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652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竖直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下旋转凹滚模,所述下旋转凹滚模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夹紧油缸,所述夹紧油缸与移动夹紧半凹模连接,所述移动夹紧半凹模与下旋转凹滚模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夹角处设有倾斜的第三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分别设有可直线移动的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支撑架连接,所述移动支撑架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轮辋三次滚压成型工序集成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竖直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下旋转凹滚模,所述下旋转凹滚模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夹紧油缸,所述夹紧油缸与移动夹紧半凹模连接,所述移动夹紧半凹模与下旋转凹滚模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夹角处设有倾斜的第三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分别设有可直线移动的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支撑架连接,所述移动支撑架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油缸连接。本技术将轮辋三次滚压成型工序集成在一台设备上完成。【专利说明】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辋滚型机对于型钢材料较厚的轮辋,如果通过一次滚压成型,由于滚压压力较大,冲压过程中由于产生的剪切力过大,往往使轮辋表面出现毛刺等缺陷,造成产品的精度低的问题,因此想到将轮辋的一次滚压成型分成三次进行,但是现有的轮辋三次滚压成型设备一般结构复杂,将三道滚压分别置于不同的三台设备上进行,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转接也较为繁琐,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竖直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下旋转凹滚模,所述下旋转凹滚模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夹紧油缸,所述夹紧油缸与移动夹紧半凹模连接,所述移动夹紧半凹模与下旋转凹滚模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夹角处设有倾斜的第三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分别设有可直线移动的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支撑架连接,所述移动支撑架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油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外表面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第一段、分别设置在第一段两侧的第二段和分别设置在第二段两侧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凸出于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凸出于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二段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三段为平面并朝第一上压紧凸滚模轴向中心线方向倾斜。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上压紧凸滚模外表面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第一段、分别设置在第一段两侧的第二段和分别设置在第二段两侧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凸出于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凸出于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中间为与第二上压紧凸滚模轴向中心线方向平行的平面,两端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二段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三段是与第二上压紧凸滚模轴向中心线方向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三段与第二段之间圆弧过渡。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三上压紧凸滚模外表面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第一段、分别设置在第一段两侧的第二段和分别设置在第二段两侧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凸出于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凸出于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中间为与第三上压紧凸滚模轴向中心线方向平行的平面,两端为倾斜平面,所述平面与倾斜平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第二段为倾斜的平面;所述第三段是朝第三上压紧凸滚模轴向中心线方向凹陷的凹面,所述第三段与第二段之间圆弧过渡。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移动油缸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顶端的顶梁上,所述移动油缸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铰接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移动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三支柱之间、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辅助支撑板。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三支柱设置在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下旋转凹滚模连接。 本技术结构简单,将轮辋三次滚压成型工序集成在一台设备上完成,且相互不干涉,比现有的加热生产工艺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上压紧凸滚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上压紧凸滚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第三上压紧凸滚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01、设置在底座101上竖直的第一支柱102,所述第一支柱102上设有下旋转凹滚模302,所述下旋转凹滚模302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02与下旋转凹滚模302的辊轴301连接,所述第一支柱102上设有夹紧油缸303,所述夹紧油缸303与移动夹紧半凹模304连接,所述移动夹紧半凹模304与下旋转凹滚模302同轴设置,所述底座101上还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柱103,所述第一支柱102与第二支柱103夹角处设有倾斜的第三支柱104,所述第三支柱104设置在第一支柱102与第二支柱103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第一支柱102与第三支柱104之间、第二支柱103与第三支柱104之间分别连接有辅助支撑板105,所述第一支柱102、第二支柱103和第三支柱104上分别设有可直线移动的第一上压紧凸滚模501、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701,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501、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701的辊轴505、605、705两端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支撑架401连接,所述移动支撑架401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油缸402连接,所述移动油缸402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柱102、第二支柱103和第三支柱104顶端的顶梁106上,所述移动油缸402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403铰接连接,所述连接块403与移动支撑架401连接。 上述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501外表面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第一段502、分别设置在第一段502两侧的第二段503和分别设置在第二段503两侧的第三段504,所述第一段502凸出于第二段503,所述第二段503凸出于第三段504 ;所述第一段502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二段503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三段504为平面并朝第一上压紧凸滚模501轴向中心线方向倾斜。 上述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外表面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第一段602、分别设置在第一段602两侧的第二段603和分别设置在第二段603两侧的第三段604,所述第一段602凸出于第二段603,所述第二段603凸出于第三段604 ;所述第一段601中间为与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轴向中心线方向平行的平面,两端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二段603为圆弧形凸面;所述第三段604是与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轴向中心线方向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三段604与第二段603之间圆弧过渡。 上述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上压紧凸滚模701外表面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第一段702、分别设置在第一段702两侧的第二段703和分别设置在第二段703两侧的第三段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头车轮轮辋滚型机,包括底座(101)、设置在底座(101)上竖直的第一支柱(102),所述第一支柱(102)上设有下旋转凹滚模(302),所述下旋转凹滚模(302)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柱(102)上设有夹紧油缸(303),所述夹紧油缸(303)与移动夹紧半凹模(304)连接,所述移动夹紧半凹模(304)与下旋转凹滚模(302)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还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柱(103),所述第一支柱(102)与第二支柱(103)夹角处设有倾斜的第三支柱(104),所述第一支柱(102)、第二支柱(103)和第三支柱(104)上分别设有可直线移动的第一上压紧凸滚模(501)、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701),所述第一上压紧凸滚模(501)、第二上压紧凸滚模(601)和第三上压紧凸滚模(701)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支撑架(401)连接,所述移动支撑架(401)分别与各自的移动油缸(40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念慈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特鑫机床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