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强专利>正文

机动车辆随车加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40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供加油用的机动车辆随车加油器,其特征是出油管是靠锁紧螺母固定在壳体的左端,进油管装在壳体的右端,流量计装在壳体的上端。在壳体内装有两个止回阀,在右端的止回阀的右侧装有切换组件,在壳体下面的止口上装有皮碗,它与两个止回阀相通,在壳体和与其联接的手柄外壳内装有控制两个止回阀,切换组件和皮碗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随车工具,特别是专供加油用的机动车辆随车加油器。目前,国内长途机动车运行时,一般随车携带的是,一根胶皮管子,使用时用嘴对着胶皮管,用力将油液吸出,然后将胶皮管出油端放置到低于被加油油面的位置,利用虹吸原理,将油液吸出,从而达到加油的目的,这种方法较为原始,盲目性大,一般不易掌握住油液抽出出油端的时机,故此很容易误将油液吸入抽油者的口腔。由于汽、柴油本身含有很多有害成份,吸入口腔后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小型油库,小型加油站和一些食用油另售商店的加油装置,机械式的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气桶式的,外形是用铁皮做成的管子,上端有个出油弯头,桶内装有带活塞的拉杆,顶端是个提手,使用时,一个人操作,用手提住提手,提上提下,由活塞运动中产生的真空将油液抽出,这种加油装置有一米多高,不易携带,而且多是民间土造的,比较简陋。另一种是我国生产的WS-25型抽油器,外型是厚实的带圆弧的方形铸铁件,上端有带弯头的出油管,下端是1米左右的进油管,铸铁件里面安装有一偏心轴,偏心轴轴的两端安有滑块,外面装有机械摇把,作圆周旋转,利用旋转时形成的真空将油液抽出。这种加油器虽然能满足抽油的要求,但由于太笨重、效率低,人的劳动强度大,故不适合随车携带。以上两种加油装置,虽然都能抽油,但均不能计录加油量,在小型油库、小型加油站和-->一些食用油另售商店的加油装置中,还有一种电动的,多是用抽水机改成的抽油装置,但这种抽油装置,体积大,要用交流电,也不能随车携带,而且在加易燃的油料时也显的十分不安全。以上所述的几种加油装置,一般都不能记录加油量。现有的大型油库,大型加油站,使用的都是大型固定式的加油设备。如:北京长空机械厂生产的J-60A型、JSBA60型加油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十分昂贵,根本无法随车使用。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动车辆随车供油工具,此工具也能用于小型油库、小型加油站,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液体抽出量的记量。从而保护了司机和从事有害液体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健康,该加油装置随车携带,在无电源的地方也能建小型加油站。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机动车辆随车加油器的出油管1是靠锁紧螺母2固定在壳体25的左端,进油管11装在壳体25的右端,流量记5装在壳体25的上端,其中在壳体25内装有止回阀3和止回阀6,在止回阀6的右侧装有切换组件20;在壳体25下面的止口上装有皮碗22,皮碗22与止回阀3和止回阀6相通;在壳体25和与其联接的手柄外壳16内装有控制止回阀3、6,切换组件20和皮碗22的控制机构。本技术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压油手柄23之左端安装在壳体25上,压油手柄23的中间部分装有柱19,在柱19上装有弹簧18,压油手柄23的右端与切换组件15相接触,压油手柄23-->在皮碗22的下方并与其接触。本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切换组件15上装有压簧14,切换组件15通过拉杆和切换组件12相联,切换组件12通过拉杆和切换组件20相联,切换组件12固定在架子13上。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加油器,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节能、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携带,所以可以很方便的装备到各种汽车、拖拉机车辆上。故能解决汽车、拖拉机行车途中或车辆之间加油、倒油的困难。由于本加油器可以自动计量加油量,故可以应用到小型油库、小型加油站上,无需增加计量设备。由于抽油形式已改变为手动,所以不再使驾驶员用嘴吸油,故可以达到保护        驾驶员身体健康的目的。由于本加油器不使用电能,所以,可以在没有电能的地方建    小型加油站。附图说明如下: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图,图3、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图,图4、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图。其中:1、出油管        2、锁紧螺母        3、止回阀4、上端盖        5、流量计        6、止回阀10、计量器翼轮        11、进油管        12、切换组件13、架子        14、压簧        15、切换组件-->16、手柄外壳        17、拉簧        18、弹簧19、柱        20、切换组件        21、护罩22、皮碗        23、压油手柄        24、护罩25、壳体        26、开关手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使用时先打开开关手柄26,第二步手握压油手柄23使压油手柄23抬起,切换组件15,在压簧14的作用下,下移,带动拉杆使切换组件12、20向后移,关闭上油道,皮碗22受压,空气通过止回阀3排出。如图1、3所示,由于压油手柄23抬起,皮碗22内的空气,经止回阀3,放出,然后放松压油手柄23,在弹簧18的作用下,压油手柄23下移,这时皮碗22内形成的真空使止回阀3关闭,止回阀6打开,吸入进油管11中的空气,然后再次握压油手柄23,使其上移(这时不得使压油手柄23压下切换组合件15),这样再次完成一个前述工作循环,使进油管11中的空气不断排出,所要加的油液在胶皮管中的油面不断上升,最终经出油管1排出,完成前期抽油程序。如图1、4所示,当油液从出油管1排出后,这时放松压油手柄23,使切换组件15,在弹簧18的作用下,前端下移后端抬起,使后端向上顶起拉杆,使切换组件12向前移,推动拉杆,使切换组件20打开上油道,使油液经上油道,再经出油管1排出,使整个系统形成虹吸装态,利用虹吸原理,达到加油之目的。当油液经进油管11再从出油管1流出时,所形成的液体流,-->经流量计5测量其流量。当加油至所需油量时,关闭开关手柄26,切断油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随车加油器,它的出油管1是靠锁紧螺母2固定在壳体25的左端,进油管11装在壳体25的右端,流量计5装在壳体25的上端,其特征在于:a、在壳体25内装有止回阀3和止回阀6,在止回阀6的右侧装有切换组件20;b、在壳体25下面的止口上装有皮碗22;c、在壳体25和与其联接的手柄外壳16内装有控制止回阀3、止回阀6,切换组件20和皮碗22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辆随车加油器,它的出油管1是靠锁紧螺母2固定在壳体25的左端,进油管11装在壳体25的右端,流量计5装在壳体25的上端,其特征在于:a、在壳体25内装有止回阀3和止回阀6,在止回阀6的右侧装有切换组件20;b、在壳体25下面的止口上装有皮碗22;c、在壳体25和与其联接的手柄外壳16内装有控制止回阀3、止回阀6,切换组件20和皮碗22的控制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