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家祥专利>正文

弯路可不减速的安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51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小型家用轿车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弯路不减速的轿车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体、车轮、后桥箱,其结构要点是车体上设置有齿轮箱、后桥箱,齿轮箱、后桥箱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弹簧平衡机构、翼架,弹簧平衡机构上端、下端分别同车架、翼架相连,翼架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立边固定于轮轴上,发动机同后桥箱的输入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弯路不减速行驶、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涉及小型家用轿车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弯路不减速的轿车结构。目前所有的汽车在弯路行驶时,都是采取减速缓行的办法,这样在减速、再加速的过程中浪费能源,而且也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经济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在弯路上不减速的安全汽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车体、车轮、后桥箱,其结构要点是车体上设置有齿轮箱、后桥箱,齿轮箱、后桥箱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弹簧平衡机构、翼架,弹簧平衡机构上端、下端分别同车架、翼架相连,翼架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立边固定干轮轴上,发动机同后桥箱的输入轮相连。本技术的主要优点1.在弯路不减速的安全行车由于本技术设置有弹簧平衡机构、翼架、齿轮箱,就可使在转弯时,车体自动呈内倾斜状态、产生向心力,保持车体的平衡,就可在弯路行驶不减速;2、结构简单本技术主要是在车体的前后部份均设置弹簧平衡机构、翼架、齿轮箱,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推广普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弹簧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翼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车体9、车轮1、后桥箱5,车体9上设置有齿轮箱6、后桥箱5,齿轮箱6、后桥箱5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弹簧平衡机构7、翼架3,弹簧平衡机构7上端、下端分别同车架8、翼架3相连,翼架3为平行四边形20,平行四边形20的立边固定于轮轴2上,发动机同后桥箱5的输入轮4相连。弹簧平衡机构7包括机体10、机体10由上下可相互串动的上壳体11、下壳体19组成,上壳体11内的定轮12通过凸轮13同动轮14相接触,可上下串动的凸轮13轴上可轴向串动的扇齿轮18同上壳体11上的锥齿轮16相接触,上壳体11、下壳体19的动轮14之间为弹簧15。齿轮箱6包括箱体22、箱体22的中间及两侧分别设置的空套于输出轴33、输入轴30,输出轴29的齿轮32、齿轮35、齿轮27及其结合子34、结合子36、结合子28,可分别触及输出齿轮32、输入齿轮35的输出齿轮27的离合器31是由可沿轴向移动的箱体22上的横向槽25、纵向槽24所控制,纵向槽24固定于箱体22的轴21上的换向器23上。使用时,将横向槽25内的离合器31的横向杆26同汽车的方向盘相连接;齿轮箱6的输入轴37与后桥箱5的输出轴38相连,齿轮箱6的输出轴33、输出轴29分别与弹簧平衡机构7的锥齿轮16、锥齿轮16相连接。下面叙述本技术的一次动作过程当本技术汽车左转弯时首先搬动换向器23使离合器31向左移动、触及输出齿轮32,然后方向盘向左转、带动横向杆26向左,使结合子34同输出齿轮32相连接,输出齿轮32的输出轴33通锥齿轮16、凸轮13使定轮12、动轮14分别运动,也就是使上管体11、下壳体19分别向外运动、产生一侧的车体9升起,复原时,换向器23不动,横向杆26向左移动,离合器31同输出齿轮32相接触,使输出轴33反向转动,通过锥齿轮16、凸轮13反向转动,带动定轮12、动轮14恢复原位,使本车体9恢复正常行使状态。本技术向右转弯时,首先搬换向器23,使离合器31向右移动、触及输出齿轮27,其余重复上述动作即可。权利要求1.弯路可不减速的安全汽车包括车体(9)、车轮(1)、后桥箱(5),其特征在于车体(9)上设置有齿轮箱(6)、后桥箱(5),齿轮箱(6)、后桥箱(5)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弹簧平衡机构(7)、翼架(3)、弹簧平衡机构(7)上端、下端分别同车架(8)、翼架(3)相连、翼架(3)为平行四边形(20),平行四边形(20)的立边固定于轮轴(2)上、发动机同后桥箱(5)的输入轮(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路可不减速的安全汽车,其特征在于弹簧平衡机构(7)包括机体(10),机体(10)由上下可相互串动的上壳体(11)、下壳体(19)组成,上壳体(11)内的定轮(12)通过凸轮(13)同动轮(14)相接触,可上下串动的凸轮(13)轴上的可轴向串动的扇齿轮(18)同上壳体(11)上的锥齿轮(16)相接触,上壳体(11)、下壳体(19)的动轮(14)之间为弹簧(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路可不减速的安全汽车,其特征在于齿轮箱(6)包括箱体(22)、箱体(22)的中间及两侧分别设置的空套于输出轴(33)、输入轴(30),输出轴(29)的齿轮(32)、齿轮(35)、齿轮(27)及其结合子(34)、结合子(36)、结合子(28)、可分别触及输出齿轮(32)、输入齿轮(35)的输出齿轮(27)上的离合器(31)是由可沿轴向移动的箱体(22)上的横向槽(25)、纵向槽(24)所控制、纵向槽(24)固定于箱体(22)的轴(21)上的换向器(2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小型家用轿车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弯路不减速的轿车结构。本技术包括车体、车轮、后桥箱,其结构要点是车体上设置有齿轮箱、后桥箱,齿轮箱、后桥箱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弹簧平衡机构、翼架,弹簧平衡机构上端、下端分别同车架、翼架相连,翼架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立边固定于轮轴上,发动机同后桥箱的输入轮相连。本技术可在弯路不减速行驶、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等特点。文档编号B60G21/00GK2341826SQ98238820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家祥 申请人:陈家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弯路可不减速的安全汽车包括车体(9)、车轮(1)、后桥箱(5),其特征在于车体(9)上设置有齿轮箱(6)、后桥箱(5),齿轮箱(6)、后桥箱(5)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弹簧平衡机构(7)、翼架(3),弹簧平衡机构(7)上端、下端分别同车架(8)、翼架(3)相连,翼架(3)为平行四边形(20),平行四边形(20)的立边固定于轮轴(2)上,发动机同后桥箱(5)的输入轮(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