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世澄专利>正文

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91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具有车壳、底盘、电机、控制器、方向盘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车壳内装置有动力电池盒。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充好电的动力电池组装进动力电池盒内,即可行驶,动力电池组耗电完毕后,卸出耗完电的动力电池组,换上充好电的动力电池组再继续行驶,如此循环。如果在行驶里程路途上设置多个换动力电池的换电站,电动汽车即可连续长距离行驶而无需每次充电的等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一.
本专利技术属交通运输
,特别是涉及电动汽车的改进。二.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噪声小,不排放尾气污染环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众所周知,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是整体固定在电动汽车上的,由于每次充电都需耗时几个小时以上,这就使得电动汽车无法连续性行驶,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制造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以克服目前的电动汽车由于动力电池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因充电耗时致使连续行驶里程大大受到限制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具有车壳、底盘、电机、控制器、方向盘总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车壳内装置有1个或1个以上动力电池盒2,所述的动力电池盒2为固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容器。动力电池盒2装置于电动汽车后厢内。动力电池盒2装置于电动汽车的前厢内。动力电池盒2装置于电动汽车的前厢内和后厢内。动力电池盒2的形状为盒状或罐状。采取以上措施的本专利技术,将充好电的动力电池组装进动力电池盒2内,即可行驶,动力电池组耗电完毕后,卸出耗完电的动力电池组,换上另外充好电的动力电池组再继续行驶,如此循环。如果在行驶里程路途上设置多个换动力电池的换电站,电动汽车即可连续长距离行驶而无需每次充电的等待。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电动汽车由车壳、底盘、电机、控制器,方向盘总成和动力电池组成,现时已有商业销售。目前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都是固定在电动汽车上的,除非动力电池损坏需要更换或维修,一般都不能方便拆下。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是增加设置了固定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盒2。动力电池盒2可用塑料或金属做成,其容积比与之匹配的便携式动力电池电池组稍大。动力电池盒2可设置1个或1个以上。当采取多个动力电池盒2时,各个装置在动力电池盒2内的动力电池组串联或并联组成动力工作电压。动力电池盒2可用螺丝或焊接方式固定于电动汽车壳内。动力电池盒2的形状做成盒状或罐状。附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的后厢内设置了4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附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内前厢和后厢内分别设置了1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附图3给出了本实专利技术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内后厢设置了2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附图4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内前厢左右各设置了1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附图5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内前厢内共设置了2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附图6给出了本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内前厢和后厢的左右两边各设置了1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附图7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车壳1内前厢左右两侧各设置了2个盒状动力电池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具有车壳、底盘、电机、控制器、方向盘总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车壳内装置有1个或1个以上动力电池盒(2),所述的动力电池盒(2)为固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具有车壳、底盘、电机、控制器、方向盘总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车壳内装置有1个或1个以上动力电池盒(2),所述的动力电池盒(2)为固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其特征为:动力电池盒(2)装置于电动汽车的前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有动力电池盒的电动汽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澄
申请(专利权)人:潘世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