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助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428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助力系统,包括向车辆启动马达提供动力的助力装置、设与汽车启动飞轮两侧的第一离合以及第二离合以及控制助力装置动作的助力控制单元,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启动飞轮连动,所述第一离合连接汽车发动机与启动飞轮,所述第二离合连接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变速箱;所述助力装置具有连接至有压储油装置的进油口以及无压储油装置的出油口,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向所述助力装置压油,所述助力装置在油压作用下动作,带动汽车启动飞轮动作,驱动车辆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收集车辆行驶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并将这些能量转化成为驱动车辆行驶的动力,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并具有节能、环保、耐用、使用技术成熟、兼容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力系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车辆上的助力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而自然界的能源并不能无限的使用,并且能源的过度开采以及使用,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所以对于如果节约能源是人类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能源,单就生活上来讲,目前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耗就是汽车,现代社会中,汽车是能源消费组成的重要部分,汽车最主要的就是石油的消耗,并且随着人们对车辆行驶速度、舒适程度以及车内环境等要求的提高,使汽车的排气量逐渐增大,这不仅更增加了汽油的消耗也同时污染了生态环境,比如现在城市温度的持续上升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更是投资不菲,而实际上如果能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也就间接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现在汽车制造商开始考虑汽车的节能问题,但是仅仅在部分排气量较大的车上才进行实施,并且采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与达到的效果相比不成正比,所以需要一种更为实用,成本低,便于所有规格的车辆使用的节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助力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能源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助力系统,包括向车辆启动马达提供动力的助力装置、设于汽车启动飞轮两侧的第一离合以及第二离合以及控制助力装置动作的助-->力控制单元,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启动飞轮连动,所述第一离合连接汽车发动机与启动飞轮,所述第二离合连接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变速箱;所述助力装置具有连接至有压储油装置的进油口以及无压储油装置的出油口,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向所述助力装置压油,所述助力装置在油压作用下动作,带动汽车启动飞轮动作,驱动车辆运动。本系统中,所述助力装置包括能量收集部分以及助力执行部分,其中所述能量收集部分为刹车能量收集部分和/或车辆减震能量收集部分和/或尾气能量收集部分和/或油体加压装置,所述能量收集部分将收集的能量转换为油压能量存储在有压储油装置中,由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将该能量提供给所述助力执行部分。本系统中,所述助力执行部分包括助力泵体以及助力油路,其中:所述助力泵体包括助力基壳以及设置在基壳上的所述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助力泵体的基壳内所述进油口端设置助力叶片,所述助力叶片在有压储油装置压出的油的作用下驱动所述助力叶片下设置的叶片驱动轮;所述助力泵体基壳内设置有档位机构,所述档位机构在助力电机带动下选择档位,所述助力泵体内的档位机构连接设置助力离合;所述助力油路包括第一油路,该第一油路的进油口连接于有压储油装置,第一油路的第一出油口与助力装置的进油口连接,第一油路的第二进油口与助力装置的出油口连接,第一油路的第二出油口与无压储油装置连接,且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多向阀门以及第二多向阀门。本系统中,所述档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助力电机连接的档位控制凸轮轴,所述档位控制凸轮轴上设置有档位选择齿轮,所述档位选择齿轮根据助力控制单元下发给助力电机的信息确定助力档位。本系统中,所述助力油路还包括在刹车状态启动的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通过第一多向阀门将第一出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接的第一有压油路以及-->通过第二多向阀门将第一进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接的第二有压油路,且在所述第二有压油路中还设有第一压力单向阀门。本系统中,所述助力油路还包括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为由第二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接的循环油路,其中该油路中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三阀门以及使油体由第二进油口流向第一出油口的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三阀门在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储满油时开启。本系统中,所述油体加压装置包括与所述有压储油装置连接的显示其油体压力的压力表以及外接电源接口,在接入外接电源时,助力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离合以及第二离合打开,车辆启动马达启动,并带动助力泵体动作,助力油路中的第一油路中的第一、第二多向阀动作,使无压储油装置中的油体由第二油路压入有压储油装置。本系统中,所述刹车能量收集部分为套设在车辆从动轮轮轴上的至少一个油泵刹车装置,所述从动轴内设置可控制凸轮轴;所述油泵刹车装置包括与有压储油装置连接的第三进油口、与无压储油装置连接的第三出油口、启动电机以及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三进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处设有拔片,所述拔片在拔片承载与齿轮的驱动下动作,所述拔片承载与齿轮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动;所述启动电机带动可控凸轮轴转动,所述可控制凸轮轴上的凸轮突起物的触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动作,将所述顶力使齿轮传动机构动作,并带动拔片承载与齿轮动作驱动拔片,使无压储油装置中的油通过所述油泵刹车装置压入有压储油装置中。本系统中,所述启动电机由助力控制单元控制启动,或根据设置在刹车杆上设置的传感器感测的刹车动作启动。本系统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被所述凸轮突起物所触动的从动受控齿轮、从动减速齿轮构成,所述从动受控齿轮与从动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从动减速齿轮与所述拨片承载与齿轮啮合动作。-->本系统中,所述油泵刹车装置的第三进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通过刹车油路与所述无压储油装置以及有压储油装置,所述刹车油路包括由无压储油装置压油至油泵刹车装置的第一油体通道、由油泵刹车装置压油至有压储油装置的第二油体通道,该两通道内设置有保证油体流向的单向阀,在所述第二油体通道内还设有调整油体流量的第一电子阀门。本系统中,所述刹车油路还包括第三油体通道,该第三油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三进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且该通道内设有第二电子阀门,其中所述第二电子阀门在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储满油时开启。