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绍成专利>正文

车辆组合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649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将车辆上四个单独作用的流体(液体或气体)为介质的减震器按对角位置通过电磁阀组合成两组,构成一个减震系统。该系统能按照车辆上有关传感器测得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的工况或车辆电控系统发出的有关指令改变工作状态,整体有效地减缓车辆在行驶中的各种震动,以达到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组合减震系统>
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涉及汽车等各种车辆的减震装置,用以 提高车辆减震、安全性能和改善乘员舒适性。属机械设计领域。 .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车辆上的减震器是车辆行驶中减震和安全的必备装置,常见 的有弹簧、液体和气体等多种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汽车技术 的日新月异,用于汽车上的各种新型减震装置不断问世,结构上有悬挂或非 悬挂式的,介质有液体或气体的等。它们通常有四个,分别安置在各自车轮 的上方,它们各自独立地承受车辆行驶中在该方位上的震动并发挥减震缓冲 功能。近年在高档车辆中出现的电子控制式主动液压(空气)悬架,虽然它通 过计算机将减震器组合为系统,并大大地改善了车辆的减震性能。但需设置 独立的液压动力或气压源,不仅系统较复杂,造价高昂使近期难以普及,而 且要多耗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设计思路,将目前 车辆上四个单独作用的流体(液体或气体)为介质的减震器组合成两组,构成 一个减震系统,整体有效地减缓车辆在行驶中的各种震动,以达到提高车辆 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耒实现的车辆四角上安置的四个减震 器分别命名为右前(RF)、左前(LF)、右后(RB)和左后(LB),把处于对角线方 位上的两个减震器分别组合成两组(RF和LB为一组;LF和RB为另一组), 通过两个二位四通电磁阀(1DT和2DT)把同组的两个减震器缸体的上下腔连 接起耒,当1DT、 2DT不带电时,本组两个减震器缸体的上腔和下腔分别互 通(即并行相通);当1DT、 2DT带电时,本组两个减震器因电磁阀换向而变 为缸体上、下腔交叉互通,从而使该组减震器组合后具有两种工作状态。1DT 和2DT通电与否,取决于车辆上有关传感器测得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的工况 或车辆电控系统发出的有关指令。该系统的减震过程是,当直线行驶的车辆因路面不平引起震动时,此时 1DT和2DT均不通电,各组减震器中的两个减震器的缸体上下腔借助电磁阀 并行相通,若右前轮突遇路面凸起,RF减震器油缸体上抬,车体右前部因惯 性滞后上抬,减震器缸体下腔油压升高,此时该腔的油除通过该减震器内部 通道反复阻尼进行能量转换以实现减震功能外,还通过2DT电磁阀分流通到 对角上的LB减震器的缸体下腔,在降低车体上升趋势和RF减震器下腔压力 的同时又使LB减震器下腔压力升高,加大车体左后部的抗降能力。这样, 组合后的RF和LB两个减震器综合作用是使车体右前方上升幅度减小,并减 小车体左后方的下降幅度;当右前轮突遇路面凹坑,该处车体因惯性滞后下 沉,RF减震器缸体下移,缸体上腔压力升高,此时该腔的油除通过该减震器 内部通道反复阻尼进行能量转换以实现减震功能外,还通过2DT电磁阀分流通到对角上的LB减震器的缸体上腔,在降低车体下降趋势和RF减震器上腔 压力的同时又使LB减震器上腔压力升高,加大车体左后部的抗升能力。这 样,组合后的RF和LB两个减震器综合作用是使车体右前方下沉幅度减小, 并减小车体左后方的上升幅度。显然,在这两种路况下,组合后的减震器在 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突遇路面不平时保持车体平稳。同理,四个减震器分别 或部分同时遇到上述路况时,均可相应发挥系统的组合功能,减小因路面不 平而引起的车体颠簸的振幅。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或因加速(或制动)所引起的惯性力,造成车体左右摇晃或前倾后仰的震动时,此时震动是由上部车体质量的惯性所引起的,它 与下部路面不平的震源是不同的,这可利用方向盘的转角位置和车辆加速度 的传感器加以识别并区分之,此外,该种震动的特点是同侧不同组的减震器 几乎同时受到耒自上部车体的相类似的作用力,在有关传感器的指令下,此 时1DT、 2DT通电,两组减震器的缸体上下腔分别交叉相通。