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511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与卸载阀本体连接,它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电磁阀、调节阀、卸载阀,所述卸载阀底部通过阀座密封圈、密封挡圈与减振器本体连接,卸载阀上端通过阀体密封圈连接于减振器本体上,所述电磁阀通过电磁铁密封圈与减振器本体上部连接,电磁阀与调节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磁阀、调节阀通过弹簧预紧连接。该可调阻尼阀结构简单,减振器的阻尼力可根据路况以及驾驶员意愿进行阻尼的调整,也可完全根据系统的输入信号自动进行阻尼力的调节,大大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油液减振器,具体涉及一种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
技术介绍
车辆振动是影响车辆平顺性的重要因素,衰减振动、提高平顺性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悬挂系统,传统的被动悬挂系统的阻尼与刚度一般是按经验设计或优化方法确定的,是综合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折衷,表现出在车辆偏频共振区域阻尼偏弱,而在中高频段阻尼过大的弱点,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进行调节,限制了悬挂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在车辆偏频区域,大的阻尼是有利的,可快速衰减车辆的振动,但在中高频阶段则造成车辆加速度振动的增加,小的阻尼正好相反,因此被动优化阻尼是在两者之间的折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解决传统被动系统在偏频区阻尼不足而在中高频区阻尼过大的问题,即在减振器的外筒和内筒之间增加一电控的无级可调阻尼阀,从而实现减振器在偏频区最大阻尼,而在中高频最小阻尼,保证车辆系统的舒适性。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与卸载阀本体连接,它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电磁阀、调节阀、卸载阀,所述卸载阀底部通过阀座密封圈、密封挡圈与减振器本体连接,卸载阀上端通过阀体密封圈连接于减振器本体上,所述电磁阀通过电磁铁密封圈与减振器本体上部连接,电磁阀与调节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磁阀、调节阀通过弹簧预紧连接。所述减振器本体包括减振器外筒、减振器中间筒,所述减振器外筒设置于减振器中间筒外侧,减振器中间筒与卸载阀连接,减振器外筒与电磁阀连接。 所述卸载阀包括垫环、阀座、垫片、阀片1、阀片I1、铆钉柱、阀盖、阀片II1、阀片IV、弹簧1、阀罩,所述垫片、阀片1、阀片II通过铆钉柱与阀座铆接连接,所述阀片I通过垫片与阀座的凸台配合,所述阀座的中间处均匀设有油液通孔,所述弹簧I底部依次设有阀片IV、阀片III,所述阀盖通过弹簧、阀片II1、阀片IV与阀座连接,弹簧I设置于阀罩内,所述阀盖的中间处设有可流通液体的油液孔,所述阀罩通过垫环收口,阀罩与调节阀底部连接。 所述调节阀包括下阀芯、阀体、阀体密封圈、弹簧II1、堵盖,所述堵盖上均匀设有通孔,堵盖通过螺纹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中间处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设有径向孔,所述下阀芯设置于阀体内部,下阀芯的底部端面为变截面槽,下阀芯与弹簧III连接。 所述电磁阀包括电磁铁、弹簧I1、上阀芯,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线与外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上阀芯下端均匀设有开口槽,上阀芯的中心处均匀分布4个通孔,所述上阀芯与调节阀的下阀芯通过弹簧I1、弹簧III连接。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可调阻尼阀结构简单,减振器的阻尼力可根据路况以及驾驶员意愿进行阻尼的调整,也可完全根据系统的输入信号自动进行阻尼力的调节,大大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电状态下的油液流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断电状态下的卸载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中标注:1.