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359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灵活地转弯、并且能低成本制造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在备有发动机(31)和一对行走装置(4L、4R)的作业车辆(1)的传动装置(101)中,设有一对差动机构(104L、104R)、HST(103)和一对马达(105L、105R)。差动机构(104L、104R)具有太阳齿轮、设有若干行星齿轮支座和内齿轮。HST(103)将发动机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一对马达(105L、105R)将驱动力分别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内齿轮。该一对马达使对应的内齿轮朝着使支座的旋转速度减速的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技术。
技术介绍
已往,备有发动机等的驱动源和一对履带等行走装置、进行各种作业的作业车辆的技术是公知的。该作业车辆的具体例,有除雪机、履带拖拉机、履带式管理机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就有记载。专利文献1记载的除雪机的构造是,从发动机经行走用的HST(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向左右的履带传递驱动力,并且,在该HST与左右履带之间的驱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离合器和制动器,用离合器阻断向一方履带传递驱动力,并且用制动器将该一方的履带锁定,进行转弯动作。但是,该转弯方法,不容易进行灵活的转弯,在软弱地基上转弯时,行走装置会陷入地面。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已知有:在用行走用HST把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传递给左右行走装置的传动装置上,设置左右一对差动机构,对该一对差动机构,设置使一方行走装置增速、另一方行走装置减速地输入驱动力的转弯用促动器,这样,使左右履带的行走速度灵活地变化,进行转弯动作。但是,采用HST作为传动装置的转弯用促动器时,加上行走用的HST,一共要用2个HST,制造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采用电动马达作为转弯用促动器时,该电动马达要求大的功率,也导致大型化和成本增加。另外,在传动装置上设置差动机构的情况下,不使转弯用促动器动作时(直行时),为了使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不朝着转弯用促动器一侧逆流,必须在转弯用促动器和差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离合器和制动器,这样,增加了零部件数目,也导致制造成本增加。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543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灵活地转弯、并且能低成本地制造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是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备有一对差动机构、无级变速装置和一对马达。上述一对差动机构,备有太阳齿轮、具有若干行星齿轮的支座、和内齿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上述一对马达,将驱动力分别输入给对应的一对差动机构的内齿轮。该一对马达使对应的内齿轮朝着使对应的支座的旋转速度减速的方向旋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一对马达,在作业车辆直行时都不驱动枢转,在作业车辆转弯时,只有一方马达驱动枢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是采用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是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备有一对差动机构、无级变速装置、一对马达。上述一对差动机构,备有太阳齿轮、具有若干行星齿轮的支座、和内齿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上述一对马达,将驱动力输入给对应的差动机构的内齿轮。上述一对内齿轮为蜗轮,并且,在上述一对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了蜗齿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一对马达,在作业车辆直行时都不驱动旋转,在作业车辆转弯时,只有一方马达驱动旋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是采用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是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备有一对差动机构、无级变速装置和一对马达。-->上述一对差动机构,备有太阳齿轮、具有若干行星齿轮的支座、和内齿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上述一对马达,将驱动力分别输入给对应的一对差动机构的内齿轮。该一对马达,使对应的内齿轮,朝着使对应的支座的旋转速度减速的方向旋转。所以,能灵活地转弯,并且一对马达不必采用功率大的马达,可以减低传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一对马达,在作业车辆直行时都不驱动旋转,在作业车辆转弯时,只有一方马达驱动旋转。所以,一对马达不必采用功率大的马达,可以减低传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是采用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所以,可实现灵活的转弯动作和高的驱动力传递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是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备有一对差动机构、无级变速装置、一对马达。上述一对差动机构,备有太阳齿轮、具有若干行星齿轮的支座、和内齿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上述一对马达,将驱动力输入给对应的差动机构的内齿轮。把上述一对内齿轮作为蜗轮,并且,在上述一对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了蜗齿轮。所以,能灵活地转弯,并且,利用蜗齿轮的自锁功能,直行时可防止驱动力向一对马达逆流,可以减少零部件数目和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一对马达,在作业车辆直行时都不驱动旋转,在作业车辆转弯时,只有一方马达驱动旋转。所以,一对马达不必采用功率大的马达,可以减低传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是采用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所以,可实现灵活的转弯动作和高的驱动力传递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除雪机的左侧面图。图2是表示除雪机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模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的梗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的平面局部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的左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作业车辆的一实施形态、即除雪机1的整体构造。除雪机1由除雪部2、驱动部3、左右一对行走装置4L、4R、驾驶操作部5等构成。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除雪机1,对备有发动机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例如一对行走轮或履带)的作业车辆均适用。该作业车辆的具体例有履带拖拉机、履带式管理机、履带式割草机等的农业机械、或除雪机等。下面,参照图1说明除雪部2的详细构造。除雪部2配设在除雪机1的机身架11的前部,用于除去除雪机1行走路上的雪。除雪部2主要由刮入螺旋杆21、螺旋杆罩22、鼓风机罩23、鼓风机24、喷射筒(shooter)25等构成。刮入螺旋杆21,把除雪机1的行走路上的雪集中到机身前部中央后送到鼓风机24,由外周面设有螺旋状突起的大体圆柱形部件构成。刮入螺旋杆21在不与地面干扰的范围内配置在尽量接近地面的位置,其轴心方向与机身左右方向大体一致。刮入螺旋杆21的左右两端,可旋转地轴支承在螺旋杆罩22上,刮入螺旋杆21被来自发动机31的驱动力驱动旋转。螺旋杆罩22是轴支承刮入螺旋杆21的构造体,同时兼有作为刮入螺旋杆21的框体的功能。螺旋杆罩22设在鼓风机罩23的前方。鼓风机罩23,是内部设有鼓风机24的框体,兼有作为支承螺旋杆罩22的构造体的功能。在鼓风机罩23的上部,设有喷射筒25。鼓风机24,把由刮入螺旋杆21送到鼓风机罩23内的雪,通过筒-->状的喷射筒25喷出,排出到除雪机1的行走路径外。鼓风机24被来自发动机31的驱动力驱动旋转。喷射筒25相对于鼓风机罩23可在水平面上旋转,并且,喷射筒25的前端部可上下转动。即,可以调节被鼓风机24喷出的、通过喷射筒25投出的雪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驱动部3的详细构造。驱动部3主要由发动机31、发电机32、电池33、传动装置101等构成。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该作业车辆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一对差动机构、无级变速装置、一对马达;上述一对差动机构,备有太阳齿轮、具有若干行星齿轮的支座、和内齿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 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上述一对马达,将驱动力分别输入给对应的一对差动机构的内齿轮;上述一对马达,驱动对应的内齿轮使其朝着使对应的支座的旋转速度减速的方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3-16 074464/20041.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该作业车辆备有驱动源和一对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一对差动机构、无级变速装置、一对马达;上述一对差动机构,备有太阳齿轮、具有若干行星齿轮的支座、和内齿轮;上述无级变速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齿轮;上述一对马达,将驱动力分别输入给对应的一对差动机构的内齿轮;上述一对马达,驱动对应的内齿轮使其朝着使对应的支座的旋转速度减速的方向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马达,在作业车辆直行时都不驱动旋转,在作业车辆转弯时,只有一方马达驱动旋转。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的传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古忠之野知晋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