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扶手的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946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的扶手的支承结构(1),该支承结构具有两个对托架体进行支承的支承臂(3a、3b),其中,支承臂(3a、3b)在一端部上与横梁(4)连接且横梁(4)具有用于摆动支承在支架中的销栓(12a、12b),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横梁(4)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由基本上对应于横梁的展开构造的钢板制成,其中,销栓作为管部件形成在横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的扶手的支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的扶手的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尤其是机动车的能摆动的中间扶手中,用作用于放置乘客的前臂的衬垫的托架体被支承结构的支承臂支承,该支承结构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在图9中以中间扶手20的仰视图示出了用于铰接在机动车的后排座椅的支架30上的中间扶手20的这种支承结构23。该支承结构23包括横梁24,该横梁由矩形框架组成,该矩形框架由两个与摆动轴A平行延伸的实心的圆棒24a和24b组成,所述圆棒的端部借助于连接部27a和27b连接且过渡至两个支承臂23a和23b。在支承臂23a和23b的中间区域中,所述支承臂借助于横杆22连接。该支承臂23a和23b支承了扶手20的托架体21a的下部结构21b。连接部27a和27b分别支承了转动支承件25a和25b,该转动支承件用于摆动支承支架30中的支承结构23。此外,为了形成止挡销栓26a和26b,圆棒24b被引导经过连接部27a和27b。该止挡销栓26a和26b与碰撞摆动件(未示出)和抓钩支承部28一起作用以阻止扶手20的不受控的摆动运动。支承臂23a和23b由管状型材制成,而横梁24的圆棒24a和24b由实心材料制成且通过焊接与横梁24连接。这种钢制的支承结构23具有所需的稳定性,以便抵御所有出现的力和力矩。然而,缺点是重量大且这种支承结构23的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完成一种用于车辆的能摆动的扶手、尤其是中间扶手的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使得在重量小且制造成本低的情况下扶手的支承结构能稳定地连接在车辆的托架上。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的扶手的支承结构完成,该支承结构具有两个对托架体进行支承的支承臂,其中,支承臂在一端部上与横梁连接且横梁具有用于摆动支承在支架中的销栓,其中,所述横梁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由基本上对应于横梁的展开构造的钢板制成,其中,所述销栓作为管部件形成在横梁上,其中,所述横梁设计为长方体形,具有形成周面的侧面和对置的基面,在所述横梁的基面上分别形成有支承臂的端部和至少一个管部件。这种用于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的扶手的支承结构具有两个对托架体进行支承的支承臂,其中,支承臂在一端部上与横梁连接且横梁具有用于摆动支承在支架中的销栓,这种支承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横梁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由基本上对应于横梁的展开构造的钢板制成,其中,销栓作为管部件形成在横梁上。借助于这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结构可以实现相对于根据图7的已知的支承结构显著的重量减轻,同时不必承受在该支承结构的强度和刚性方面的缺点。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制造这种支承结构也相对于由实心材料制造横梁更价廉。摆动支承所需的管也可以设计为具有内螺纹,从而能旋紧对于摆动支承所需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横梁设计为长方体形,具有形成周面的侧面和对置的基面,在横梁的基面上分别形成有支承臂的端部和至少一个管部件。借助于这种长方体形横梁(例如横梁可以设计为扁平形状)实现了能摆动的扶手所需的强度和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横梁具有基面,所述基面的在展开构造中自由的边缘和侧面的相邻的边缘形成了用于形锁合地接纳支承臂的间隙。因此,支承臂连同横梁以及横梁以其作为长方体的形状同时都以增强刚性的方式变得完整,因为横梁的两个基面通过支承臂与横梁外周的其余侧面连接。间隙的尺寸和形状优选与支承臂的轮廓相匹配,尤其是与其端部区域相匹配,以便因此建立组成组件之间的形锁合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设计方案,横梁的两个对置的侧面分别在中间区域中沿着纵向中线具有缺口,由此在不减小横梁刚性的情况下减小了重量。尤其有利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横梁的、与由纵梁撑开的平面平行延伸的侧面至少部分地具有向内指向的隆起部。这样增大了横梁的刚性和强度。在此,为隆起部设置的侧面优选具有与基面相邻的边缘连接部,从而边缘连接部之间的区域形成为隆起部。