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导轨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块三角块焊接在立柱导轨的顶立面,将多块工艺垫板焊接在立柱导轨两侧的侧立面;将立柱导轨放置在位于工作台的多个“V”型工装上,加工时,以压板将三角块压紧,在立式铣床上以铣刀盘依次铣出导轨面水平的对角的两条导轨槽;将“V”型工装旋转180度,立柱导轨工件相应旋转重新放置在“V”型工装上,重新装夹,在端部位置对刀,依次铣出其余对角的两条导轨槽。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利用普通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槽的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立柱导轨面加工方法,可以利用普通铣床,例如龙门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面进行加工,尤其是适用于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90度的立柱导轨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块三角块焊接在立柱导轨的顶立面,将多块工艺垫板焊接在立柱导轨两侧的侧立面;将立柱导轨放置在位于工作台的多个“V”型工装上,加工时,以压板将三角块压紧,在立式铣床上以铣刀盘依次铣出导轨面水平的对角的两条导轨槽;将“V”型工装旋转180度,立柱导轨工件相应旋转重新放置在“V”型工装上,重新装夹,在端部位置对刀,依次铣出其余对角的两条导轨槽。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利用普通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槽的加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以利用普通铣床,例如龙门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面进行加工,尤其是适用于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90度的立柱导轨的加工。【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立柱导轨加工领域,尤其是当立柱导轨平放时,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90度的立柱导轨面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产制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状况,例如:大型立柱的导轨面一般都需加工成带角度的两垂直面,形成一导轨槽,在机构运行时由四个固定或活动的导向轮与导轨面接触,从而使立柱能上下或左右移动,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中的工件加工通常采用上龙门铣床,通过立铣头与侧铣头加工互相垂直及平行的平面,但是遇到如图1所示的,平放时导轨面与水平面成非90度角度的情况,只能通过铣头扳角度来加工,在没有数控龙铣或者数控龙铣加工紧张的情况下精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利用普通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面进行加工,尤其是适用于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90度的立柱导轨的加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多块三角块焊接在立柱导轨的顶立面,将多块工艺垫板焊接在立柱导轨两侧的侧立面;二、将每块工艺垫板的外表面加工平,使工艺垫板的外表面与工艺垫板所在的侧立面平行;三、将立柱导轨放置在位于工作台的多个“V”型工装上,其中工艺垫板的外表面与“V”型工装的其中一个支承板接触,以使立柱导轨的导轨槽的一个面与工作台垂直,另一个面与工作台平行;四、加工时,以压板将三角块压紧,在立式铣床上以铣刀盘依次铣出导轨面水平的对角的两条导轨槽;将“V”型工装旋转180度,立柱导轨工件相应旋转重新放置在“V”型工装上,重新装夹,在端部位置对刀,依次铣出其余对角的两条导轨槽。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利用普通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槽的加工。 所述的“V”型工装中,底板通过筋板与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连接,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当立柱导轨平放时,导轨槽的两侧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第一支承板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承板的高度。 所述的三角块上设有第一受压面和第二受压面,第一受压面和第二受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当立柱导轨平放时,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还设有与导轨槽形状相应的检测柱,用于检测导轨槽的加工精度。