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油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166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化油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解决现有乳化液技术使用过程中铁皂过多,堵塞管道,难于过滤,影响板面质量和乳化液使用性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30~40份基础油,b)40~50份非脂肪酸型润滑剂,c)2~5份极压剂,d)1~5份防锈剂,e)5~10份表面活性剂,f)0.1~5份抗氧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满足普碳钢冷轧轧制工艺要求,可用于现代大型多机架连轧轧机,也可用于多辊单机架可逆式轧机轧制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钢板轧制作为金属无损耗的成型加工方式,在钢铁机械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作为 高技术含量的冷轧加工,其加工方式被人们高度重视。在钢板轧制工艺过程中通常需要使 用润滑冷却介质,即钢板轧制油,其主要分为两类:纯油型和乳化型钢板轧制油。纯油型轧 制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极压性能,但其冷却性较差,不能及时带走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 致现场油雾较大,影响现场工作环境。同时,随着现代轧制工艺的进步,目前轧制工艺所要 求的轧制速度越来越快,对轧制过程中的冷却要求也逐渐提高,进而对乳化型钢板轧制油 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钢板轧制乳化油公开的专利较多,如文献CN102851107A公开了一种普碳 钢冷轧板防锈油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包括:石油磺酸镁15?17%,环烷酸锌8?10%, N-油酰基胺酸十八胺12?1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7%,天然动植物油脂16?18%, 2,6-二叔丁基对甲酚4?6 %,2,6-二叔丁基酚3?5 %,余量为矿物油,并且矿物油在45°C 下运动粘度33?35mm2/s。文献CN102952611A公开了一种冷轧薄板轧制油组合物,该组合 物主要包括:(a) 60?85%多元醇酯类油性剂,(b)0. 1?2. 0%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 齐[J,(c) 3. 0?10. 0%非离子型酯醚型表面活性剂,(d) 5?15硫化物极压抗磨剂,(e)0. 5? 5%含磷极压抗磨剂,(f)0. 5?5防锈剂,(g)2?15矿物油基础油,(h)0. 1?2抗氧剂。 但这些专利文献实施例中均采用脂肪酸类添加剂(例如不饱和脂肪酸)提高其润滑极压 性,导致乳化油酸值较高,现场使用时产生大量铁皂,堵塞管道,难于过滤,影响乳化油稳定 及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存在乳化油游离脂肪酸较高,酸值较 大,乳制时产生大量铁皂,导致乳化油使用稳定性较差、铁皂堵塞管道、难于过滤的问题,提 供一种新的乳化油组合物。该组合物采用非脂肪酸类添加剂提高乳化液润滑性能,降低其 酸值,减少铁皂,从而使轧制乳化油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乳制系统能正常循环,并可以满 足现代高速轧机轧制工艺对乳化油润滑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 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乳化油组合物的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乳化油组合物,以重 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 25?40份基础油; b) 45?60份非脂肪酸型润滑剂; c) 1?5份极压剂; d) 1?5份防锈剂; e) 5?10份表面活性剂; f) 0.1?5份抗氧剂; 所述基础油选自深度精制矿物油; 所述非脂肪酸型润滑剂选自植物油类润滑剂、醇类润滑剂或酯类润滑剂中的至少 一种; 所述极压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油酸钾、十八烷基硫磷酸锌、硼酸酷、硫 化脂肪酸甲基酯、磷酸酯、硫化脂肪、硫化动物油、烷基硫化物或硫磷钥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锈剂选自对叔丁基苯甲酸、苯甲酸单乙醇胺、对硝基苯甲酸单乙醇胺、癸二 酸单乙醇胺、十二烯基丁二酸二乙醇胺、十二苯磺酸钠、十八苯磺酸胺、聚烷氧基磷酸酯二 乙醇胺或硼酸单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石油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选自2, 6-二叔丁基对甲酚、N-苯基萘胺、苯三唑十八胺盐或烷基二苯 胺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植物油类润滑剂选自棕榈油、大豆油、蓖麻油或椰 子油;所述醇类润滑剂选自碳十二十四醇、异十三醇或正辛醇;所述酯类润滑剂选自季戊 四醇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或饱和酸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非脂肪酸型润滑剂选自植物油类润滑剂、醇类润滑 剂或酯类润滑剂中的至少两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础油的用量为30?40份;非脂肪酸型润滑剂的用量 为50?60份;极压剂的用量为1?5份;防锈剂的用量为1?3份;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 5?9份;抗氧剂的用量为0. 1?3份。更优选地,基础油的用量为30?35份;非脂肪酸 型润滑剂的用量为53?58份;极压剂的用量为3?5份;防锈剂的用量为1?2份;表面 活性剂的用量为5?8份;抗氧剂的用量为0. 1?2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组分g)0. 01?0. 