B柱下护板,因此避免了织带与B柱下护板的摩擦。另一方面,织带第一端固定在卷收装置上,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B柱的下部,相比现有技术,卷收装置起到了织带上端固定的作用,因此省去了导向环,避免了织带与导向环的摩擦,同时减轻了安全带的整体重量,降低了安全带整体的成本。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安全带织带拉出或回卷过程中摩擦力大,布置复杂、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 步骤S106中,锁舌设置在织带上,锁舌用于在使用过程中锁紧安全带。 为进一步说明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轴侧示意图。如图2所示,卷收装置203通过钣金支架202固定在B柱上部,具体为,钣金支架202上部具有紧固螺栓201,避免赘述下部螺栓未标出,钣金支架202通过紧固螺栓201固定在B柱上部,卷收装置203通过4个位置对称的铆钉204固定在钣金支架202上。卷收装置203上具有卷轴205,织带206第一端固定在卷轴205上,织带的第二端从钣金支架202的镂空部穿出。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在车身上的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利用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钣金支架302通过紧固螺栓301固定在B柱306的上部,织带304第一端固定在卷收装置303的卷轴上,第二端穿出钣金支架302的镂空部与连接件307连接固定,连接件307固定在B柱306的下部。锁舌305设置在织带304上。 结合图2、图3可知,卷轴205的轴线可以沿B柱307的走向布置,即与B柱307的轴线同向,此种情况如图3所示。另外地,卷轴205的轴线也可沿B柱307的中心线布置。 图3中,由于卷收装置303固定在B柱306上部,连接件307固定在B柱306下部,织带304的起始端分别为卷收装置303和连接件307,因此织带304无需穿过B柱下护板,并且由于卷收装置303起到了织带上端的固定作用,因此省去了导向环,因此应用图3中的安装方法,能够减小织带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力,减轻织带的整体重量,解决现有安全带摩擦力大、成本高、重量大的问题。 为进一步说明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包括: 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部的B柱的上部; 织带,织带的第一端绕在卷收装置的卷轴上,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B柱的下部; 锁舌,设置在织带上。 再次参考图3可知,钣金支架302通过紧固螺栓301固定在B柱306上部,卷收装置303和钣金支架302固接,安装在B柱306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B柱的上部;织带的第一端绕在所述卷收装置的卷轴上,所述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B柱的下部;锁舌设置在所述织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B柱的上部; 织带的第一端绕在所述卷收装置的卷轴上,所述织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B柱的下部; 锁舌设置在所述织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带的第二端穿出所述钣金支架的镂空部后与所述连接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的轴线沿所述B柱的走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的轴线沿所述B柱的中心线布置。5.一种具有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收装置,通过钣金支架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部的B柱的上部; 织带,所述织带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锋冯军杰祝贺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