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940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动冲压机,其包括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储料装置、送料装置、冲压装置、下料装置以及集料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构成框架结构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表面的下模、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且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两侧的第一定位柱、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凸台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下方的第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第一定位柱,使得待加工材料能够精准的位于拟定的待加工位置,提高了冲裁加工的精准度:通过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得第一定位柱上升或下降,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定位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冲压机
】本技术属于输送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冲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冲床适合于落料、冲孔、成形、弯曲、浅拉伸等多种冷冲压工艺的实现,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元件、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玩具、车辆、机械、家机具等工业领域。在FPC软板材料的冲裁加工中,由于绝大多数的冲压机机身太重,在多层加工车间中运输不便;且对于楼板的承载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FPC软板这种较薄的片材进行冲压时,需要对材料进行高精度的定位、高质量的整平及可靠的稳固,传统FPC成型采用模具冲切,定位针(Pin)在模具内,由操作员手动放料、定位,启动冲床来完成裁切,因为FPC片材由多个产品拼版而成,所以需要重复进行上述的循环动作。传统人工定位的方式,限制了机械手在冲床上的应用,多次取放料增加了机械手的形成,且为不同起止位置的重复形成,提高了对机械手精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冲压机及其冲压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精准定位的自动冲压机。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冲压机,其包括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储料装置、送料装置、冲压装置、下料装置以及集料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构成框架结构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表面的下模、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且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两侧的第一定位柱、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凸台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下方的第二驱动装置。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中设有第一活动杆,且所述第一活动杆具体的连接所述第一凸台。具体的,所述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上升或下降。具体的,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方的压板。具体的,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材料的储料盒、支撑所述储料盒的支撑柱、位于所述储料盒内且便于分离材料的第二定位柱以及位于所述储料盒下方的第四驱动装置。具体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提供动力的第五驱动装置、固定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上的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移动轨道、在所述移动轨道内移动的第一移动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上且用于提取待加工材料的吸风柱。具体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座上的提供动力的第六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传动件、与所述传动件配合传动的第二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上且用于夹持材料的夹头。具体的,所述集料装置包括用于材料滑下的移料板、支撑所述移料板的第二凸台、位于所述支撑座上且用于收集已加工材料的集料盒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下方的用于收集片料的片料收集盒。具体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控制所述自动冲压机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自动冲压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计了第二定位柱,使得待加工材料能够精准的位于拟定的待加工位置,提高了冲裁加工的精准度;2、通过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得第二定位柱上升或下降,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定位的过程;3、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生产,即节约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等轴侧视图结构;图2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定位矫正整平过程的正视图结构;图3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冲裁过程的正视图结构;图4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下料过程的等轴侧视图结构;图5为本技术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推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第二定位柱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第一移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冲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第一定位柱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自动冲压机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自动冲压机;I支撑座;2储料装置,21储料盒,211围绕部,212底板,22支撑柱,23第二定位柱,231针锥部,232第一凹陷部,233凸起部,234第二凹陷部,235细长部,24第四驱动装置;3送料装置,31第五驱动装置,32固定件,33升降装置,34移动轨道,35第一移动件,36吸风柱;4冲压装置,401第一工作台,402第二工作台,403下模,4031刀模孔,4032吸风孔,404第一定位柱,405第一凸台,406第二驱动装置,4061第一活动杆,407第三驱动装置,4071第二活动杆,408压板,4081按压部,4082矫正柱,40821定位孔,409上模,410第一驱动装置;5下料装置,51第六驱动装置,52传动件,53第二移动件,54夹头;6集料装置,61移料板,62第二凸台,63集料盒,64片料收集盒;7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为自动冲压机100,其包括支撑座1、位于支撑座I上按照一定顺序布置的控制自动冲压机100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开关7、储料装置2、送料装置3、冲压装置4、下料装置5以及集料装置6。请参照图1、图5、图6及图7,储料装置2包括用于存放材料的储料盒21、支撑储料盒21的支撑柱22、位于储料盒21内且便于分离材料的第二定位柱23以及位于储料盒21下方且固定在支撑座I上的第四驱动装置24。储料盒21包括防止材料下滑倒塌的围绕部211以及相对于围绕部211活动的底板212,底板212设置为活动结构且在第四驱动装置24的驱动下可完成上升或下降的动作,使得待加工产品能够高出储料盒21以便送料装置3更顺利的进行取料。第二定位柱23为竖直的细长圆柱,其包括位于顶端的针锥部231、位于针锥部231下方的第一凹陷部232、位于第一凹陷部232下方的凸起部233、位于凸起部233下方的第二凹陷部234以及位于第二凹陷部234下方且直径小于凸起部233的细长部235。当待加工的软板被送料装置3取出时,由于软板之间带有静电而容易贴在一起,这样就会取出多块叠加的待加工软板,为了解决此问题,将第二定位柱23上设置一段凸起部233,当多块叠加的待加工软板经过凸起部233时,由于最上层的一块待加工软板受到送料装置3的作用力,其他叠加的待加工软板受到凸起部233的阻力而被迫与第一块待加工软板分离,从而达到分离原材料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四驱动装置24采用的气缸驱动,通过活塞及活动杆控制储料盒21的底部上升或下降,由于气缸驱动属于运用非常熟练的现有技术,该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立刻掌握气缸驱动的工作原理,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再对气缸驱动的工作原理作详细的描述。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8,送料装置3包括提供动力的第五驱动装置31、固定件32、位于固定件32上的升降装置33、连接升降装置33的移动轨道34、在移动轨道34内移动的第一移动件35以及位于第一移动件35上且用于提取材料的吸风柱36。升降装置33为一般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件、传动件以及活动件,可采用液压、电机等驱动滚珠丝杠进行升降,也可采用气动驱动活塞杆进行升降;第一移动件35可采用气缸、液压、电机等驱动控制其水平移动。升降装置33与移动轨道34在第五驱动装置31的驱动下可一起上升或下降,第一移动件35相对于移动轨道34可做水平位移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冲压机,其包括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储料装置、送料装置、冲压装置、下料装置以及集料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构成框架结构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表面的下模、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且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两侧的第一定位柱、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凸台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下方的第二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冲压机,其包括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储料装置、送料装置、冲压装置、下料装置以及集料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构成框架结构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表面的下模、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且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两侧的第一定位柱、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凸台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下方的第二驱动 目.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中设有第一活动杆,且所述第一活动杆具体的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上升或下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方的压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材料的储料盒、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果傅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