本系统中,所述车辆减震能量收集部分为固定在车辆上的油缸减震装置,至少包括油缸减震机构、油路控制机构,其中:所述油缸减震机构中具有一活塞将油缸内分为储气和储油的两部分,储气部分通过气孔连接储气元件,储油部分设置第四进油口以及第四出油口;所述油路控制机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四进油口连接的第一进油通道以及与所述第四出油口连接的第一出油通道,所述第一出油通道连接所述有压储油装置,所述第一进油通道连接所述无压储油装置。本系统中,所述油缸减震机构分为由密封连接元件连接的上下两部分,油缸减震机构的上部分的顶部以及下部分的底部分别设有固定元件,油缸减震机构上部分壳体内设置伸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头伸入油缸减震机构的下部分且将该部分分成储气和储油的上下两部分。本系统中,所述油路控制机构的第一进油通道的进油端与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都设置有动力调节机构,该动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进油端的压力油封板;一端与所述压力油封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压座固定的压力弹簧;所述弹簧压座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马达。本系统中,所述油路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出油通道以及第一进油通道的U形第二出油通道,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进油口与第一出油通道的连-->通,且该进油口上设置有第三电子阀门,该第二出油通道还设有与阀门相对的压力油封,所述压力油封通过压力弹簧固定在油路控制结构的壳体上,其中所述第三电子阀门在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储满油时开启。本系统中,所述尾气能量收集部分安装在车辆排气管邻近进气口的位置,包括气油泵以及设在车辆排气管内的排气阀门,其中:所述气油泵包括连接所述无压储油装置的第五进油口、连接所述有压储油装置的第五出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向车辆启动马达提供动力的助力装置、设于汽车启动飞轮两侧的第一离合以及第二离合以及控制助力装置动作的助力控制单元,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启动飞轮连动,所述第一离合连接汽车发动机与启动飞轮,所述第二离合连接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变速箱;所述助力装置具有连接至有压储油装置的进油口以及无压储油装置的出油口,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向所述助力装置压油,所述助力装置在油压作用下动作,带动汽车启动飞轮动作,驱动车辆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向车辆启动马达提供动力的助力装置、设于汽车启动飞轮两侧的第一离合以及第二离合以及控制助力装置动作的助力控制单元,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启动飞轮连动,所述第一离合连接汽车发动机与启动飞轮,所述第二离合连接所述助力装置与汽车变速箱;所述助力装置具有连接至有压储油装置的进油口以及无压储油装置的出油口,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向所述助力装置压油,所述助力装置在油压作用下动作,带动汽车启动飞轮动作,驱动车辆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包括能量收集部分以及助力执行部分,其中所述能量收集部分为刹车能量收集部分和/或车辆减震能量收集部分和/或尾气能量收集部分和/或油体加压装置,所述能量收集部分将收集的能量转换为油压能量存储在有压储油装置中,由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将该能量提供给所述助力执行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执行部分包括助力泵体以及助力油路,其中:所述助力泵体包括助力基壳以及设置在基壳上的所述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助力泵体的基壳内所述进油口端设置助力叶片,所述助力叶片在有压储油装置压出的油的作用下驱动所述助力叶片下设置的叶片驱动轮;所述助力泵体基壳内设置有档位机构,所述档位机构在助力电机带动下选择档位,所述助力泵体内的档位机构连接设置助力离合;所述助力油路包括第一油路,该第一油路的进油口连接于有压储油装置,第一油路的第一出油口与助力装置的进油口连接,第一油路的第二进油口与助力装置的出油口连接,第一油路的第二出油口与无压储油装置连接,且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多向阀门以及第二多向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助力电机连接的档位控制凸轮轴,所述档位控制凸轮轴上设置有档位选择齿轮,所述档位选择齿轮根据助力控制单元下发给所述助力电机的信息确定助力档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油路还包括在刹车状态启动的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通过第一多向阀门将第一出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接的第一有压油路以及通过第二多向阀门将第一进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接的第二有压油路,且在所述第二有压油路中还设有第一压力单向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油路还包括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为由第二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接的循环油路,其中该油路中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三阀门以及使油体由第二进油口流向第一出油口的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三阀门在所述有压储油装置储满油时开启。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体加压装置包括与所述有压储油装置连接的显示其油体压力的压力表以及外接电源接口,在接入外接电源时,助力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离合以及第二离合打开,车辆启动马达启动,并带动助力泵体动作,助力油路中的第一油路中的第一、第二多向阀动作,使无压储油装置中的油体由第二油路压入有压储油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能量收集部分为套设在车辆从动轮轮轴上的至少一个油泵刹车装置,所述从动轴内设置可控制凸轮轴;所述油泵刹车装置包括与有压储油装置连接的第三进油口、与无压储油装置连接的第三出油口、启动电机以及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三进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处设有拔片,所述拔片在拔片承载与齿轮的驱动下动作,所述拔片承载与齿轮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动;所述启动电机带动可控凸轮轴转动,所述可控制凸轮轴上的凸轮突起物的触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动作,将所述顶力使齿轮传动机构动作,并带动拔片承载与齿轮动作驱动拔片,使无压储油装置中的油通过所述油泵刹车装置压入有-->压储油装置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机由助力控制单元控制启动,或根据设置在刹车杆上设置的传感器所感测的刹车动作启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被所述凸轮突起物所触动的从动受控齿轮、从动减速齿轮构成,所述从动受控齿轮与从动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从动减速齿轮与所述拨片承载与齿轮啮合动作。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刹车装置的第三进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通过刹车油路与所述无压储油装置以及有压储油装置,所述刹车油路包括由无压储油装置压油至油泵刹车装置的第一油体通道、由油泵刹车装置压油至有压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润邦安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