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中央组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50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成有凸出部(20)的中央组合板(2),凸出部(20)包括:上板(21),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布置在中央组合板的最上部;曲面板(22),与上板(21)的后部连接,以及,通过从连接部(24)开始进行弯曲,使曲面板(22)朝向车辆前侧;以及下板(23),与曲面板(22)连接,向前侧延伸并布置在上板(21)的车辆下侧。上板(21)和下板(23)形成为相应的壁厚(t1)和(t2)为均匀的厚度。使上板(21)的壁厚(t1)大于下板(23)的壁厚(t2)。曲面板(22)形成为,在曲面板(22)与上板21连接的部分(24)处,曲面板(22)的壁厚(t3)与上板(21)的壁厚(t1)相等,以及,从连接部(24)开始,随着更趋于接近下板(23),曲面板(22)的壁厚(t3)逐渐减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成车辆仪表板一部分的中央组合板。
技术介绍
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仪表板布置在车辆驾驶席和前乘员席的前侧,仪表板安装有树脂制成的中央组合板,该中央组合板上设置有各种仪表和开关。图9是示出中央组合板示例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中央组合板102设置有:容纳部111,用于容纳例如汽车导航系统或音频装置的显示屏;以及安装部112,用于安装空调器的操作旋钮。此外,中央组合板102在其上部形成有向车辆后侧凸出的凸出部120。凸出部120包括:上板121,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布置在中央组合板102的最上部;曲面板122,其与上板121的车辆后侧部分连接,并从曲面板122与上板连接的连接部124开始弯曲,从而朝向车辆前侧;以及,下板123,与曲面板连接,向车辆前侧延伸并布置在上板121的车辆下侧。凸出部120作为“凸檐”,用于阻挡车辆外部的光线朝凸出部下侧的显示屏等进行直射而降低显示屏的可视性,此外,还有助于改善中央组合板102的美观效果。另外,在车辆碰撞中乘员向车辆前侧倾倒时,要考虑到乘员头部容易与中央组合板102的凸出部120接触。所以,根据中央组合板102,这样设定凸出部120的壁厚,即使在车辆碰撞中乘员头部与凸出部120接触时,通过凸出部120变形而提供基本能吸收冲击的刚度。专利文献1:JP-A-2003-146111此外,近年来,为了实现车辆轻量化,期望中央组合板的壁厚尽可能薄,也包括上述凸出部要尽可能减薄。然而,如果简单地使凸出部(有可能与乘员接触)的壁厚均匀减薄,不仅会减低刚度,而且-->存在车辆碰撞中乘员头部与凸出部接触而使凸出部破裂的风险。此外,如果凸出部处因此产生破裂,涉及上述凸出部冲击吸收功能降低的不利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完成本专利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中央组合板,能在车辆碰撞中保持凸出部的冲击吸收功能,同时通过使壁厚尽可能薄来达到轻量化。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及其操作效果说明如下。构成本专利技术要点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树脂制成的中央组合板,安装于车辆仪表板的宽度方向中部,该中央组合板形成有凸出部,凸出部包括:上板,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布置在中央组合板的最上部;曲面板,与上板的车辆后侧部分连接,以及,通过从连接部弯曲使曲面板朝向车辆前侧;以及下板,与曲面板连接,向车辆前侧延伸,并布置在上板的车辆下侧,其中,上板和下板形成为相应的壁厚具有均匀厚度,上板的壁厚设定为大于下板的壁厚,在曲面板与上板连接的连接部处,曲面板的壁厚形成为与上板的壁厚相等,并且从连接部开始,随着更趋于接近下板,曲面板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据本结构,对于在车辆碰撞中与倒向前侧的乘员头部相接触可能性较高的上板而言,其壁厚设定成大于接触可能性较低的下板的壁厚。所以,即使通过减薄凸出部的壁厚实现中央组合板的轻量化,仍能保证上板的刚度,所以,当乘员的头部与上板接触时上板不会产生破裂,并能更适宜地吸收冲击力。此外,在这种方式的中央组合板结构中,凸出部壁厚局部之间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壁厚急剧改变的部分,在车辆碰撞中乘员头部与上板彼此接触的情况下,担心冲击力导致应力集中在该部分而使该部分发生破裂。此外,在中央组合板的凸出部出现破裂时,担心会减低凸出部的冲击吸收功能。考虑到这一方面,根据上述结构,在连接壁厚不同的上板和下板的曲面板中,不存在壁厚急剧改变的部分,所以,能够抑制上述应-->力集中的产生,并且能更适宜地避免由于出现破裂而减低凸出部冲击吸收功能的情况。此外,通过以这种方式设定曲面板的壁厚,曲面板中越接近下板的部分,也就是,在车辆碰撞中与乘员头部接触可能性越低的部分,壁厚设定得越薄,所以,能更适宜地实现中央组合板的轻量化,同时仍保持凸出部的冲击吸收功能。构成本专利技术要点的第二方面在于:在车辆中央组合板中,在上板与下板之间中部处,曲面板的壁厚形成为与下板的壁厚相等。