1 份的消泡剂,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甲基硅油、羟基硅油、氨基硅油或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 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中消泡剂的用量为0. 01? 0.05 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组分h)0. 01?0. 1 份的杀菌剂,所述杀菌剂选自1,3, 5_二(2_轻乙基)_六氢-二嗉、均二嗪、2_溴_2_硝基 丙二醇或异噻唑啉酮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中杀菌剂的用量为0. 01? 0.05 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乳化油组合物用于 普碳钢冷轧轧制工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乳化油组合物的组分、重量份数以及优选范围与解决技术 问题之一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相同。 本专利技术乳化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基础油加热到45?50°C,搅拌中依次加 入所需量的非脂肪酸型润滑剂、极压剂、防锈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充分搅拌,1?2小时 后,停止加热,加入消泡剂和杀菌剂,充分搅拌,〇. 5?1小时后,停止搅拌,静置1?2小时 后过滤灌装即可。 本专利技术乳化油组合物使用时,按照1?10%的加量加入至水中配制成乳化液即 可。 本专利技术乳化油组合物通过优选非脂肪酸类润滑剂,并与相应防锈剂、表面活性剂 的优化组合,达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保证润滑和乳化性能的同时,具有优良的退火清净性, 解决了常规普碳钢轧制乳化油铁皂较多,堵塞管道,难于过滤,影响乳化油使用性能的问 题,保证产品的持续使用效果,可用于现代大型多机架连轧轧机,也可用于多辊单机架可逆 式轧机轧制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乳化油组合物的评定方法如下: 外观:采用目测方法测定。 皂化值:GB/T8021。 酸值:测定轧制乳化油游离脂肪酸含量,乳制过程中,如游离脂肪酸过多,导致其 与铁粉包裹,形成铁皂,堵塞管道,难于过滤,影响轧制乳化油使用性能。采用GB/T7304。 清净性:采用重量法测定待测液的清净性。 极压润滑性能:乳制过程中的润滑是通过润滑剂在轧辊与板带表面形成完整的润 滑膜来实现的。润滑剂的极压润滑性能代表着润滑剂所形成润滑膜的承载能力。轧制过程 润滑膜破裂不但影响润滑效果,板带表面还会产生划伤,粘结坑等表面缺陷。因此,极压润 滑性能PB值是衡量润滑剂润滑性能的主要指标。采用四球机试验方法(GB/T3142)测试待 测液的极压润滑性能。 乳化稳定性(E.S.I):取适量水和试样分别置于烧杯中,各加热到45°C,配置成 3%乳化液400ml于均化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化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25~40份基础油;b)45~60份非脂肪酸型润滑剂;c)1~5份极压剂;d)1~5份防锈剂;e)5~10份表面活性剂;f)0.1~5份抗氧剂;所述基础油选自深度精制矿物油;所述非脂肪酸型润滑剂选自植物油类润滑剂、醇类润滑剂或酯类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极压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油酸钾、十八烷基硫磷酸锌、硼酸酷、硫化脂肪酸甲基酯、磷酸酯、硫化脂肪、硫化动物油、烷基硫化物或硫磷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锈剂选自对叔丁基苯甲酸、苯甲酸单乙醇胺、对硝基苯甲酸单乙醇胺、癸二酸单乙醇胺、十二烯基丁二酸二乙醇胺、十二苯磺酸钠、十八苯磺酸胺、聚烷氧基磷酸酯二乙醇胺或硼酸单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石油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选自2,6‑二叔丁基对甲酚、N‑苯基萘胺、苯三唑十八胺盐或烷基二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乳化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 25?40份基础油; b) 45?60份非脂肪酸型润滑剂; c) 1?5份极压剂; d) 1?5份防锈剂; e) 5?10份表面活性剂; f) 0. 1?5份抗氧剂; 所述基础油选自深度精制矿物油; 所述非脂肪酸型润滑剂选自植物油类润滑剂、醇类润滑剂或酯类润滑剂中的至少一 种; 所述极压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油酸钾、十八烷基硫磷酸锌、硼酸酷、硫化脂 肪酸甲基酯、磷酸酯、硫化脂肪、硫化动物油、烷基硫化物或硫磷钥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锈剂选自对叔丁基苯甲酸、苯甲酸单乙醇胺、对硝基苯甲酸单乙醇胺、癸二酸单 乙醇胺、十二烯基丁二酸二乙醇胺、十二苯磺酸钠、十八苯磺酸胺、聚烷氧基磷酸酯二乙醇 胺或硼酸单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 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石油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选自2, 6-二叔丁基对甲酚、N-苯基萘胺、苯三唑十八胺盐或烷基二苯胺中 的至少一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乳化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类润滑剂选自棕榈油、 大豆油、蓖麻油或椰子油;所述醇类润滑剂选自碳十二十四醇、异十三醇或正辛醇;所述酯 类润滑剂选自季戊四醇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或饱和酸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乳化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脂肪酸型润滑剂选自植物油 类润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兰王士庭吴滨杨志东张旭李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