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40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其主要包括讯号源、处理单元以及致动器,处理单元由讯号源所得的状态信息做判断,并控制致动器改变阻尼力;其包括节气门讯号源、刹车讯号源、车速讯号源、X轴加速讯号源,提供处理单元做前潜后蹲感测判断与控制,其X轴加速讯号源是用以供处理单元判断复核用,以减少误差;而车速讯号源配合方向盘讯号源、Y轴加速讯号源,提供处理单元做侧倾状态感测判断与控制,其Y轴加速讯号源是用以供处理单元判断复核的用,以减少误差;借由直接测得油门踏板、刹车踏板、方向盘的操作状态,而由处理单元提早做出行车操控的变化,令处理单元可对致动器及早做出判断与控制,并利用复核检验的方式,及时修正减少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交通工具舒适性以及操控性的要求 也不断提升。车辆悬吊系统主要功能是用于支撑车身、车架、乘客与货 物等,并于行驶时吸收因路面不平整导致车轮上下的不当振动能量,减 少车身各机件受振动而造成的损伤,将传递至车身的振动能量减至最低, 令乘客感到舒适,进而改善行驶安全性。现有的悬吊系统无法调整阻尼力,因此仅适用于单一状态下,无法 针对不同路况与操作条件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对于各种路况或操控条件 的适应性较差;亦有被动式悬吊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由弹簧与减振器构 成,利用减振器来消散扰动的能量,然而,此种悬吊系统同样无法由外 加控制力来抑制外界干扰或调整改变模式,意即同样无法有效适应路况 或操作条件做相对应的调整,故实用性亦不高。而为改善上述缺点,遂 有更进步的电子式可调整悬吊系统问市。请参阅中国台湾申请号9 2 2 1 0 5 7 5号,『兼具手动与自动调整功能的汽车悬吊系统』专利,其主要是利用设置于车体内靠近驾驶座 处的三轴传感器,顾名思义即对车辆的三维方向的惯性动量做感测,以 掌握车辆所行经的路况,以及车辆的加速、剎车、转弯的状态,借由三 轴传感器将讯号传递至控制器,据以控制各致动器、液压装置的阻尼力, 为使用者提供较佳的行车环境。然而,上述专利前案的感测方式,仅利用一三轴传感器对于各方向 的惯性动量做感测,因此控制器的所有判断讯息依据端是依靠该三轴传 感器而来,并无一检验复核的机制,因此容易有误判发生,降低整体悬 吊系统控制装置的实用性;再者,现有的设计方式不仅准确性较差,且此种感测方式感测方法是根据车辆惯性动量变化而来,而车辆势必在「发生变化之后」才会有 惯性动量的改变,意即现有的悬吊系统控制方式触发的时间点,永远落 后变化发生的时间点,无法早于变化发生的时间点,而提前控制悬吊系 统做调整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悬吊系统控制装置 仍存在着准确性较差、无复核机制,且无法提早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等缺 点,而提供一种,其可提高实用性与 行车安全。本专利技术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是一种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主要包括数个讯号源、处理单元 以及致动器,该处理单元是以讯号源所得的信息状态做判断,并控制致 动器改变阻尼力,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源包括有一节气门讯号源、 一煞 车讯号源、 一车速讯号源、一X轴加速讯号源,供处理单元做前潜后蹲 感测判断与控制;以及利用该车速讯号源与一方向盘讯号源、一Y轴加 速讯号源,提供处理单元做侧倾状态感测判断与控制;借各讯号源向处 理单元提供完整的状态信息,令处理单元对致动器及早做出判断与控制。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中处理单元做前潜后蹲感测判 断与控制时,是先通过节气门讯号源、煞车讯号源、车速讯号源所得信息做判断,再以x轴加速讯号源所得信息做复核。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中处理单元做侧倾状态感测判 断与控制时,是先通过车速讯号源与方向盘讯号源所得信息做判断,再 以Y轴加速讯号源所得信息做复核。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中讯号源是以讯号线直接撷取 信息,或设置特定感应器以测得信息。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中讯号源是包括一Z轴加速讯 号源,该处理单元是以Z轴加速讯号源为主,配合X轴加速讯号源、Y 轴加速讯号源做乘坐舒适感测判断与控制。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中处理单元是可自动判断阻尼 力控制优先级。