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下部防护装置的机动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522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下部防护装置(2)的机动车辆、尤其是越野汽车或皮卡,该下部防护装置(2)具有碰撞板(16),该碰撞板(16)安装在该机动车辆的底面上。为了创造一种改进的下部防护装置,该防撞板(16)可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地安装在该底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下部防护装置的机动车辆,尤其是越野汽车或皮卡,该下部防护装置包括装在机动车辆底面上的碰撞板。
技术介绍
对于具有大的离地间隙和大的外悬角的机动车辆,存在传统轿车较低的前部结构在碰撞时被辗压的危险,这会到导致具有较低前部结构的乘用车驶入具有较大离地间隙的机动车辆的下面。为了避免发生这种辗压,已知为越野汽车或皮卡装备下部防护装置。DE 10337620A1公开了一种具有预安全(Pre-Safe)系统的机动车辆,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辆环境识别设备以及一个弹簧和减震设备,该弹簧和减震设备设置在底盘和车身之间,并且可根据车辆环境检测设备接收并在数据处理设备内处理的信号对其控制。车辆环境识别设备的数据处理设备与控制弹簧和减震设备的主动底盘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相连接,利用该控制系统执行为各个碰撞情况预定义的并且至少基本是提升运动的车辆高度调节。DE 4216025A1公开了一种用于前部装有碰撞体的轨道车辆的保护设备。为了排除人被辗过并持久地减轻使人受到严重伤害的碰撞,该碰撞体覆盖车辆的整个宽度并到达从轨道上边缘起向上大约2m处,并且由很厚的塑料材料制成。碰撞体的下部部分在其后部线上可通过转动铰链安装到该碰撞体其余的、固定部分上。截获体(Fangkrper)可通过至少一个调节元件从上方加载,该调节元件被紧急开关和/或自动制动系统和/或驾驶员操作的制动系统触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下部防护装置的机动车辆、尤其是越野汽车和皮卡。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提供了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具有碰撞板的下部防护装置,该碰撞板安装在该机动车辆的底面上。该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可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地安装在底面上。碰撞板可在机动车辆的底面上设置在前面、后面或侧面。也可在不同位置上设置多块碰撞板。在其收起位置,碰撞板实现了大的离地间隙和高的外悬角。在其展开位置,该碰撞板通过使用设置在低水平高度处、尤其在其防碰撞结构的高度上的碰撞表面或碰撞边,防止具有低前部结构的碰撞对象钻撞。因此,下部防护装置在其展开位置具有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功能。所述机动车辆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可枢转地安装在该机动车辆的底面上。碰撞板的支承优选通过一个或多个枢转轴承进行,该枢转轴承优选地设置在该机动车辆的前桥的区域内。该可枢转的装配也可通过薄膜铰链的形式的线形减弱部(Schwchungslinie)进行。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碰撞板铰接到稳定器上,该稳定器又可安装在整体式承载件上。所述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铰接到该机动车辆的前轴梁上。沿车辆纵向的大的纵向力可由该碰撞板经由该前轴梁引入机动车辆的承载结构。所述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延伸到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区域、尤其是前保险杠区域。在碰撞板的展开位置处,碰撞板靠外的、尤其是前端部优选地设置在机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保险杠区域与底板之间。由此可减小机动车辆在此区域内的离地间隙。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设置用于使碰撞板移动的致动器设备,该致动器设备作用在该碰撞板上,例如在其与机动车辆的前-->保险杠区域相邻的区域内作用在该碰撞板上。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致动器设备用于使碰撞板从其收起位置枢转到其展开位置,以及相反地枢转。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致动器设备仅用于使展开的碰撞板复位到其收起的基本位置。在这种变型实施例中,碰撞板从其收起位置到其展开位置的移动例如由于碰撞板的固有重量而自动进行,有时还可借助于弹簧力的辅助来进行。致动器设备可设置在(前)碰撞吸能盒/直齿轮变速箱(Crashbox)的前面、上面或后面。致动器设备优选地安装在碰撞吸能盒后面,以便防止在较小的事故中致动器设备受损。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致动器设备在前保险杠区域后面安装在机动车辆的承载结构上。致动器设备优选地安装在该承载结构的横梁或者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弯曲梁上。致动器设备优选地设置在碰撞吸能盒后面,以便防止在低速碰撞时致动器设备受损。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致动器设备包括多个致动器元件,当碰撞板处于其展开位置时,这些致动器元件能为碰撞对象形成一个支承基部。在碰撞板的展开位置,致动器元件优选地沿垂直方向、即基本垂直于地面延伸。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设计成可按确定的方式沿机动车辆的纵向变形。通过碰撞板的预期的、确定的变形可实现,在与碰撞对象碰撞时,可吸收碰撞力。