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酱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21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酱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预处理-漂烫-打浆细磨-辅料调配-低温真空浓缩-装罐杀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品加工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食用方便,与米、面等混食,可增加主食的营养价值,提高了甘薯的经济附加值,缓解了甘薯不易保藏的问题,产品经济实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促使甘薯种植、加工、销售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酱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名红薯、白薯、红芋、甜薯、地瓜等,属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甘薯在我国种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古人很早认识到甘薯的保健功能,甘薯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均比其他粮食高,尤以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这是其他粮食作物含量极少或几乎不含的营养成分。所以甘薯若与米、面混食,可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此外,甘薯还是一种生理碱性食品,人体摄入后,能中和肉、蛋、米和面等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故可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甘薯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甘薯性甘平、无毒,其功效为:补脾胃、养心神,益力气、通乳汁、消疮肿。据《本草纲目》记载,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陆川本草》说,甘薯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据福建珍藏的古籍《金薯传习录》记载,甘薯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日本科学家发现甘薯含丰富的粘液蛋白(一种糖蛋白),对人体有着特殊的保护作用,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还能预防肝肾等结缔组织萎缩,润滑消化道和呼吸道,减少炎症和癌变的发生。美国科学家发现甘薯中含有一种脱氢表雄酮的化学物质,可以防止结肠癌和乳腺癌,并含有一种雌激素,对保护皮肤,延缓衰老有很好的作用。另外,甘薯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可以防止便秘,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目前,我国每年种植甘薯面积约6.70×107hm2,年总产量1.0×1010kg左右,均居世界首位。但据有关部门估计,每年所产甘薯直接作饲料的占50%,工业加工占15%,直接食用占14%,用作种薯占6%,另有15%因保藏不当而霉烂掉。因此,大力发展甘薯制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情况,提供一种甘薯酱的制作方法,以提高甘薯的经济附加值,减少因保藏不当造成的浪费,促使甘薯种植、加工、销售形成良性循环。一种甘薯松仁酱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预处理——漂烫——打浆细磨——辅料调配——低温真空浓缩——装罐杀菌。1.原料预处理:挑选无损伤,无霉烂的新鲜甘薯,用流动水清洗后剔除表皮,切成-->薄片状;2.漂烫:将甘薯片在95~100℃沸水中漂烫4~12min(漂烫时水中添加0.1%~0.2%的柠檬酸),对甘薯片进行杀酶软化处理,漂烫后将其用冷水快速降温;3.打浆细磨:将经杀酶软化后的甘薯片倒入孔径为0.7~1.5mm的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再经胶体磨制成甘薯泥备用;4.辅料调配:按甘薯泥质量百分比将40~60%的白沙糖,0.05~0.2%的琼脂,0.1~0.2%的果胶,0.4~0.8%的CMC-Na,0.05~0.1%的黄原胶混合后作为辅料,在水中加热溶解后倒入甘薯泥中搅拌均匀;5.低温真空浓缩:采用低温真空浓缩可有效防止由美拉德反应引起的非酶褐变,同时有利于产品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的保持。真空浓缩时,温度控制在40~50℃,压强为10~15kPa,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40%~45%;6.装罐杀菌:低温真空浓缩后,破除真空,迅速升温至100℃,杀菌2~3分钟,立即趁热罐装,冷却后即为成品。上述甘薯酱的制作方法中,辅料调配步骤中辅料在甘薯中的最优质量配比为50%的白沙糖,0.1%的琼脂,0.2%的果胶,0.6%的CMC-Na,0.08%的黄原胶。感官指标,确定为:色泽——酱体呈微黄色,均匀一致,有光泽;香气——具有浓郁的甘薯香味;滋味——酸甜爽口,无焦糊味及其他异味;组织形态——酱体半透明呈胶凝状,稠度适中,细腻均匀;杂质——无肉眼可见杂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品加工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食用方便,与米、面等混食,可增加主食的营养价值,提高了甘薯的经济附加值,缓解了甘薯不易保藏的问题,产品经济实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挑选无损伤,无霉烂的新鲜甘薯10kg,用流动水清洗后剔除表皮,用切片机切成薄片状,将甘薯片在95℃沸水中漂烫10min(漂烫时水中添加20g柠檬酸),漂烫后将其用冷水快速降温,将漂烫后的甘薯片倒入孔径为1.5mm的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再经胶体磨制成甘薯泥备用,取4.5kg白沙糖,20g琼脂,20g果胶,60gCMC-Na,5g黄原胶,在水中加热溶解,倒入甘薯泥中搅拌均匀后进行低温真空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50℃,压强为15kPa,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45%时破除真空,迅速升温至100℃,杀菌3分钟后,立即趁热罐装,冷却后即为成品。-->实施例2:挑选无损伤,无霉烂的新鲜甘薯10kg,用流动水清洗后剔除表皮,用切片机切成薄片状,将甘薯片在100℃沸水中漂烫5min(漂烫时水中添加15g柠檬酸),漂烫后将其用冷水快速降温,将漂烫后的甘薯片倒入孔径为0.7mm的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再经胶体磨制成甘薯泥备用,取5kg白沙糖,10g琼脂,15g果胶,75gCMC-Na,10g黄原胶,在水中加热溶解,倒入甘薯泥中搅拌均匀后进行低温真空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0℃,压强为15kPa,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50%时破除真空,迅速升温至100℃,杀菌2分钟后,立即趁热罐装,冷却后即为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薯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挑选无损伤,无霉烂的新鲜甘薯,用流动水清洗后剔除表皮,切成薄片状;    [2]、漂烫:将甘薯片在95~100℃沸水中漂烫4~12min(漂烫时水中添加0.1%~0.2%柠檬酸),对甘薯片进行杀酶软化处理,漂烫后将其用冷水快速降温;    [3]、打浆细磨:将经杀酶软化后的甘薯片倒入孔径为0.7~1.5mm的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再经胶体磨制成甘薯泥备用;     [4]、辅料调配:按甘薯泥质量百分比将40~60%的白沙糖,0.05~0.2%的琼脂,0.1~0.2%的果胶,0.4~0.8%的CMC-Na,0.05~0.1%的黄原胶混合作为辅料,在水中加热溶解后倒入甘薯泥中搅拌均匀;    [5]、低温真空浓缩:采用低温真空浓缩可有效防止由美拉德反应引起的非酶褐变,同时有利于产品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的保持。真空浓缩时,温度控制在40~50℃,压强为10~15kPa,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40%~45%;    [6]、装罐杀菌:低温真空浓缩后,破除真空,迅速升温至100℃,杀菌2~3分钟,立即趁热罐装,冷却后即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挑选无损伤,无霉烂的新鲜甘薯,用流动水清洗后剔除表皮,切成薄片状;[2]、漂烫:将甘薯片在95~100℃沸水中漂烫4~12min(漂烫时水中添加0.1%~0.2%柠檬酸),对甘薯片进行杀酶软化处理,漂烫后将其用冷水快速降温;[3]、打浆细磨:将经杀酶软化后的甘薯片倒入孔径为0.7~1.5mm的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再经胶体磨制成甘薯泥备用;[4]、辅料调配:按甘薯泥质量百分比将40~60%的白沙糖,0.05~0.2%的琼脂,0.1~0.2%的果胶,0.4~0.8%的CMC-Na,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产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