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殿元专利>正文

可自动转换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42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可自动转换差速器,在该差速器中,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垂直啮合,行星伞齿轮轴沿从动伞齿轮径向固定连接在从动伞齿轮上,行星伞齿轮以滑动方式套于行星伞齿轮轴上,行星伞齿轮与差速器半轴齿轮垂直啮合,其特征是:在以滑动方式配合的行星伞齿轮轴和行星伞齿轮之间安装离心式离合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用机械驱动差速器。现有汽车、工程车等车辆设置机械差速器是为了在车辆转弯时,既能传递动力,又能确保转弯灵活而设计的,但是,随之却带来了一个缺点,当车辆一侧驱动轮与路面因某种原因打滑时,在现有差速器的作用下,发动机的旋转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只能使打滑侧的驱动轮旋转,而不打滑一侧的驱动轮却不转动,所以车辆不能运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提供一种既可使车辆两侧驱动轮在转弯时有差速功能,又可使在一侧驱动轮与地面打滑时无差速功能的新型差速器,这样就克服了车辆一侧驱动轮与地面打滑时,另一侧驱动轮不转动,整个车辆不能运动的缺点。上述目的是采取下述措施实现的:从现有差速器的差速原理可知,产生差速的直接原因是两侧驱动轮所受阻力不等造成的,差速器产生差速的主要部件是行星伞齿轮,当两侧驱动轮所受阻力有差别时,差速器中的行星伞齿轮一方面随差速器从动伞齿轮公转用以维持车辆的运动速度,另一方面也自转用以产生差速使车辆两侧驱动轮转动速度一快一慢。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一定时间内,当车辆两侧驱动轮受到的阻力相差越大,行星伞齿轮自转的转速越大,两侧驱动轮转速之差也越大,众所周知,当一侧驱动轮打滑时,两侧驱动轮的阻力差别非常大,而车辆无论以多高的速度正常转弯时两侧驱动轮的阻力差别却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小行星伞齿轮自转的转速在某个较小的范围内,而车辆一侧驱动轮打滑时,小行星伞齿轮自转的转速却非常大,以上就是目前的差速器在两种典型情况下小行星伞齿轮的转动情况。如果在一侧驱动轮打滑时使差速器失去差速功能,那么不打滑侧的驱动轮就可以克服阻力转动使车辆能够运动。要达到这一目的,只要将行星伞齿轮的-->高速自转加以控制使之不自转即可,本技术是在行星伞齿轮和固定于差速器从动伞齿轮上的行星伞齿轮的自转轴之间设置离心式离合器,当行星伞齿轮高速自转时,利用其产生的离心力使离合器内和行星伞齿轮一同转动的主动块与行星伞齿轮轴上沿某一园周设置的被动凸块接合,从而锁住行星伞齿轮的自转,使差速器失去差速功能,这时车辆不打滑一侧的驱动轮与打滑侧的驱动轮以相同转速转动,整个车辆就可以运动了。通过离合器各主动块和被动块的特殊微喇叭口形状,使得两侧驱动轮阻力基本相等后,离合器的主动块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才脱离被动块,差速器才恢复差速功能。为缓冲主、被动块在接合瞬间的冲击力,本技术可自动转换差速器的离合器中被动块固定连接于一个园圈鼓的外园柱面上,并且沿园周方向均匀分布,园圈鼓的内园柱面上沿园周方向均匀设置几个凸起块,该园圈鼓套在行星伞齿轮轴上,并且在该轴上对应套园圈鼓的柱面位置沿园周方向设置几个长槽形凹坑,该凹坑与上述离合器被动块园圈鼓内柱面上的凸起块凸凹相配,在凸凹块之间沿园周方向放置缓冲压缩弹簧。通过离合器主动块复位弹簧的作用,来保证差速器在正常转弯时离合器主、被动块不接合,差速器具有正常差速功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附图一为本技术可自动转换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二为新型可自动转换差速器中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差速器主动伞齿轮,与之啮合的是差速器从动伞齿轮2,主动伞齿轮1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转动,使与之啮合的差速器从动伞齿轮2也转动,当车辆两侧驱动轮9所受的阻力相同时,行星伞齿轮3在差速器从动伞齿轮2的带动下绕从动伞齿轮2的轴心线公转,此时行星伞齿轮3不自转,由于行星伞齿轮3的公转,使与其啮合的两侧半轴伞齿轮5同时同方向转动,伞齿轮5带动两侧半轴8及车辆驱动轮9也转动,从而使车辆沿直线运动。-->当汽车转弯时,两侧驱动轮所受阻力不同,受阻大的一侧驱动轮阻力通过驱动轮9,及其半轴8和半轴伞齿轮5作用于与之啮合的行星伞齿轮3,使行星伞齿轮3在为维持整个车辆车速而公转的同时以较小的转速自转一定角度,这样受阻大的一侧驱动轮的转速便小于受阻小的另一侧驱动轮的转速,使车辆能够灵活转弯。当车辆一侧的驱动轮9与地面打滑时,打滑侧的驱动轮所受阻力极小,而另一侧驱动轮的阻力却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所述,行星伞齿轮3将以一定的转速自转,此时发动机传至差速器的转速越大,行星伞齿轮3的自转速度越大,差速器中离心式离合器6上与行星伞齿轮3固定连接的离合器支撑鼓15的转速也越大,打滑侧的驱动轮9转速也越快,不打滑侧驱动轮不转动,此时车辆不能运动,当行星伞齿轮3的自转速度大到一定值时,离合器支撑鼓15上的离心块16克服复位弹簧13的阻力背离离合器支撑鼓15甩出,离心块16通过离心块杠杆18、杠杆支架14及离合器传动杆12的传动使离合器主动块11沿行星伞齿轮轴4的径向朝轴心方向运动,并与以缓冲方式固定于行星伞齿轮轴4上的离合器被动块10接合,接合后行星伞齿轮3不能自转,也即差速器失去了差速功能,这时车辆两侧驱动轮9一同转动,与地面不打滑侧驱动轮的转动,使车辆开始运动。由于该新型差速器中的离合器各主、被动块采用了微喇叭口形状,在车辆开始运动后,只要两侧驱动轮所受阻力还较悬殊,那么离合器6就不会脱离,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就不能恢复;当两侧驱动轮9所受阻力接近相等时,在离合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离合器的主动块11才能脱离开被动块10,这时差速器恢复差速功能。在主、被动块11与10接合时,为了防止冲击力破坏主、被动块,被动块10通过缓冲弹簧19与行星伞齿轮轴4以园周滑动方式连接。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车辆正常转弯时离合器6不接合,差速器能正常差速。-->本差速器能随车辆行驶状况自动转换差速与无差速两种工作状态,无需另设操纵机构,工作可靠性高,对防止车辆途中陷入泥坑抛锚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自动转换差速器,在该差速器中,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垂直啮合,行星伞齿轮轴沿从动伞齿轮径向固定连接在从动伞齿轮上,行星伞齿轮以滑动方式套于行星伞齿轮轴上,行星伞齿轮与差速器半轴齿轮垂直啮合,其特征是:在以滑动方式配合的行星伞齿轮轴和行星伞齿轮之间安装离心式离合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转换差速器,其特征是离心式离合器的主动块安装在行星伞齿轮上,离心式离合器的被动块安装在行星伞齿轮轴上,离合器的主动块和被动块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殿元赵殿魁赵殿龙赵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赵殿元赵殿魁赵殿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