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的步骤,可以利用普通铣床,例如龙门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面进行加工,尤其是适用于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90度的立柱导轨的加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立柱导轨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导轨加工时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V”型工装的立体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三角块的立体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工艺垫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导轨点焊三角块和工艺垫板后的主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导轨点焊三角块和工艺垫板后的右视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导轨加工对角导轨槽时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导轨加工其余对角导轨槽时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中:立柱导轨I,第一导轨面101,第二导轨面102,第三导轨面103,第四导轨面104,第一槽形面105,第二槽形面106,第三槽形面107,第四槽形面108,顶立面109,侧立面110,“V”型工装2,第一支承板21,第二支承板22,底板23,三角块3,第一受压面31,第二受压面32,工艺垫板4,检测柱5,铣刀盘6,工作台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中,一种,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多块三角块3焊接在立柱导轨I的顶立面109,将多块工艺垫板4焊接在立柱导轨I两侧的侧立面110 ;如图2、6、7中所示。 所述的三角块3上设有第一受压面31和第二受压面32,第一受压面31和第二受压面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当立柱导轨I平放时,导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由此结构,以使当导轨面中的一个调整至与水平面平行时,即第一受压面31或第二受压面32也与水平面平行,从而便于在三角块3上装夹。 二、将每块工艺垫板4的外表面加工平,使工艺垫板4的外表面与工艺垫板4所在的侧立面110平行;采用工艺垫板4更便于获得高精度的基准面,如图5?7所示。 三、如图2中所示,将立柱导轨I放置在位于工作台7的多个“V”型工装2上,其中工艺垫板4的外表面与“V”型工装2的其中一个支承板接触,本例中为与第一支承板21接触,以使立柱导轨I的导轨槽的一个面与工作台7垂直,例如图2中的第一导轨面101和第三导轨面103,以及第二槽形面106和第四槽形面108 ;另一个面与工作台7平行,例如图2中的第二导轨面102和第四导轨面104,以及第一槽形面105和第三槽形面107 ;所述的“V”型工装2中,底板23通过筋板与第一支承板21和第二支承板22连接,第一支承板21和第二支承板22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支承板21和第二支承板22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当立柱导轨I平放时,导轨槽的两侧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例如在本例中,第一支承板21和水平面的夹角即与槽形面和水平面的夹角相同,本例中为60度,而第二支承板22和水平面的夹角即与导轨面和水平面的夹角相同,本例中为30度。 第一支承板21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承板22的高度。由此结构,便于留出加工下方导轨槽的空间。如图8、9所示。 四、加工时,以压板将三角块3压紧,在立式铣床上以铣刀盘6依次铣出导轨面水平的对角的两条导轨槽;如图8中所示。 将“V”型工装2旋转180度,立柱导轨I工件相应旋转重新放置在“V”型工装2上,本例中为旋转60度,重新装夹,在端部位置对刀,依次铣出其余对角的两条导轨槽。如图9中所示。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利用普通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槽的加工。 如图8、9中,还设有与导轨槽形状相应的检测柱5,用于检测导轨槽的加工精度。由此方法,简化了轨道槽检测难度。将检测柱放到导轨槽内,即可方便地测量出已加工凹槽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加工成本低廉,通过采用工装组合装夹进行加工,既满足了图纸中的加工要求,又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难、装夹难的问题,在优化的方案中,也解决了测量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型数控设备的加工压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多块三角块(3)焊接在立柱导轨(I)的顶立面(109),将多块工艺垫板(4)焊接在立柱导轨(I)两侧的侧立面(110); 二、将每块工艺垫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柱导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多块三角块(3)焊接在立柱导轨(1)的顶立面(109),将多块工艺垫板(4) 焊接在立柱导轨(1)两侧的侧立面(110);二、将每块工艺垫板(4)的外表面加工平,使工艺垫板(4)的外表面与工艺垫板(4)所在的侧立面(110)平行;三、将立柱导轨(1)放置在位于工作台(7)的多个“V”型工装(2)上,其中工艺垫板(4)的外表面与“V”型工装(2)的其中一个支承板接触,以使立柱导轨(1)的导轨槽的一个面与工作台(7)垂直,另一个面与工作台(7)平行;四、加工时,以压板将三角块(3)压紧,在立式铣床上以铣刀盘(6)依次铣出导轨面水平的对角的两条导轨槽;将“V”型工装(2)旋转180度,立柱导轨(1)工件相应旋转重新放置在“V”型工装(2)上,重新装夹,在端部位置对刀,依次铣出其余对角的两条导轨槽;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利用普通铣床对立柱导轨的导轨槽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保江,黄恋,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