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铰接客车铰接系统中的液压控制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367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大型铰接客车铰接系统中的液压控制体,它由本体、上摆杆、芯轴、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溢流阀和一个电磁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安装在本体内;经上摆杆与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中的横梁上;芯轴和上摆杆随着大型铰接客车前、后车夹角的变化而转动;在所述本体内和芯轴上开有数条油槽,这些油槽分为两组,每组油槽分别经单向阀、电磁阀、单向溢流阀与被控左液压缸、右液压缸相连。当大型铰接客车转弯时,铰接客车铰接系统中的横梁带动上摆杆、芯轴转动,在芯轴转动的过程中,使流入和流出左、右液压缸内的液压油的速度和油量发生变化,进而使左、右液压缸为整车提供随前、后车夹角变化而变化的阻尼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中的液压控制体,尤指一种安装在14 18米长后置发动机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中的液压控制体。
技术介绍
在2005年以前,在中国大中城市中行驶的二级或二级以上大型铰接客车 (俗称大通套)基本上都是前置发动机铰接客车,发动机安装在客车前端,由 前车架带动后车架行驶,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通过球头销连接。这种前置发动机铰接客车的缺点是车内空间利用率低,车内噪音大,舒适性差,整车车桥 载荷分配不合理,快速行驶中易产生甩尾现象,不适合做为快速公交系统用车。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后置发动机铰接客车因其具有车内空间利用率 高,车内噪音小,舒适性好,整车车桥载荷分配合理,适合做为快速公交系统 用车等优点,开始逐渐取代前置发动机铰接客车。由于后置发动机铰接客车采用第三桥驱动,后车推动前车行驶。当铰接客 车前、后车水平方向产生夹角(如转向)时,后车会对前车第二桥产生一个垂直于前进方向的侧向力,这个力和前、后车夹角及第三桥的驱动力成正比。随 着前、后车夹角及第三桥驱动力的增大,侧向力增大,将使第二桥车轮和地面 产生侧滑,前、后车剪切,客车失控,因此需要在后置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铰接客车铰接系统中的液压控制体,其特征在于:它由本体(11)、上摆杆(12)、芯轴(13)、两个单向阀(14、15)、两个单向溢流阀(16-1、16-2)、一个电磁阀(17)和一个节流阀(18)构成;    在本体(11)上开有与被控左液压缸相连的接口(19)、与被控右液压缸相连的接口(20)和与储油罐相连的接口(21);所述两个单向阀(14、15)、两个单向溢流阀(16-1、16-2)、一个电磁阀(17)、一个节流阀(18)安装在本体(11)上;    芯轴(13)安装在本体(11)内;上摆杆(12)的一端固定在芯轴(13)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拆分式桁架结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创伊卡露斯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