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蚜虫试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7611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蚜虫试剂及其用途,所述抗蚜虫试剂制备方法包括步骤:茶籽粕中加入3-5倍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约60℃-90℃处理1-2h;培养黑曲霉菌种;调节预处理过的茶籽粕pH至6.5-7.5,加入甘蔗糖蜜,60℃-90℃热处理1h后接种黑曲霉菌种,发酵48-72h后,过滤,取滤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抗蚜虫试剂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蚜虫试剂不仅具有抗蚜虫效果,而且还能起到叶片营养补充剂的作用,具有抗虫和营养的双重功效。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蚜虫试剂与啶虫脒联用,能够显著增强抗蚜虫效果,而且极大的减少了啶虫脒的用量,能够有效减少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农业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植物,占全国木本食用油料的80%以上。 我国油茶面积约有55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约为100万吨,年产茶油高达20万吨,预估产 值为110亿元。按照油茶茶籽含油量26 %?39%,得油率70 %计算,油茶籽柏年产量70万 吨左右,而且今年来茶油产量逐年增长,导致茶籽柏产量也进入了增长快车道。 茶油生产中产生的茶籽柏中茶皂素、多酚类物质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过高,不适 宜直接用于动物饲料,大部分被用作清塘剂、肥料、燃料,甚至废弃,少量用于茶皂素的提 取,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茶籽柏一般含0.5%?7%的粗脂肪、10%?20%的蛋白质、 15%?25%的粗纤维、30%?60%的糖类物质、20%?50%的无氮浸出物。茶籽柏中含有 的主要毒性物质是茶皂苷,其毒性主要表现为溶血性。溶血性是其苷元与红细胞壁上胆甾 醇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破坏细胞渗透压,使红细胞发生崩解,进而导致溶血现 象。皂苷有无溶血活性与皂苷元有关,活性强弱与糖分子的大小、糖分子之间的连接、糖分 子上的取代基等有关,此外还与皂苷的浓度有关。由于目前茶籽柏的利用率极低,因此本领 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综合利用茶籽柏的技术。 大豆姆虫(Aphis glycines Matsmura)俗称腻虫,属同翅目姆虫科,是大豆的主 要害虫之一。大豆蚜虫常聚集于大豆嫩茎、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迟缓, 早期落叶,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和结荚数量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另 夕卜,大豆蚜还是大豆花叶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豆蚜虫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世界性农 业害虫。目前主要使用化学农药对大豆蚜虫进行防治,随着蚜虫耐药性的提高,农药使用量 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环保压力,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 力于开发生态环保的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环保的 抗蚜虫试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蚜虫试剂,其制备方法包括步 骤: (1)茶籽柏预处理 茶籽柏中加入3-5倍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约60°C -90°C处理l_2h ; (2)菌种培养 培养黑曲霉菌种; ⑶发酵 调节步骤(1)中预处理过的茶籽柏pH至6. 5-7. 5,加入甘蔗糖蜜,60°C _90°C热处 理Ih后接种步骤(2)中所得黑曲霉菌种,发酵48-72h ; ⑷浓缩干燥 发酵后,过滤,取滤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抗蚜虫试剂成品。 优选地,步骤(2)中,黑曲霉菌种培养条件为:蔗糖2. 5 % (w/v),酵母粉0. 3 % (w/ v),蛋白胨 1.0% (w/v) ,K2HPO4 0.1% (w/v),MgS04.7H20 0.01% (w/v),25°C培养 1-2 天。 优选地,步骤(3)中,黑曲霉菌种接种量为5-10% (v/v)。 优选地,步骤(3)中,甘蔗糖蜜的添加量为茶籽柏质量的5-10%。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蚜虫的方法,包括步骤: (1)溶液配制 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抗蚜虫试剂与水混合得混合溶液; ⑵施用 向农作物施用步骤(1)中配制的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配制的混合溶液中,抗蚜虫试剂浓度为1% -10% (w/v)。 优选地,所述步骤(1)混合溶液中还添加有化学类抗蚜虫药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添加的化学类抗蚜虫药物包括: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或 抗蚜威。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化学类抗蚜虫药物为啶虫脒,浓度为3_20mg/l。 优选地,所述农作物包括:大豆、小麦、玉米、黄瓜等。 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抗蚜虫试剂不仅具有抗蚜虫效果,而且还能起到叶片营养补充剂的作 用,具有抗虫和营养的双重功效。 将本专利技术的抗蚜虫试剂与啶虫脒联用,能够显著增强抗蚜虫效果,而且极大的减 少了啶虫脒的用量,能够有效减少农药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茶籽柏预处理 5公斤茶籽柏中加入20公斤的水,搅拌均勻,90°C处理Ih ; (2)菌种培养 黑曲霉(购自北京北纳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菌种的培养: 鹿糖 2. 5% (w/v),酵母粉 0· 3% (w/v),蛋白胨 I. 0% (w/v) ,K2HPO4 0· 1% (w/v), MgS04 · 7H20 0· 01% (w/v),25°C培养 2 天。 (3)发酵 调节步骤(I)中预处理过的茶籽柏pH至6· 5,加入甘鹿糖蜜500g,9(TC热处理Ih 后接种黑曲霉囷种液3L,发酵72h ; (4)浓缩干燥 发酵后过滤,取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抗蚜虫试剂成品。 实施例2 大豆蚜虫的饲养参考中国专利申请文件CN201310287480. X中所描述的方法。 将实施例1获得的抗蚜虫试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检测其抗蚜虫效果。以未发 酵的茶籽柏水提物为对照,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茶籽柏水提物的制备方法为,取5公斤茶 籽柏,加入20公斤的水,搅拌均匀,90°C处理2h,过滤后浓缩干燥,得茶籽柏水提物。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溶液分别喷洒在无蚜虫侵染的大豆实验株上,然后每株大豆接 上100头成熟无翅的大豆蚜虫,24h后,统计蚜虫抑制率% = (1-喷洒后单株蚜虫数量/喷 洒前单株蚜虫数量)X 100%。每组6个平行,统计平均值。 表 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蚜虫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蚜虫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茶籽粕预处理茶籽粕中加入3‑5倍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约60℃‑90℃处理1‑2h;(2)菌种培养培养黑曲霉菌种;(3)发酵调节步骤(1)中预处理过的茶籽粕pH至6.5‑7.5,加入甘蔗糖蜜,60℃‑90℃热处理1h后接种步骤(2)中所得黑曲霉菌种,发酵48‑72h;(4)浓缩干燥发酵后,过滤,取滤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抗蚜虫试剂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蚜虫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蚜虫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 茶籽柏预处理 茶籽柏中加入3-5倍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约60°C -90°C处理l-2h ; (2) 菌种培养 培养黑曲霉菌种; (3) 发酵 调节步骤(1)中预处理过的茶籽柏pH至6. 5-7. 5,加入甘蔗糖蜜,60°C _90°C热处理lh 后接种步骤(2)中所得黑曲霉菌种,发酵48-72h; (4) 浓缩干燥 发酵后,过滤,取滤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抗蚜虫试剂成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蚜虫试剂,其中,步骤(2)中,黑曲霉菌种培养条件为:蔗糖 2. 5% (w/v),酵母粉 0? 3% (w/v),蛋白胨 1. 0% (w/v),K2HP04 0? 1 % (w/v),MgS04 ? 7H20 0.01% (w/v),25°C培养 1-2 夫。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蚜虫试剂,其中,步骤(3)中,黑曲霉菌种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