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747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包括换挡轴(1)、换挡叉(2)、换挡拨叉(3)和拨块(6);所述换档轴(1)两端与变速箱体的换档杆孔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换挡轴上固定连接换挡叉(2),换挡叉(2)上端设有与换挡拨指连接的叉口(21),所述拨块(6)有两个,分别位于换挡拨叉(3)的两个下端的内侧,其一端与同步器齿套相连接:所述换挡叉(2)与换挡拨叉(3)为分体结构,所述换挡叉(2)下端与换挡拨叉(3)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换挡拨叉(3)与拨块(6)也为分体结构,所述拨块(6)的另一端与换挡拨叉(3)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舒适性、安全性较高的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包括换挡轴、换挡叉、换挡拨叉和拨块。换档轴两端与变速箱体的换档杆孔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换挡轴上固定连接换挡叉。换挡叉与换挡拨叉为一体结构,换挡叉上端设有与换挡拨指连接的叉口,换挡叉下端与换挡拨叉的上端固定连接。换挡拨叉与拨块为一体结构。拨块有两个,分别位于换挡拨叉的两个下端的内侧,其一端与换挡拨叉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同步器齿套相连接。这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由于其换挡叉与换挡拨叉为一体结构,换挡拨叉与拨块也为一体结构,因而,在挂档时换挡拨叉不能自适应同步器齿套的运动姿态,使齿套不能以最优的状态来进行换挡运动,在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会导致换挡力增大,甚至发生打齿的情况;挂上档位后的行驶过程中,换挡拨叉不能有效地过滤和隔断变速箱轴系的振动。该振动将传导至换档手柄上,驾驶员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换档手柄的抖动。如果配重块质量较大的话,换档手柄上的抖动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驾驶舒适性和换档舒适性。如果抖动更严重的话,比如说在恶劣路况上行驶时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包括换挡轴(1) 、换挡叉(2)、换挡拨叉(3)和拨块(6);所述换档轴(1) 两端与变速箱体的换档杆孔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换挡轴上固定连接换挡叉(2),换挡叉(2)上端设有与换挡拨指连接的叉口(21),所述拨块(6)有两个,分别位于换挡拨叉(3)的两个下端的内侧,其一端与同步器齿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叉(2)与换挡拨叉(3)为分体结构,所述换挡叉(2)下端与换挡拨叉(3)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换挡拨叉(3)与拨块(6)也为分体结构,所述拨块(6)的另一端与换挡拨叉(3)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包括换挡轴(I)、换挡叉(2)、换挡拨叉(3)和拨块(6);所述换档轴(I)两端与变速箱体的换档杆孔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换挡轴上固定连接换挡叉(2),换挡叉(2)上端设有与换挡拨指连接的叉口(21),所述拨块(6)有两个,分别位于换挡拨叉(3)的两个下端的内侧,其一端与同步器齿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叉(2)与换挡拨叉(3)为分体结构,所述换挡叉(2)下端与换挡拨叉(3)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换挡拨叉(3)与拨块(6)也为分体结构,所述拨块(6)的另一端与换挡拨叉(3)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卡圈(5),所述换挡叉(2)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20),所述换挡拨叉(3)上端设有与连接柱(20)对应的连接孔(30),所述连接柱(20)和连接孔(30)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换挡叉(2)下端与换挡拨叉(3)上端通过连接柱(20)和连接孔(30)采用上卡圈(5)活动连接,上卡圈(5)连接于连接柱(20)伸出于连接孔(30)的部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卡圈(7),所述换挡拨叉(3)的两个下端分别设有固定孔(50),所述拨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峰王鑫唐满荣彭晓丽胡佳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