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48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变速箱采用整体结构,减节了链条传动、最终传动和油压泵分离器,增设了动力输出轴,采用了半轴壳悬浮,半轴驱动结构。自卸时,驾驶室内操纵变速杆,即可完成自卸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传动系统,增大变速箱的功率,提高负载力,更大力度利用传动力比,时速增快的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地说是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现有的拖拉机底盘结构一般采用的是在变速箱壳体外配设链条传动箱、链条、最终传动箱壳,由此传动结构将柴油机动力传到变速箱内,其传动过程使柴油机动力在传动中损耗较大。在液压自卸时,机手还需下车,手操作齿轮油泵分离器,才能完成自御。采用链条传动,最终传动箱都设在变速箱外部,造成工部件增多,制造成本高,外对烦锁,柴油机的动力通过链条传动,轴齿轮传动到最终传动箱中的半轴齿轮,在动力多次转换中,传动力相应增高消耗,整机配套动力满足不了运输需要,时速慢,运输效率低,没有充分利用柴油的动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传动系统,增大变速箱的功率,提高负载力,更大力度利用传动力比,时速增快的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变速箱采用整体结构,减节了链条传动、最终传动和油压泵分离器,增设了动力输出轴,采用了半轴壳悬浮,半轴驱动结构。自卸时,驾驶室内操纵变速杆,即可完成自卸工作。具体结构主要由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3)、支承轴(8、10、11),驱动轴(34)、13个圆柱齿轮(4、5、7、9、12、15、19、20、21、22、24、25)-->、2件圆锥齿轮(17)2件行星齿轮(18)、行星齿轮架(16)、拨叉(28、29、30)三件,3个拨差轴(33)以及支承轴承组成,输出轴(2)配连齿轮(25),壳体外连接齿轮油泵(23),动力输出轴(3)连接齿轮(4、24、22),支承轴(8)连接齿轮(7、5、21),支承轴(10)连接齿轮(9、20、19),支承轴(11)连接差速总成,即两件圆锥齿轮(17)、两件行星齿轮(18)、行星轮架(16)、中央传动齿轮(15),两驱动轴(3 4)连接两件齿轮(12)和前桥驱动总成(14),三个拨叉轴(33)分别联接三个拨叉(30、29、28),拨叉(30)连接齿轮(21),拨叉(29)连接齿轮(5),拨叉(28)连接齿轮(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附图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传动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变速装置示意图图中,1-壳体,2-输出轴,3-动力输出轴,4-常啮合主动齿轮,5-II-III挡主动齿轮,6-离合器总成,7-常啮合从动齿轮,8-支承轴,9-III挡从动齿轮,10-支承轴,11-支承轴,12-驱动齿轮,13-半轴壳体,14-前桥驱动总成,15-中央传动大齿轮,16-行星轮架,17-圆锥齿轮,18-行星齿轮,19-1挡从动齿轮,20-III挡从动齿轮,21-I-倒挡主动齿轮,2 2-倒挡齿轮,23-齿轮油泵,24-IV挡输出挡齿轮,25-输出齿轮,26-罩壳,27-变速箱上盖,28-IV挡输出挡拨叉,29-II-III挡拨叉,30-I挡-->倒挡拨叉,31-挡位块,32-变速杆,33-拨叉轴,34-驱动轴。如图1、2所示,本技术由壳体1,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3,支承轴8、10、11,驱动轴34,13个圆柱齿轮4、5、7、9、12、15、19、20、21、22、24、25,2件圆锥齿轮17,2件行星齿轮18,星齿轮架16,拨叉28、29、30三件,3个拨差轴33,以及支承轴承组成。