如上所述,曲面板中越接近上板的部分,在车辆碰撞中与乘员头部接触的可能性越高。换而言之,曲面板中越接近下板的部分,在车辆碰撞中与乘员头部接触的可能性越低。所以,如所述结构中那样,对于曲面板中相对于中部位于上板侧的部分而言,越接近上板,该部分的壁厚越厚,对于曲面板中相对于中部位于下板侧的部分而言,通过使其壁厚与相对较薄的下板的壁厚相等,就能在车辆碰撞中以与乘员头部接触相适应的模式保证刚度,同时实现中央组合板的轻量化。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中央组合板,车辆碰撞时可以保持凸出部的冲击吸收功能,同时通过使壁厚尽可能薄而实现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央组合板的透视结构的轴测图,而图1(b)则是沿轴测图中B-B线的剖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凸出部壁厚分布的曲线;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车辆中央组合板外力作用下的剖视图;图5是局部剖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车辆中央组合板的改进例的局部截面结构;图6是示出改进例中凸出部壁厚分布的曲线;图7是局部剖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车辆中央组合板的另一改进例的局部截面结构;图8是示出另一改进例的凸出部壁厚分布的曲线;以及-->图9是示出现有技术中央组合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中央组合板(下文简称为中央组合板)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中央组合板的材料,采用冲击吸收性能极佳的树脂材料。具体而言,作为材料的物理特性,适宜的是,在23℃下弯曲弹性模量为2500MPa至3300MPa,在23℃下悬臂梁式冲击试验的测量值为200J/m至260J/m,以及,熔体质量流率(MFR)为30g/10min至60g/10min(优选为40g/10min至50g/10min)。作为用于实现上述材料物理特性的材料,适宜的是:由例如嵌段聚丙烯(block PP)作为主要成分,并添加一定重量百分比的橡胶(SEBS、EP、EBM)和滑石。配合料的示例及其配合比分别示于表1和表2中。这里,作为滑石,采用平均粒度4μm至5μm的混合滑石,其中混合有粒度1μm滑石和粒度4μm至5μm滑石。表1 配合料  配合比(重量%) 嵌段聚丙烯(MFR100)  44~67 SEBS EP EBM   5~20 滑石(平均粒度:4~5μm)  28~36表2  配合料  配合比(重量%)  嵌段聚丙烯(MFR100)  39~62  均聚丙烯(Homo PP)  5~15  SEBS  EP  EBM   5~20  滑石(平均粒度:4~5μm)  28~36-->图1(a)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央组合板的透视结构的轴测图,而图1(b)则是沿轴测图中B-B线的剖视图。此外,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如图1(a)所示,中央组合板2形成有:容纳部11,用于容纳汽车导航系统的显示屏;以及安装部12A和12B,用于安装空调器等的操作旋钮。此外,如图2所示,中央组合板2在其上部形成有朝车辆后方凸出的凸出部20。凸出部20包括:上板21,朝车辆后方延伸,并布置在中央组合板2的最上部;曲面板22,与上板21的车辆后部连接,并从曲面板22与上板21连接的部分(连接部)24开始弯曲而朝向车辆前方;以及下板23,与曲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中央组合板,该车辆中央组合板由树脂制成,并安装于车辆仪表板的中央部分,所述车辆中央组合板包括: 凸出部,包括: 上板,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布置在所述中央组合板的最上部, 曲面板,与所述上板的车辆后侧部分连接,以及,通过从连接部弯曲使所述曲面板朝向车辆前侧,以及 下板,与所述曲面板连接,向车辆前侧延伸,并布置在所述上板的车辆下侧; 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形成为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壁厚分别形成为均匀的厚度; 所述上板的壁厚设定为大于所述下板的壁厚;以及 在所述曲面板与所述上板连接的连接部处,所述曲面板的壁厚形成为与所述上板的壁厚相等;以及,所述曲面板的壁厚形成为从所述连接部开始,随着更趋于接近所述下板,所述壁厚逐渐变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7-10 2007-1809421.一种车辆中央组合板,该车辆中央组合板由树脂制成,并安装于车辆仪表板的中央部分,所述车辆中央组合板包括:凸出部,包括:上板,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布置在所述中央组合板的最上部,曲面板,与所述上板的车辆后侧部分连接,以及,通过从连接部弯曲使所述曲面板朝向车辆前侧,以及下板,与所述曲面板连接,向车辆前侧延伸,并布置在所述上板的车辆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贵彦富田真伸薮谷茂末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