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518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该扶手包括扶手体(11),该扶手体以基座(15)形成枢转铰链并且能在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枢转越过枢转角度(α),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装置(17a、17b)用于缓冲扶手体(11)的运动。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具有控制装置(18a、18b),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枢转角度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范围(β,γ)内操纵缓冲装置(17a、17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可枢转的扶手。
技术介绍
由DE10302291A已知一种扶手,其具有两个将扶手与基体连接的枢转臂。为了支持高度调节并且为了弹性地缓冲锁定的扶手托架的竖直运动,扶手包括气压弹簧元件。 在DE19830027中描述了一种扶手,在该扶手中,借助粘性离合器或活塞一缸系统实现规定的缓冲特性。 在按照DE102009013461A1的可枢转的扶手中,支承轴的至少一个部段以弹性可扭转的扭杆弹簧的形式构造。扶手可以通过扭杆弹簧的扭转而从浮动的支撑位置向下枢转,直到扶手的底侧支撑在座椅上或长座椅上的贴靠面上。 EP1577152B1描述了一种可翻转式座椅,其中座位面和扶手是可枢转的。枢转运动借助缓冲元件得到缓冲。 EP1690474B1描述了一种可翻转式座椅,该可翻转式座椅具有可枢转的座位面和可枢转的扶手。扶手的向上枢转运动由弹簧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可枢转的扶手,该扶手在使用位置与非使用位置之间枢转时不执行例如包含噪声的下降运动。总之,在使用位置与非使用位置之间的运动过程应当受控制地进行。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扶手得以实现。 扶手包括扶手体,该扶手体以基座件形成枢转铰链。扶手体能按这种方式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枢转越过枢转角度α。扶手包括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带有至少一个缓冲器,用于缓冲扶手体的运动。缓冲装置仅仅在所述枢转角度的第一部分范围内缓冲扶手体的枢转运动。根据扶手体的位置由控制装置来控制缓冲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带有控制面的控制凸轮,其中,控制面与缓冲装置接触并且相对缓冲装置运动。当在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运动期间,凸轮控制缓冲装置。控制面与缓冲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例如由扶手体的运动来控制。控制面例如设有多个或多或少突起的区域。根据控制曲线与哪个区域接触,扶手体的运动被缓冲或不被缓冲。 例如,在扶手体从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运动时,缓冲装置的缓冲在使用位置之前的第一角度范围β内、特别是在使用位置之前的30°至40°的角度范围内进行。 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在所述扶手体从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运动时,缓冲装置的缓冲在非使用位置之前的第二角度范围Y内、特别是在非使用位置之前的约30°至40°的角度范围内进行。 例如,在扶手体从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运动时,复位装置张紧,该复位装置在从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运动时松弛。复位力小于扶手体的重力。该复位力例如可以是该重力的一半大。 例如,缓冲装置配置给扶手体或基座件,而控制凸轮配置给基座件和扶手体中的相应的另一部件。 例如,缓冲装置包括缸和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能在初级位置与次级位置之间沿第一运动方向和沿第二运动方向运动。 例如,在所述活塞杆沿第一运动方向运动时缓冲所述扶手体的运动,而在沿第二运动方向运动时不缓冲所述扶手体的运动。 所述控制面例如与滚子接触,该滚子与活塞杆相连接。按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不沿第一或第二运动方向指向的横向力作用到活塞杆上。 因为在大部分枢转范围上仅仅一部分重力对扶手的转矩起作用,而另一部分被枢转铰链承受,所以由复位力引起的转矩(MR)和由重力引起的转矩(MG)在枢转范围的一点处抵消。只有当扶手体在从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运动时运动越过该点时,MG才大于MR并且扶手无须使用者操纵地向使用位置运动。 在扶手体从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运动时,使用者必须使扶手运动越过该点,在所述点处MG和MR同样大。之后,扶手由复位力向非使用位置枢转。 【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借助于附图示意性示出的实施方式得出。