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新建专利>正文

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790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顶出筒、顶出平衡件、复位弹簧,其中,模柄、上模板、凸模依次固定,凹模和下模板固定,凹模上开设有用于滑动安装顶出筒的圆柱形容纳腔,顶出筒的下方设置有圆形的开口,顶出筒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顶出冲压件的第一顶针,第一顶针伸入开设在凹模上的顶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面结构的顶出动力件上端面与球形的顶出平衡件接触,球形的顶出平衡件与顶出筒的圆形开口接触,顶出筒的圆形开口上可以受到均匀向上的顶出力,从而可以使得,顶出机构顶出金属制品的时候力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顶出筒、顶出平衡件、复位弹簧,其中,模柄、上模板、凸模依次固定,凹模和下模板固定,凹模上开设有用于滑动安装顶出筒的圆柱形容纳腔,顶出筒的下方设置有圆形的开口,顶出筒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顶出冲压件的第一顶针,第一顶针伸入开设在凹模上的顶出孔。本技术通过平面结构的顶出动力件上端面与球形的顶出平衡件接触,球形的顶出平衡件与顶出筒的圆形开口接触,顶出筒的圆形开口上可以受到均匀向上的顶出力,从而可以使得,顶出机构顶出金属制品的时候力度均匀。【专利说明】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冲压工艺进行金属制品连续加工过程中,绝大多数是采用手工上下料,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因此设计可以自动送料的送料机构是模具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自动送料、下料的顶出的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模具以及设置冲压模具两侧的送料机构,冲压模具包括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以及送料机构,其中,模柄、上模板、凸模依次固定,凹模和下模板固定,送料机构包括机架、基板、升降气缸、上送料架、上送料辊轴、上送料皮带、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下送料架、下送料辊轴、下送料皮带,上送料辊轴转动安装在上送料架上,上送料皮带围绕在上送料辊轴上,下送料辊轴转动安装在下送料架上,下送料架上固定在机架上,下送料皮带围绕在下送料辊轴上,下送料辊轴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上送料架的两端,第一连接杆的上端、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基板的两端,第二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模块和第二弹性模块,第一弹性模块和第二弹性模块均包括一个呈三角形的内管、一个呈三角形的外管以及三个弹性橡胶柱,内管插入外管内,内管的三个角分别对着外管的三个内壁面,三个弹性橡胶柱分别置于外管的三个内角处,每根弹性橡胶柱固定在外管的两个内壁面以及内管的一个外壁面之间,第一弹性模块的外管固定在基板上,第一弹性模块的内管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第二弹性模块的外管固定在上送料架上,第二弹性模块的内管与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基板通过导柱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两端分别连接基板和机架。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带钢依次经过冲压模具一侧的送料机构、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另一侧的送料机构, 当带钢依经过送料机构时,升降气缸驱动基板下降,带钢被夹持在上送料皮带和下送料皮带之间,从而被下送料皮带向前输送,此时带钢的传输速度与上送料皮带的运转速度相同,其中,第一弹性模块、第二弹性模块中的内管和外管在相对转动过程中,被挤压的弹性橡胶柱可以产生扭矩,从而实现了内管和外管在相对弹性转动,从而使得,在升降气缸向下压基板的时候,可以产生压紧带钢的弹性压力,保证传送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送料架上安装有用于监控上送料辊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连接电机的控制电路。采用这种结构,在上送料皮带提供向下的压紧力不足时,提供带钢向前的摩擦力不足,就会导致带钢相对下送料皮带滑动,从而使得上送料皮带与下送料皮带产生速度差,上送料皮带的运转速度可由角度传感器经控制芯片计算得到,下送料皮带的运转速度可由电机的控制电路得到,由此可得到两者的差值,在出现速度差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上送料皮带提供向下的压紧力不足,从而可以控制升降气缸驱动基板下降,从而提高带动带钢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带钢进料速度的矫正。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送料机构可实现自动地输送带钢,并将冲压完成的带钢带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避免了手动操作的危险,而且送料机构可以提供压紧带钢的弹性压力,保证传送的流畅性,保证了加工精度,通过角度传感器、控制芯片可以实现带钢进料速度的自动矫正,从而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弹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2,本实施例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以及设置冲压模具两侧的送料机构,冲压模具包括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柄11、上模板12、凸模13、凹模 14、下模板15以及送料机构,其中,模柄11、上模板12、凸模13依次固定,凹模14和下模板15固定,送料机构包括机架21、基板22、升降气缸231、上送料架232、上送料辊轴233、上送料皮带234、第一连接杆241、第二连接杆242、第三连接杆243、下送料架251、下送料辊轴252、下送料皮带253,上送料辊轴233转动安装在上送料架232上,上送料皮带234围绕在上送料辊轴233上,下送料辊轴252转动安装在下送料架251上,下送料架251上固定在机架21上,下送料皮带253围绕在下送料辊轴252上,下送料辊轴252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第一连接杆241的下端、第三连接杆243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上送料架232的两端,第一连接杆241的上端、第三连接杆243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基板22的两端,第二连接杆24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模块211和第二弹性模块212,第一弹性模块211和第二弹性模块212均包括一个呈三角形的内管2111、一个呈三角形的外管2112以及三个弹性橡胶柱2113,内管2111插入外管2112内,内管2111的三个角分别对着外管2112的三个内壁面,三个弹性橡胶柱2113分别置于外管2112的三个内角处,每根弹性橡胶柱2113固定在外管2112的两个内壁面以及内管2111的一个外壁面之间,第一弹性模块211的外管2112固定在基板22上,第一弹性模块211的内管2111与第二连接杆242的上端固定,第二弹性模块212的外管2112固定在上送料架232上,第二弹性模块212的内管2111与第二连接杆242的下端固定,基板22通过导柱滑动安装在机架21上,升降气缸231的两端分别连接基板22和机架21。 上送料架232上安装有用于监控上送料辊轴233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连接电机的控制电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模具以及设置冲压模具两侧的送料机构,冲压模具包括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以及送料机构,其中,模柄、上模板、凸模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送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模具以及设置冲压模具两侧的送料机构,冲压模具包括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以及送料机构,其中,模柄、上模板、凸模依次固定,凹模和下模板固定,送料机构包括机架、基板、升降气缸、上送料架、上送料辊轴、上送料皮带、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下送料架、下送料辊轴、下送料皮带,上送料辊轴转动安装在上送料架上,上送料皮带围绕在上送料辊轴上,下送料辊轴转动安装在下送料架上,下送料架上固定在机架上,下送料皮带围绕在下送料辊轴上,下送料辊轴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上送料架的两端,第一连接杆的上端、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基板的两端,第二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模块和第二弹性模块,第一弹性模块和第二弹性模块均包括一个呈三角形的内管、一个呈三角形的外管以及三个弹性橡胶柱,内管插入外管内,内管的三个角分别对着外管的三个内壁面,三个弹性橡胶柱分别置于外管的三个内角处,每根弹性橡胶柱固定在外管的两个内壁面以及内管的一个外壁面之间,第一弹性模块的外管固定在基板上,第一弹性模块的内管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第二弹性模块的外管固定在上送料架上,第二弹性模块的内管与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基板通过导柱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两端分别连接基板和机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建牛莉王甫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建牛莉王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