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后组合灯装配方式基本都采用若干个带长腰型孔的L型支架配合螺母紧固的方式安装,该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L型支架焊接在后围骨架上,其定位点位置不统一,焊接随意性大,L型支架焊接的一致性差,由此导致后组合灯定位装配不但时间较长,而且定位精度较差,同时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后组合灯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可实现后组合灯的快速定位安装,提高后组合灯的安装效率和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后组合灯灯碗以及与后组合灯灯碗焊接的后组合灯周边蒙皮,所述的后组合灯灯碗包括灯碗主体、设置在灯碗主体上的灯碗连接边以及用于固定后组合灯的螺栓定位基面。所述的灯碗连接边上设有上中下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后组合灯周边蒙皮上设有与灯碗连接边相配合的蒙皮翻边,且蒙皮翻边上设有与三个第一定位孔位置相吻合的三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的后组合灯通过螺母固定在后组合灯灯碗的螺栓定位基面上。所述的后组合灯灯碗为一体式金属冲压件。所述灯碗主体的形状与后组合灯背面的形状相吻合,且灯碗主体上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后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组合灯灯碗(1)以及与后组合灯灯碗(1)焊接的后组合灯周边蒙皮(2),所述的后组合灯灯碗(1)包括灯碗主体(11)、设置在灯碗主体(11)上的灯碗连接边(12)以及用于固定后组合灯的螺栓定位基面(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后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组合灯灯碗(1)以及与后组合灯灯碗(1)焊接的后组合灯周边蒙皮(2),所述的后组合灯灯碗(1)包括灯碗主体(11)、设置在灯碗主体(11)上的灯碗连接边(12)以及用于固定后组合灯的螺栓定位基面(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后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碗连接边(12)上设有上中下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一定位孔(14),所述后组合灯周边蒙皮(2)上设有与灯碗连接边(12)相配合的蒙皮翻边(21),且蒙皮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雄飞,王华,杨宏波,胡伟,张金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