其联接方式为:输出轴2配连齿轮25,壳体外连接齿轮油泵23;动力输出轴3连接常啮合主动齿轮4、IV挡输出挡主动齿轮24、倒挡齿轮22;支承轴8连接常啮合齿轮7、II-III挡主动齿轮5、I倒挡主动齿轮21;支承轴10连接II挡从动齿轮9、III挡从动齿轮20、I挡从动齿轮19;支承轴11连接差速总成,即两件圆锥齿轮17、两件行星齿轮18、行星轮架16、中央传动齿轮15;两驱动轴34连接两件齿轮12和前桥驱动总成14;三个拨叉轴33分别联接:第一件,I倒挡拨叉30,拨叉30又连接I倒挡主动齿轮21,第二件,II-II挡拨叉29,拨叉再连接II-III挡主动轴齿轮5,第三件,IV挡输出挡拨叉28,拨叉再连接IV挡输出主动齿轮24。此外,整个装置置于壳体1内,且有上盖27及两件半轴壳体13,此处半轴壳体替代了配重装置。在本技术的结构中,由两件圆锥齿轮17、两件行星齿轮18、行星轮架16及中央传动大齿轮15组成了变速箱的差速装置。-->变速的动作过程为:由变速杆操纵32,挡位块限位,将柴油动力传送到离合器盘中,再由离合器6传送到动力输出轴3。在空挡时,箱内转动齿轮有:常啮合主动齿轮4,IV挡输出挡齿轮24,在常啮合主动齿轮4的驱驶下,常啮合从动齿轮7转动,带动了II-III挡主动齿轮5,I倒挡主动轮21,共5件齿轮转动。I倒挡拨叉30与I倒挡拨叉齿轮21转动连接,当变速杆32操纵拨叉到拨叉轴中间槽时为空挡位置。将变速杆32操纵在限位块I挡时,拨叉向左边槽滑动,同时扳动I倒挡主动齿轮21与I挡从动齿轮19离合,从而完成I挡工作过程。将变速杆32操纵I倒挡主动齿轮21向拨叉轴右边槽滑动,同时I倒挡主动齿轮21与倒挡齿轮22啮合,倒挡齿轮22还与I挡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完成倒挡工作过程。将操纵杆32扳到挡位块II挡位置时,II挡主动齿轮5向左滑动与II挡从动齿轮9啮合,完成II挡工作过程。将变速杆32操纵到挡位块III挡位置时,III挡主动齿轮5向右滑动,与III挡从动齿轮20啮合,完成III挡工作过程。将变速杆32操纵到挡位块IV挡位置时,IV挡主动齿轮24向右滑动,与中央传动大齿轮15直接啮合,完成IV挡工作过程。将变速杆32操纵到挡块位置输出挡位置时,IV挡输出挡主动齿轮24向右滑动,与输出齿轮25直接啮合,把动力传送到壳体外的齿轮吡泵,完成输出挡液压自御工作。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传动原理简单,动力直接输入底盘。2、由半轴壳体替代前轮配重和驱动轴的支撑,使变速箱体更加牢靠,稳固,在整体结构中外观造形新颖;3、底盘可配置更大马力的柴油机,进而提高了变速箱的工作效率;4、驱动前桥的轮距增宽,并配置半轴壳悬浮,半轴驱动的结构,增加了变速箱的附着力,提高了驱动能力,爬坡能力和道路通过性能,稳固了底盘重心,减少震动,使机械转平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3)、支承轴(8、10、11),驱动轴(34)、13个圆柱齿轮(4、5、7、9、12、15、19、20、21、22、24、25)、2件圆锥齿轮(17)2件行星齿轮(18)、行星齿轮架(16)、拨叉(28、29、30)三件,3个拨差轴(33)以及支承轴承组成,输出轴(2)配连齿轮(25),壳体外连接齿轮油泵(23),动力输出轴(3)连接齿轮(4、24、22),支承轴(8)连接齿轮(7、5、21),支承轴(10)连接齿轮(9、20、19),支承轴(11)连接差速总成,即两件圆锥齿轮(17)、两件行星齿轮(18)、行星轮架(16)、中央传动齿轮(15),两驱动轴(34)连接两件齿轮(12)和前桥驱动总成(14),三个拨叉轴(33)分别联接三个拨叉(30、29、28),拨叉(30)连接齿轮(21),拨叉(29)连接齿轮(5),拨叉(28)连接齿轮(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变形运输车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3)、支承轴(8、10、11),驱动轴(34)、13个圆柱齿轮(4、5、7、9、12、15、19、20、21、22、24、25)、2件圆锥齿轮(17)2件行星齿轮(18)、行星齿轮架(16)、拨叉(28、29、30)三件,3个拨差轴(33)以及支承轴承组成,输出轴(2)配连齿轮(25),壳体外连接齿轮油泵(23),动力输出轴(3)连接齿轮(4、24、22),支承轴(8)连接齿轮(7、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岩李云高王开贵李相斌刘旭春高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金马柴油机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