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3677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后置发动机大型铰接客车的底盘铰接系统。该底盘铰接系统包括拆分式桁架结构、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单元三部分。其中,拆分式桁架结构主要实现大型铰接客车前、后车厢的铰接;液压控制系统主要是为大型铰接客车提供随前、后车转角的增大而相应增大的阻尼力,以阻止大型铰接客车转弯时第二桥轮胎产生侧滑,防止前、后车剪切;电气控制单元主要是监测大型铰接客车的状态、控制液压控制系统内电磁阀和节流阀的开启或关断以及发出报警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拆分式结构,每个部件相互独立,且相互关联,对制造工艺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维修保养方便,费用低;运行稳定性好;减震效果好;系统强度高,载重量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14 25米长二级或二级以上大型铰接客车的 底盘铰接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14 18米长后置发动机大型铰接客车的底盘 铰接系统。技术背景在2005年以前,在中国大中城市中行驶的二级或二级以上大型铰接客车 (俗称大通套)基本上都是前置发动机铰接客车,发动机安装在客车前端,由 前车架带动后车架行驶,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通过球头销连接。这种前置发动 机铰接客车的缺点是车内空间利用率低,车内噪音大,舒适性差,整车车桥载荷分配不合理,快速行驶中易产生甩尾现象,不适合做为快速公交系统用车。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后置发动机铰接客车因其具有车内空间利用率高,车内噪音小,舒适性好,整车车桥载荷分配合理,适合做为快速公交系统 用车等优点,开始逐渐取代前置发动机铰接客车。由于后置发动机铰接客车采用第三桥驱动,后车推动前车行驶。当客车前、 后车水平方向产生夹角(如转向)时,后车会对前车第二桥产生一个垂直于前 进方向的侧向力,这个力和前、后车夹角及第三桥的驱动力成正比。随着前、 后车夹角及第三桥驱动力的增大,侧向力增大,将使第二桥车轮和地面产生侧 滑,前、后车剪切,客车失控,因此需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盘铰接系统包括拆分式桁架结构、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单元三部分;所述拆分式桁架结构包括前桁架、横梁、转盘轴承和后桁架;前桁架位于大型铰接客车前车车厢的后端,大型铰接客车的前车厢焊接在前桁架上,由前桁架带着前车厢移动;前桁架的后端通过球铰与横梁相连;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盘轴承的外圈;后桁架位于大型铰接客车后车车厢的前端,大型铰接客车的后车厢焊接在后桁架上,由后桁架带着后车厢移动;后桁架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盘轴承的内圈;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体、左、右液压缸和储油罐;液压控制体安装在桁架结构中后桁架的前端,并与桁架结构中的转盘轴承同心,随转盘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创伊卡露斯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