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鹅瘟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138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两株能分泌具有预防和/或治疗作用的抗小鹅瘟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细胞株利用纯化的小鹅瘟病毒免疫小鼠制备得到,分别命名为GPV-Mab-6D8和GPV-Mab-4E7,细胞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9577和CGMCC NO.9578。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鹅瘟作用的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由保藏编号CGMCC NO.9577和CGMCC NO.9578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两株杂交瘤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不但可以在体外中和小鹅瘟病毒的感染,在动物实验中还能够预防和/或治疗小鹅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预防和治疗小觀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鶴癌作用的单克隆抗 体。
技术介绍
鶴细小病毒佑OOSe Parvovirus, GPV)是导致小鶴癌的病原体,又名小鶴癌病毒。 该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W渗出性肠炎、也脏、肝和脾等实质器官病变的疾病,主要侵害30 日龄内的维鶴或维番鸭,该病病程短,致病性强,容易导致宿主动物出现急性、亚急性的高 度接触性败血性疾病。小鶴癌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流行的 形式也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新的转变,且具有发病率和致死率高、传播快的特点,有文献报道 在养鶴业发达的地区小鶴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达90 %?100%。随着近年来学者们对小 鶴癌病毒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小鶴癌的易感鶴群的发病日龄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且呈 现无规律的散发性流行。目前,鶴细小病毒病仍是危害水禽养殖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给 我国甚至世界水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国际上根据鶴细小病毒的形态和基因组复制特点将其划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 毒属成员。GPV与已知的细小病毒属其他成员亲缘关系较远,目前报道的该病毒只有一个血 清型,且与所属的其它成员之间没有交叉血清反应。 在我国小鶴癌流行的趋势根据饲养方式的不同而略有差别,本病能够经种蛋传 播,所W在每年全部更新种鶴的地区,大流行后很少有连续两年W上的大流行,一般间隙期 1?5年左右;在每年只更换部分种鶴的地区,其流行规律不呈现周期性,每年都有流行发 生,但死亡率较低。小鶴癌在自然条件下可W感染各个品系的鶴,包括白鶴、雁鶴、灰鶴和狮 头鶴,也有在大雁中分离到GPV的报道,除了番鸭外,其它动物均无易感性。一般报道的小 鶴癌在4?20日龄的维鶴中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可达70%?90%,甚至达到100% [。随 着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逐渐下降,而且病程延长,症状减轻。成年鶴一般耐过或 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经粪便和分泌物排毒从而污染环境、饲料、饮水W及用具,导致该病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迅速传播,使得维鶴或维番鸭经消化道感染,并且迅速波及全群。耐 过或呈阴性感染的成年鶴、病愈的维鶴体内会产生抗体,母鶴通过蛋黄将抗体传给子代,使 得维鶴或维番鸭获得母源抗体。在养鶴业发达的地区,由于养殖户对于该病的重视,产蛋母 鶴往往会接种疫苗,所W维鶴体内普遍有母源抗体存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通过疫苗免疫接种的方式来预防小鶴癌的发生,各种鶴 胚化、鸭胚化弱毒疫苗的成功研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小鶴癌的发生,提高了维鶴的成活 率。该对于我国小鶴癌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然而, 我国小鶴癌的疫苗防控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母源抗体的干扰,导致疫 苗生产受到影响,W及疫苗使用过程中的免疫失败仍时有发生,因此该病仍呈零星爆发,并 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依然是威胁我国养鶴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维鶴发生小鶴癌时,人 们通过给鶴群紧急接种小鶴癌高免血清,使鶴群得到紧急的预防和治疗,但用强毒免疫母 鶴获得高免血清的方法产量有限,而且血清效价的均一性不能保证,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 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的出现,使得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成为疾病和肿瘤治疗的 热口课题。单克隆抗体因其特异性高、纯度高、均一性好W及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等优 点,已经成为对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的有力手段。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水禽 疾病研究中的应用W及不断深入,其在小鶴癌的防治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彰显出 来。 目前,缺乏一种特异性好的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鶴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好的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鶴癌作 用的单克隆抗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泌特异 性抗小鶴癌病毒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株为GPV-Mab-6D8和GPV-Mab-4E7 ; 保藏名称为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也 (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4年8月26日;保 藏编号分别为 CGMCC NO. 9577 和 CGMCC NO. 9578。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鶴癌的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由保藏编号 CGMCC NO. 9577和CGMCC NO. 9578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 本专利技术制备所述的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鶴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利用间接免疫英光反应检测鶴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小鶴癌细胞适应毒,从而筛选得到针 对天然小鶴癌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本专利技术的两株杂交瘤细胞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预防和/或治疗小鶴癌病毒 感染的用途。 有益效果:本专利所涉及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在体内外中和小鶴癌病毒,从而达到 预防和/或治疗小鶴癌的目的,为该疾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本专利技术具 有如下优点: (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内外病毒中和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 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能明显干扰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在体内对于感染小鶴癌的预防和 治疗有明显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2)两株杂交瘤细胞株是利用间接免疫英光反应检测鶴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小鶴癌 细胞适应毒,从而筛选得到针对天然小鶴癌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001引 做本专利技术利用纯化的鶴细小病毒佑OOSe Parvovirus, GPV)免疫小鼠,得到两株 能够稳定分泌抗GP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抗GPV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能够特异性 的针对GPV,而不与正常组织或细胞反应,与禽类常见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 增生症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禽腺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克隆抗体GPV-Mab-6D8与细胞中天然的小鶴癌病毒间接免疫英光反应; 图2为单克隆抗体GPV-Mab-4E7与细胞中天然的小鶴癌病毒间接免疫英光反应; 图3为小鶴癌病毒与单克隆抗体GPV-Mab-6D8在体外作用后感染易感细胞; 图4为未加抗体中和的小鶴癌病毒感染易感细胞对照; 图5为小鶴癌病毒与单克隆抗体GPV-Mab-4E7在体外作用后感染易感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 更为清楚。但该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W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 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该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单克隆抗体与细胞中小鶴癌病毒的间接免疫英光反应;图1为 单克隆抗体GPV-6D8与细胞中天然的小鶴癌病毒间接免疫英光反应,单克隆抗体能够直接 检测到细胞核中的病毒颗粒;图2为单克隆抗体GPV-4E7与细胞中天然的小鶴癌病毒间接 免疫英光反应,单克隆抗体能够直接检测到细胞核中的病毒颗粒。如图3至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2/201410607122.html" title="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鹅瘟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鹅瘟作用的单克隆抗体</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泌特异性抗小鹅瘟病毒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该杂交瘤细胞株为GPV‑Mab‑6D8和GPV‑Mab‑4E7;保藏名称为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4年8月26日;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9577和CGMCC NO.957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分泌特异性抗小鹅瘟病毒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该杂交瘤细胞株 为GPV-Mab-6D8和GPV-Mab-4E7 ;保藏名称为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 期:2014年8月26日;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 9577和CGMCC NO. 9578。2. -种具有预防和治疗小鹅瘟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建钱琨郭卉金文杰邵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