同侧不同组的 减震器的动作,则会引起另一侧相应减震器的动作。例如,当车辆左转弯时, 右侧两个减震器因离心力而受车体侧倾之压力,该侧减震器活塞下移而使下 腔油压升高,该处压力油通过换向后的交叉油路通到左侧同组减震器的上 腔,使车体左侧有下降的趋势,显然,这将减少车辆右倾的幅度。同理,车 辆因加速或制动时,前侧和后侧四个减震器的组合也能发挥组合系统的减震 功能,以减小车辆前倾或后仰的幅度。综上所述,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 系统,能减小因下部路况和上部惯性力所引起的车体的各类震动的振幅,有 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乘员的舒适性。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地发挥组 合减震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适用不同介质(液 体或气体)的减震器,可用于简单的车控系统,也可与电控主动悬架匹配, 适用性较广。四、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上RF、 LF、 RB和 LB是分别位于车辆四角的减震器,其中的单向阀和节流阀是液压减震器内的 原有器件,以对流体反复地阻尼实现减震,将震动能量转换成流体的热能。五、 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1,以最常用液压减震器为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 明车辆四角上安置的四个减震器分别命名为右前(RF)、左前(LF)、右后(RB) 和左后(LB),把处于对角线方位上的两个减震器分别组合成两组(RF和LB 为一组;LF和RB为另一组),通过两个二位四通电磁阀(1DT和2DT)把同组 的两个减震器缸体的上下腔连接起耒,当1DT、 2DT不带电时,本组两个减 震器缸体的上腔和下腔分别互通(即并行相通);当1DT、 2DT带电时,本组 两个减震器因电磁阀换向而变为缸体上、下腔交叉互通,从而使该组减震器 组合后具有两种工作状态。1DT和2DT通电与否,取决于车辆上有关传感器测得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的工况或车辆电控系统发出的有关指令。车辆车体内的乘员的身体重心与固定在车体内的座椅是相对可变的,在车辆转弯或加、减速时,乘员仍会发生左摇右晃或前倾后仰的不适感。为进 一步改善乘员的舒适性,在抗晃自稳式椅座的专利中(专利号 200410089149. 8)己提出了可实施的技术方案。这两个技术方案联合实施, 将能更好地解决车辆车体的震动和提高乘员的舒适性。操纵1DT和2DT的指令,可由车辆行驶中的有关传感器测得的路面状况、 车辆行驶的工况耒发出,也可取自车辆电控系统(如ESP或电控总线)的有关 指令,使本组合减震系统更好地发挥整体减震功能。必须指出的是,由单个减震器组合的系统,应在测试组合系统示功图的 基础上,对其中每个减震器的结构设计参数作相应的改变,才能在保证车辆 的组合减震系统在各种震动工况下获得满意的减震效果。权利要求1、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其特征是将车辆上四角安置的四个单独作用的以流体为介质的减震器,把处于对角线方位上的两个减震器分别组合成两组,右前和左后为一组;左前和右后为另一组,通过两个二位四通电磁阀把同组的两个减震器的油缸的上下腔分别连接起耒,构成一个减震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车辆组合减震系统,将车辆上四个单独作用的流体(液体或气体)为介质的减震器按对角位置通过电磁阀组合成两组,构成一个减震系统。该系统能按照车辆上有关传感器测得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的工况或车辆电控系统发出的有关指令改变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车辆组合减震系统,其特征是将车辆上四角安置的四个单独作用的以流体为介质的减震器,把处于对角线方位上的两个减震器分别组合成两组,右前和左后为一组;左前和右后为另一组,通过两个二位四通电磁阀把同组的两个减震器的油缸的上下腔分别连接起耒,构成一个减震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绍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绍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