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675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及汽车。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包括:变速箱悬置底板,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一端的第一部分向一侧进行弯折,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形成一封闭结构;与所述封闭结构通过硫化连接的橡胶,所述橡胶与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所呈倾斜角度为45度;与所述橡胶通过硫化连接的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呈一预设角度。上述方案,通过橡胶分别与设置有封闭结构的变速箱悬置底板和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连接,此种封闭结构设置,增强了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承受强度,有效的避免了变速箱悬置底板的变形甚至疲劳而断裂的现象,增强了变速箱悬置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及汽车。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包括:变速箱悬置底板,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一端的第一部分向一侧进行弯折,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形成一封闭结构;与所述封闭结构通过硫化连接的橡胶,所述橡胶与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所呈倾斜角度为45度;与所述橡胶通过硫化连接的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呈一预设角度。上述方案,通过橡胶分别与设置有封闭结构的变速箱悬置底板和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连接,此种封闭结构设置,增强了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承受强度,有效的避免了变速箱悬置底板的变形甚至疲劳而断裂的现象,增强了变速箱悬置的耐用性。【专利说明】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使用日益普及。同时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及整车的噪音与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变速箱(也可以成为变速器)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为了变速箱的正常运转,减小道路不平对变速箱的冲击,通常采取变速箱悬置装置来安装变速箱。 现有的变速箱悬置一般采用V型结构设计,即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与变速箱底板均向上翻起呈一角度,使得位于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与变速箱底板之间的橡胶呈一定角度布置,通过调整两侧橡胶倾角可以对刚度进行优化,同时此种结构可以保证变速箱除控制动力总成俯仰方向摆动,也可有效控制整车Y向振动,将动力总成运动控制在整车要求范围内,避免运动干扰。但是,目前的变速箱悬置底板的翻折设置方式使得变速箱悬置底板因承受强度有限,而易导致变速箱悬置底板变形甚至因疲劳而断裂,既而影响了变速箱悬置的正常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变速箱悬置底板的翻折设置方式使得变速箱悬置底板因承受强度有限,而易导致变速箱悬置底板变形甚至因疲劳而断裂,既而影响了变速箱悬置的正常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及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包括: 变速箱悬置底板,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一端的第一部分向一侧进行弯折,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形成一封闭结构; 与所述封闭结构通过硫化连接的橡胶,所述橡胶与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所呈倾斜角度为45度; 与所述橡胶通过硫化连接的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呈一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结构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远离变速箱悬置底板第二部分的内角为25度。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呈对称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厚度为4毫米。 所述汽车,包括:变速箱总成和变速箱托梁,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变速箱悬置总成,其中所述变速箱总成与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连接,所述变速箱托梁与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橡胶分别与设置有封闭结构的变速箱悬置底板和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连接,此种封闭结构设置,增强了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承受强度,有效的避免了变速箱悬置底板的变形甚至疲劳而断裂的现象,增强了变速箱悬置总成的耐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的使用环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变速箱悬置底板的翻折设置方式使得变速箱悬置底板因承受强度有限,而易导致变速箱悬置底板变形甚至因疲劳而断裂,既而影响了变速箱悬置的正常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如图1所示,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10,包括: 变速箱悬置底板11,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11 一端的第一部分向一侧进行弯折,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形成一封闭结构; 与所述封闭结构通过硫化连接的橡胶12,所述橡胶12与变速箱悬置底板11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即图1中所示的与封闭结构连接的处于水平设置的部分)所呈倾斜角度为45度; 与所述橡胶12通过硫化连接的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13,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13呈一预设角度。 应当说明的是,设置有封闭结构的变速箱悬置底板,同时将硫化固定的橡胶预设为特定角度,此种设置方式,增强了变速箱悬置底板承受强度,延长了变速箱悬置总成的使用寿命。 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封闭结构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远离变速箱悬置底板11第二部分的内角为25度,而所述封闭结构中与橡胶贴合的一条边与水平设置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所成的角度为45度。 应当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变速箱悬置底板11的强度,其厚度应至少大于或等于4毫米(_),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将变速箱悬置底板11的厚度设置为4_。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10的左右两侧均包含通过变速箱悬置底板11弯折形成的封闭结构、橡胶垫12以及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13,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10在所成V型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4,所述封闭结构、橡胶垫12以及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13在第一连接部1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应当说明的是,以对称方式设置的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10使其能有均匀的受力,延长了变速箱悬置总成10的寿命,而且此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变速箱总成20和变速箱托梁30,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变速箱悬置总成10,其中所述变速箱总成10与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13连接,所述变速箱托梁30与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11连接,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10分别通过螺栓实现与所述变速箱总成20以及变速箱托梁30的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设置有左右对称结构的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的汽车,通过左右橡胶对变速箱总成起到支撑作用,且有效的控制了动力总成的位移量,满足了整车对动力总成运动边界的要求,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箱悬置底板,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一端的第一部分向一侧进行弯折,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形成一封闭结构; 与所述封闭结构通过硫化连接的橡胶,所述橡胶与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所呈倾斜角度为45度; 与所述橡胶通过硫化连接的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呈一预设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远离变速箱悬置底板第二部分的内角为2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悬置总成呈对称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厚度为4毫米。5.一种汽车,包括:变速箱总成和变速箱托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悬置总成,其中所述变速箱总成与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连接,所述变速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悬置底板,所述变速箱悬置底板一端的第一部分向一侧进行弯折,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形成一封闭结构;与所述封闭结构通过硫化连接的橡胶,所述橡胶与变速箱悬置底板的未弯折的第二部分所呈倾斜角度为45度;与所述橡胶通过硫化连接的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所述变速箱悬置上限位板呈一预设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绩李睿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