附图中: 图1示出扶手第一实施方式在使用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2示出扶手的在非使用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3示出扶手的纵剖视图; 图4示出扶手的按图3中的观察箭头IV的后视图; 图5示出按图4中的截取线V的局部视图; 图6示出按图3中的截取线VI的局部视图; 图7示出按图4中的剖切线VII的剖视图; 图8示出按图7中的截取线VIII的局部视图; 图9、图10、图11和图12与图8相关地示出扶手体处于不同的枢转位置; 图13示出扶手的第二实施方式处在非使用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14示出按图13的扶手的后视图; 图15示出按图14中的截取线XV的局部视图; 图16示出轴、缓冲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的透视图; 图17a示出扶手体的在非使用位置的局部的侧视图; 图17b与图15相关地示出控制装置和缓冲装置的处于按图17a的扶手体的相应的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18a和图18b、图19a和图19b、图20a和图20b、图21a和图21b分别示出扶手体的位置以及控制装置和缓冲装置的相应的位置; 图22示出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扶手体在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在其中进行缓冲的角度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总体上在附图中以附图标记10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即使在添加有或省略小写字母的情况下。 图1至12示出扶手10的第一实施例。扶手10按照图1包括扶手体11,该扶手体借助基座元件12a和12b而围绕实体轴13并且围绕几何轴线a可枢转地支承在固定在车辆上的基座15上。扶手体11在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与图2所示的非使用位置之间可枢转越过枢转角度a。在使用位置中,用户可以将臂支承到扶手体11的臂支承侧19上。扶手体11包括附图未示出的垫。 此外扶手10包括具有侧壁22a和22b的框架21,所述侧壁通过横杆23连接。框架21同时形成用于扶手体11的止挡部24。 [0041 ] 轴13 (参看例如图5)支承在支承元件12a和12b的支承容纳部20中。支承容纳部20设有内齿。枢转轴13包括啮合到支承容纳部20的内齿中的外齿。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枢转轴13不能相对于支承容纳部20旋转。轴13具有没有设置外齿的支承座31。扶手体11支承在支承座31上。扶手体11可以以这种方式来相对轴13枢转。 弹簧16将扶手体11加载到非使用位置中。此外设置有缓冲扶手体11的运动的第一缓冲器装置17a和第二缓冲器装置17b以及用于控制缓冲器装置17a的第一控制装置18a和用于控制缓冲器装置17b的第二控制装置18b。 缓冲器装置17a和17b分别包括具有活塞杆27的缸26 (参看例如图5)。在活塞杆27上在端侧可旋转地紧固有滚子28。活塞杆27初级位置与次级位置之间沿运动方向xl (活塞杆运动到缸中)和x2 (活塞杆从缸中运动出来)可移动,在所述初级位置中活塞杆最大地从缸中伸出,在所述次级位置中活塞杆最大地运动到缸中。 当活塞杆27从初级位置运动到缸中至次级位置中时,进行缓冲。在活塞杆27卸载时,该活塞杆由未示出的复位装置自动从活塞8中出来运动到初级位置中。在到初级位置的复位运动中不进行缓冲。 控制装置25a和25b分别包括具有控制面30的凸轮29 (参看例如图6)。凸轮29支承在轴13上并且设有啮合到轴13的外齿中的内齿。凸轮29由此不能相对轴13旋转。控制面30具有如下区域,这些区域与枢转轴线a具有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

【技术保护点】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该扶手包括扶手体(11),该扶手体以基座(15)形成枢转铰链并且能在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枢转越过枢转角度(α),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装置(17a、17b)用于缓冲扶手体(11)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具有控制装置(18a、18b),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枢转角度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范围(β,γ)内操纵缓冲装置(17a、17b)。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14 DE 102013009956.01.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该扶手包括扶手体(11),该扶手体以基座(15)形成枢转铰链并且能在非使用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枢转越过枢转角度(α),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装置(17a、17b)用于缓冲扶手体(11)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具有控制装置(18a、18b),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枢转角度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范围(β,Y)内操纵缓冲装置(17a、17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8a、18b)包括具有控制面(30,33)的控制凸轮(29、32),其中,控制面(30,33)与缓冲装置(17a、17b)接触并且相对缓冲装置运动。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体(11)从非使用位置向使用位置运动时,在使用位置之前的第一角度范围(β)内、特别是在使用位置之前的30°至40°的角度范围内进行缓冲装置(17a、17b)的缓冲。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体(11)从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运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基尔宾格E·希默尔胡伯G·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格瑞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