因此实现了用于扶手的其它组件的额外的结构空间,且不降低支承结构的刚性和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在横梁的基面上在端侧分别形成了另一管部件作为夹紧杆以限制支承结构相对于车辆侧的支架的不受控的摆动运动。例如,碰撞摆动件(Crashpendel)与该另一管部件作用连接。根据改进方案,待与横梁连接的支承臂可以分别由压扁的(flachgepresst)管件制成,以便能够借助于焊接连接与横梁连接。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设计方案,支承臂可以设计为具有两个平行的板部件的双板部件,所述两个板部件在支承臂的自由端部上连接且在横梁侧借助于焊接连接与横梁连接。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支承臂进一步减小支承结构的总重量。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根据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示出:图1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扶手的支承结构;图2以透视图以第一视角示出根据图1的支承结构的横梁;图3以透视图以第二视角示出根据图1的支承结构的横梁;图4以透视图以第三视角示出根据图1的支承结构的横梁;图5示出根据图2的横梁的大体上示出的展开构造;图6示出根据图2的横梁的基面;图7按照图4的剖面I-I示出横梁的剖视图;图8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横梁,所述横梁具有由双板部件组成的支承臂;图9以透视图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支承结构的扶手。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根据图1的支承结构1用于接纳用于形成能摆动的车辆扶手的扶手体(未示出),该支承结构包括横梁4,在横梁上焊接了两个支承臂3a和3b,所述支承臂在中间还通过横杆2连接。横梁4通过两个转动支承件12a和12b以围绕摆动轴A能摆动的方式铰接在车辆的支架(未示出)上。两个另外的夹紧杆13a和13b同样形成在横梁4上,其中夹紧杆13b与碰撞摆动件14作用连接以便阻止在车辆的加速度大时,扶手的不受控的向上摆动。这种碰撞摆动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因此不再赘述。图2、3和4以不同的透视角度示出横梁4,其中能看到横梁的长方体形状。该长方体形的横梁4由扁平的钢板(该钢板基本上设计为横梁的长方体形状的展开构造)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制成。在图5中大概示出所述展开构造,该展开构造由形成横梁4的周面的侧面5、6、7和8以及两个基面10和11组成,所述基面形成了长方体形状的端面。根据图5,侧面8由两个分别具有连接舌部9a和9b的部分面8a和8b形成,所述部分面在完全造好的横梁4中与端面8成直角弯曲,并平面地彼此叠置,从而例如其能借助于焊点15连接。此外,由图2至4、6和7能看到其扁平的形状,也就是说横梁4的宽度B显著大于高度H。横梁4作为板成型件在多个工艺步骤中由根据图5的展开构造通过冲压、管成型和弯曲制成。因此,首先在侧面5和6中制造长孔形的缺口5c和7c作为冲孔。此外,一向内指向的隆起部7d被冲压至侧面7中,其中隆起部围绕沿纵向的轴对应于横梁4的摆动轴A延伸。同时,该隆起部7d不在横梁4的整个长度L上延伸,而是在侧面7的边缘7a和7b上分别保留了边缘连接部7e,像由图3和根据图7的剖视图可看到的那样。在基面或端面10和11中通过管成型分别制造了转动支承件12a和12b以及夹紧杆13a和13b,其中在转动支承件12a和12b中也切削出螺纹部16。如此准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扶手的支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的扶手的支承结构(1),该支承结构具有两个对托架体进行支承的支承臂(3a、3b),其中,支承臂(3a、3b)在一端部上与横梁(4)连接且横梁(4)具有用于摆动支承在支架中的销栓(12a、12b),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由基本上对应于横梁的展开构造的钢板制成,其中,所述销栓作为管部件形成在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19 DE 102012007845.51.一种用于能摆动地铰接在车辆的支架上的扶手的支承结构(1),该支承结构具有两个对托架体进行支承的支承臂(3a、3b),其中,支承臂(3a、3b)在一端部上与横梁(4)连接且横梁(4)具有用于摆动支承在支架中的销栓(12a、12b),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通过管成型、弯曲和冲压由基本上对应于横梁的展开构造的钢板制成,其中,所述销栓作为管部件形成在横梁上,其中,所述横梁设计为长方体形,具有形成周面的侧面和对置的基面,在所述横梁的基面上分别形成有支承臂的端部和至少一个管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具有基面,所述基面的在展开构造中自由的边缘和侧面的相邻的边缘形成了用于形锁合地接纳支承臂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尺寸和形状与所述支承臂的轮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曼戈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