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具有高的固有刚度,尤其是沿机动车辆的纵向。基本上设计成面形的、即板状的碰撞板的固有刚度优选地由该碰撞板的壁厚,或者碰撞板上的优选沿机动车辆的纵向的相应的压纹来实现。具有压纹的碰撞板也可通过封闭板构造成两层外壳的形式,从而形成支承元件。碰撞板也可在其前侧通入支承件,当可枢转结构模块被启动时,该支承件提供了分配载荷的作用。所述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具有靠外的、尤其是前部的设置有折叠辅助件的刚性区域和靠内的、尤其是后部的刚性-->区域,该刚性区域的尤其是沿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的固有刚度远大于该靠外的、尤其是前部的刚性区域的刚度。发生碰撞时,该前部区域优选地与弯曲横梁和碰撞吸能盒一起被启动,也就是说,一起受到碰撞对象施加的力。后部区域优选地沿纵向方向具有很高的固有刚度。在高速碰撞时,能通过附加的负荷路径将能量/力引入到车辆承载结构的一体式构件中。尤其是双层外壳形式的碰撞板可通过相应的加强筋几何结构或外壳的不同壁厚、例如通过被柔性轧制的原材料(Einsatzmaterial),在力水平方面有针对性地与具体要求相匹配。利用外壳的特定压纹可实现更好的与事故对方的重叠(berlagerung)。碰撞板可在前部和/或后部设计成可多级或连续变形的。刚度优选地从前部到后部尤其是连续地增加的。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靠外的、尤其是前部的变形段设计成可更换的。由此简化了下部防护装置的维修。另外,节约了成本,因为在低速事故之后,不必更换整个碰撞板,而仅须更换碰撞板的一部分。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碰撞板包括安装在靠内的、尤其是后部的支承段上的靠外的、尤其是前部的变形段,其中该支承段的刚度高于该靠外的变形段。不同的刚度旨在对于低速碰撞实现这样一种变形特性,该特性避免车辆承载结构的位于该下部防护装置后面的整体式承载件受损。因此,前部区域在致动器连接区域的前面可这样设计,使得该区域设计成可更换的。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变形段可枢转地安装在该支承段上。该可枢转性可例如通过确定的弯曲边缘或线形减弱部或通过一个或多个枢转轴承来实现。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可机动或手动地从收起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通过机动地降低碰撞板而在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内形成入口,该入口也可用于其它方面并且提供一系列其它的可能性,例如用于容纳工具。机动车辆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碰撞板在机动车辆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其展开位置,仅在需要时才移动到其收起位置。碰撞板可在越野运行模式中例如经由手动控制系统向上移动、尤其是枢转。机动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下部防护装置(2;42)的机动车辆、尤其是越野汽车或皮卡,所述下部防护装置(2;42)具有可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并安装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底面上的碰撞板(16;56;7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6;56;70)具有刚度不同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6-30 10 2005 030 419.21.一种具有下部防护装置(2;42)的机动车辆、尤其是越野汽车或皮卡,所述下部防护装置(2;42)具有可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并安装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底面上的碰撞板(16;56;7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6;56;70)具有刚度不同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6;56;70)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底面上,尤其是安装在一稳定器上。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6;56;70)至少间接铰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前轴梁上。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6;56;70)延伸到所述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区域,尤其是前保险杠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16;56;70)尤其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前保险杠区域的后面,安装在一致动器设备(24;64;75)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设备(24;64;75)在前保险杠区域后面安装在所述机动车辆的承载结构(1;41)上。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设备(24;64;75)包括多个致动器元件,当所述碰撞板(16;56;70)处于其展开位置时,所述致动器元件形成用于发生碰撞的碰撞对象的支承基部。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H鲍曼F恩格斯M费林E豪尔R尤斯滕B拉松R诺瓦克B奥斯奇德特G罗伊贝尔S勒纳A韦丁T青克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股份公司ISE因诺莫蒂韦系统欧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