阀座密封圈;2.密封挡圈;3.垫环;4.阀座;5.垫片;6.阀片I ;7.阀片II ;8.铆钉柱;9.阀盖;10.阀片III;11.阀片IV;12.弹簧I ;13.阀罩;14.电磁铁;15.弹簧II ;16.上阀芯;17.电磁铁密封圈;18.下阀芯;19.阀体;20.阀体密封圈;21.弹簧III ;22.堵盖;23.减振器外筒;24.减振器中间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与卸载阀本体连接,它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电磁阀、调节阀、卸载阀,所述卸载阀底部通过阀座密封圈1、密封挡圈2与减振器本体连接,卸载阀上端通过阀体密封圈20连接于减振器本体上,所述电磁阀通过电磁铁密封圈17与减振器本体上部连接,电磁阀与调节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磁阀、调节阀通过弹簧预紧连接。所述减振器本体包括减振器外筒23、减振器中间筒24,所述减振器外筒23设置于减振器中间筒外侧24,减振器中间筒24与卸载阀连接,减振器外筒23与电磁阀连接。 垫片5、阀片I 6、阀片II 7、与阀座4通过铆钉柱8铆接在一起,阀片I 6铆接时产生预紧力压紧在阀座4的凸台上;阀座4中间有3个均匀布置的孔是油液的通道;弹簧I12预设一定载荷通过阀片III 10将阀盖9、阀片IV 11压在阀座4上,弹簧I 12设在阀罩13内,阀盖9中间有一可流通液体的通孔,阀罩13通过垫环3收口 ;堵盖22均布6个通孔与阀体19螺纹连接,阀体19中间有一通孔,孔壁有4个径向通孔,下阀芯18下端有4个设计的变截面槽,油液流经该通道时截面不同造成阻尼力的不同,上阀芯16下端有4个均布的1/4圆的开口槽,上阀芯16中间均布4个通孔,上阀芯16、下阀芯18通过弹簧II 15和弹簧III 21预紧在一起。减振器中间筒24是在传统的减振器工作缸外增加的一活动缸,整个阀体插入后即固定了减振器中间筒24,电磁铁14通过2根线与控制器E⑶相连。 根据电流的不同,电磁铁14产生不同的磁力,带动上阀芯16和下阀芯18的向上移动,下阀芯18在阀芯的外侧壁上有4个3角形的开口槽,开口槽随着随着阀芯的移动,其油液流通面积越大,因此阻尼力越小。 通电后的工作过程为:电磁铁14通电后,上阀芯16在吸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下阀芯18在弹簧III 21的预紧力作用下跟随上阀芯16向上运动,下阀芯18的侧壁开槽通道与阀体19通道连通,通电时,在拉伸和压缩行程时,油液由减振器中间筒24通过阀座4的3个通孔顶开阀片I 6,低速时油液直接通过阀片I 6上的4个开孔流入阀盖9下方,通过阀盖9的中间孔和堵盖22的6个孔流到阀体19的下腔,再通过下阀芯18的侧壁开槽、阀体19的4个径向孔流入到减振器外筒23内。 无电后卸载时的工作过程为:下阀芯18的侧壁开槽与阀体19的4个径向通孔没有连通,油液无法进入减振器外筒23,因此没有旁路,减振器阻尼力最大;在车辆系统剧烈振动时,为保护减振器的阀系,起到高速开阀的卸载作用,在拉伸和压缩行程时,油液由减振器中间筒24通过阀座4的3个通孔顶开阀片I 6,拉伸和压缩速度很高时,油液无法及时通过阀盖9,造成阀盖9上下的压差迅速增加,当作用在阀盖9上的液压作用力大于作用在阀盖9上的弹簧I 12的预紧力时,阀盖9顶开,油液通过阀盖端部开口直接流入到减振器外筒23,实现了高速卸载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与卸载阀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电磁阀、调节阀、卸载阀,所述卸载阀底部通过阀座密封圈、密封挡圈与减振器本体连接,卸载阀上端通过阀体密封圈连接于减振器本体上,所述电磁阀通过电磁铁密封圈与减振器本体上部连接,电磁阀与调节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磁阀、调节阀通过弹簧预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与卸载阀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电磁阀、调节阀、卸载阀,所述卸载阀底部通过阀座密封圈、密封挡圈与减振器本体连接,卸载阀上端通过阀体密封圈连接于减振器本体上,所述电磁阀通过电磁铁密封圈与减振器本体上部连接,电磁阀与调节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磁阀、调节阀通过弹簧预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阀包括垫环、阀座、垫片、阀片1、阀片I1、铆钉柱、阀盖、阀片II1、阀片IV、弹簧1、阀罩,所述垫片、阀片1、阀片II通过铆钉柱与阀座铆接连接,所述阀片I通过垫片与阀座的凸台配合,所述阀座的中间处均匀设有油液通孔,所述弹簧I底部依次设有阀片IV、阀片III,所述阀盖通过弹簧、阀片II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