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中致动器是用以改变避震器的 阻尼力。本专利技术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方法是-一种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列判定逻 辑过程前潜后蹲逻辑判断处理以处理单元对节气门讯号源、煞车讯 号源所得的信息做门坎值判定,未达到门坎值则重新做门坎值判定;若 有达到门坎值则处理单元再配合车速讯号源的信息做前潜后蹲逻辑判 断;若判断为不需改变阻尼值,则重回门坎值判定阶段,若需要改变阻尼值,则处理单元驱动致动器调整阻尼值,并配合x轴加速讯号源所得的信息对所做的调整做复核,判定是否需修正逻辑系数,若不需修正则 重回门坎值判定阶段;若需修正则将逻辑修正系数信息纳入前潜后蹲逻 辑判断处理,而重新回到门坎值判定筛选讯号源的信息阶段,并配合修 正后的逻辑系数做前潜后蹲逻辑判断;侧倾状态逻辑判断处理以处理 单元对车速讯号源、方向盘讯号源所得的信息做侧倾状态逻辑判断;若 判断为不需改变阻尼值,则重新接收信息再做判断;若需要改变阻尼值, 则处理单元驱动致动器调整阻尼值,并配合Y轴加速讯号源所得的信息 对所做的调整做复核,判定是否需修正逻辑系数,若不需修正则重新接 收信息再做判断;若需修正则将逻辑修正系数信息纳入侧倾状态逻辑判 断处理,而重新接收讯号源信息,并配合修正后的逻辑系数做侧倾状态 逻辑判断。 .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方法,其中是可增加乘坐舒适逻辑判断 处理;乘坐舒适逻辑判断处理以处理单元对Z轴加速讯号源、X轴加 速讯号源、Y轴加速讯号源所得的信息做门坎值判定,未达门坎值则重 新做门坎值判定;若有达到门坎值则做为处理单元乘坐舒适逻辑判断的 依据;若判断为不需改变阻尼值,则重回门坎值判定阶段,若需要改变 阻尼值,则处理单元驱动致动器调整阻尼值。前述的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方法,其中乘坐舒适逻辑判断处理是以 Z轴加速讯号源的信息为主,X轴加速讯号源、Y轴加速讯号源的信息 为辅,并交叉比对X、 Y、 Z轴加速讯号源的信息以做逻辑系数修正。本专利技术由处理单元提早做出行车操控的变化,令处理单元可对致动器及早做出判断与控制,并利用复核检验的方式,及时修正减少误判的 发生;本专利技术更可加入一 Z轴加速讯号源,该Z轴加速讯号源是配合X轴 加速讯号源、Y轴加速讯号源提供处理单元做乘坐舒适感测判断与控制, 且处理单元可根据行车状况自动判断优先级,例如在转弯时,则以侧倾 状态感测为主,作为各避震器调整阻尼值的依据,以提高实用性与行车 安全。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方法前潜后蹲感测判定逻辑过程 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方法侧倾状态感测判定逻辑过程 示意图。 '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乘坐舒适感测判定逻辑过程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其中该电 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这种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数个讯号源、 一处理单元2 0以及数个致动器3 0 ,该讯号源 包括有撷取于车体原有的感应器信息,或另行增设特定的感应器,而该 致动器3 0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四个轮胎避震器4 0,该处理单元2 0通过各讯号源所得的状态信息做判断,处理单元2 0再控制各致动器3 0 调整各避霖器4 O的阻尼力。上述各讯号源是用以获取下列各种不同行车信息状态的讯号用; 一节气门讯号源l 1,其是可利用讯号线直接撷取车体原有的节气门讯号,提供处理单元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式悬吊系统控制装置,其主要包括数个讯号源、处理单元以及致动器,该处理单元是以讯号源所得的信息状态做判断,并控制致动器改变阻尼力,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源包括有一节气门讯号源、一煞车讯号源、一车速讯号源、一X轴加速讯号源,供处理单 元做前潜后蹲感测判断与控制;以及利用该车速讯号源与一方向盘讯号源、一Y轴加速讯号源,提供处理单元做侧倾状态感测判断与控制;借各讯号源向处理单元提供完整的状态信息,令处理单元对致动器及早做出判断与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铭湖张铭宏邹岱洁庄家民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