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745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体散热装置,利用回路热管将车体内部热量移送至车底荫凉处进行散热,该回路热管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外壳内侧而作为吸热单元的蒸发段、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底面而作为散热单元的冷凝段及连通该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移热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车体散热装置采用热管来传递热量,结构简单,传热速度快,传热量大,且无噪音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车体降温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夏季,停放在室外的汽车由于长时间曝露在阳光下,车内温度逐渐累积升高,往往乘车人进入车内时则倍感酷热,因此大多数的车主都是消极的加装车窗隔热膜,希望利用隔热膜来阻绝太阳光的进入,但此种方法只能针对部分的阳光,仍有部分的阳光进入车体内部而使车内的温度增高。更大多数的车主即刻启动车内空调,并将其调至最大负荷,但是,此种方法对车内空调的伤害较大,车内空调系统若在汽车发动时即启动非常消耗能量,且该方法由于短时间内的温度反差太大,可能对人的健康不利,易引起感冒等。后来业界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驱动风扇,使车内空气与车外空气进行循环,但这种方法由于车内外的空气流通,难免将车外空气中的微细灰尘带入车内,时间一久,不仅车内不清净,且人呼吸时感觉很干燥不舒服。中国专利第93234184.5号揭示另外一种汽车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由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制冷器组成,太阳能电池装在车顶上;半导体制冷器装在汽车壳体上;半导体制冷器由N-P半导体和风扇组成,在N-P半导体的热端依次连接有电缘绝板和散热片,在冷端连接有电绝缘板和散热管,散热管内装有风扇。该散热装置在停车时能进行小功率制冷,使用风扇及散热管将高温空气输送至N-P半导体的冷端进行热交换而冷却。该散热装置由于热交换的面积只在N-P半导体的冷端面积,是一种较封闭的地方热交换,虽然采用风扇来促进空气的流动和热交换,但所交换的热量较小,热交换速度慢且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另外,该散热装置的组件较多,不仅成本高、所占空间较大且组装或为维修而拆卸时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使曝晒在阳光下的车内温度一直处于适合人待的气氛环境的汽车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车体散热装置,利用回路热管将车体内部热量移送至车底荫凉处进行散热,该回路热管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外壳内侧而作为吸热单元的蒸发段、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底面而作为散热单元的冷凝段及连通该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移热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车体散热装置采用回路热管将车内温度传递至车体底面较荫凉处进行散热,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传热速度快,传热量大,无噪音。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体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D是本专利技术车体散热装置回路热管的各种形成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车体散热装置是通过一回路热管1将车内和车底荫凉处热传导性连接,使车内热量移送至车底荫凉处进行散热。该回路热管1可与车体外壳一体形成或单独组装于外壳上,其包括一蒸发段2、一冷凝段3及连通该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移热管路4,该回路热管1内部设有毛细结构并抽至趋向真空后密封装入有易挥发的工作流体,如氟里昂、丙酮、己烷等。该蒸发段2设置于沿车体顶部的外壳内侧而作为吸热单元,而该冷凝段3设置于车体底面的壳体外侧与荫凉的空气热性接触而作为散热单元,该移热管路4沿车体外壳上下延伸设置。请参阅图2A至D,该回路热管1有几种形成方式图2A所示的方式是,该移热管路4一体形成较长循环形管体,其一段部位连续弯曲形成一片面蛇行段路,该蛇行段路与设有相应蛇行段路凹槽的吸热板体紧密接合或与吸热板体一体形成,从而形成蒸发段2,该移热管路4另相对一段部位也连续弯曲形成各种形状的在一平面或曲面内蛇行延伸,该蛇行段路与设有相应蛇行段路凹槽的散热板体紧密贴合,从而形成冷凝段3。图2B所示的方式是,该蒸发段2和冷凝段3分别由二上下叠合的板体制成,该上下板体的相对面相应设有蛇行沟槽或其它形状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毛细结构,而蒸发段2和冷凝段3分别连通该沟槽向外设有二开口,该二开口分别与一移热管路4的一端连接,形成蒸发段2的板体作为吸热板体,形成冷凝段3的板体作为散热板体。图2C所示的方式是将上述两种方式交差使用,即蒸发段2为上述图2A所示的方式形成,而冷凝段3为上述图2B所示的方式形成。图2D所示的方式是与图2C所示的方式正好相反,即蒸发段2为上述图2B所示的方式形成,而冷凝段3为上述图2A所示的方式形成。当长时间曝露于阳光下的汽车壳体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回路热管1蒸发段2的吸热板体从车体内部的热空气中吸收热量,使蒸发段2的工作流体气化,气态的工作介质沿移热管路4的一侧到达冷凝段3,通过冷凝段3的散热板体与车体底面的荫凉的空气热交换,使得气态工作流体快速放热液化而由于毛细虹吸力的作用下沿移热管路4的另一侧回流至蒸发段2,如此不断的快速回流,使汽车内的热量不断向车底面散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回路热管1,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利用工作流体的潜热交换来传递热量,传热速度快,传热量大,无噪音产生。可以理解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回路热管1采用了吸液芯式热管作为优选方式,该热管也可采用脉冲式热管,即管路内部密封入相交差的液体和气体,蒸发段的气体因吸热而其压力增大产生一种动力,使得热管内的工作流体进行回流,从而带走车内的热量;回路热管1的蒸发段2设置在汽车壳体内的顶部作为优选方式,该蒸发段2也可位于汽车壳体内的其他高温处。还可以理解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吸热板体上可设置强化吸热结构,如若干个微细凸起等;上述散热板体上可设置强化散热结构,如散热片或凸起等。权利要求1.一种车体散热装置,利用回路热管将车体内部热量移送至车底荫凉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回路热管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外壳内侧而作为吸热单元的蒸发段、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底面而作为散热单元的冷凝段及连通该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移热管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和冷凝段可与车体一体形成,也可单独组装在一起,该蒸发段设置于车体顶部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是移热管路的一段部位继续蛇行状弯折延伸并与一相应设有蛇行凹槽的吸热板体结合或与一吸热板体一体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是由二上下叠合的吸热板体制成,该上下板体的相对面相应设有蛇行沟槽或其它形状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毛细结构,而该蒸发段连通该沟槽向外设有二开口。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是移热管路的一段部位继续蛇行状弯折并与一相应设有蛇行凹槽的散热板体结合或与一散热板体一体形成。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是由二上下叠合的散热板体制成,该上下板体的相对面相应设有蛇行沟槽或其它形状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毛细结构,而该蒸发段连通该沟槽向外设有二开口。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的吸热板体上设有若干个微细凸起等强化吸热结构,所述冷凝段的散热板体上设有散热片或凸起等强化散热结构。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的吸热板体上设有若干个微细凸起等强化吸热结构,所述冷凝段的散热板体上设有散热片或凸起等强化散热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热管可采用吸液芯式热管或脉冲式热管。全文摘要一种车体散热装置,利用回路热管将车体内部热量移送至车底荫凉处进行散热,该回路热管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外壳内侧而作为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散热装置,利用回路热管将车体内部热量移送至车底荫凉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回路热管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外壳内侧而作为吸热单元的蒸发段、至少一设置于车体底面而作为散热单元的冷凝段及连通该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移热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和廖伟见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