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32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排水性能和抓地性能的充气轮胎。胎面部包括:一对在轮胎赤道两侧的周向沟;和在周向间隔设置且朝向轴向外侧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倾斜沟。倾斜沟包括:倾斜主沟,从不与周向沟相交的内端延伸至外端,上述外端设置于比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比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内侧;倾斜副沟,从设置在倾斜主沟内端与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之间的内端,至少延伸至位于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的外端。倾斜沟的旋转方向先着地侧的沟壁面的一部分,由强化沟壁面形成,包括:在与沟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轮胎法线成60~80度的踏面侧的缓斜面部、和从缓斜面部在径向内侧相对于轮胎法线以3~20度延伸的陡斜面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均衡地提高排水性能和旋转时的抓地性能的 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已知作为使抓地性能和排水性能得以提高的充气轮胎,具有如图6 所示的胎面花紋即,在胎面部上,设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沟gl 和相对于轮胎周向以比较小的角度倾斜并延伸的倾斜沟g2的胎面花紋。上述胎面花紋,周向沟gl与倾斜沟g2在胎面中央区域连接。因此, 在由这些沟gl、 g2夹着的陆地部r上形成有锐角的角部cl。这样的锐 角的角部cl,使陆地部的刚性显著降低,因而存在干附路性能降低的倾 向。另外,由于全部的倾斜沟g2,延伸至即便高速旋转状态下也接地的 区域为止,因此存在花紋刚性降低而无法充分地获得旋转时的抓地的缺 点。作为关联的文献如下所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10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 包括 一对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沟;和倾斜沟,其在各周向沟的轮胎 轴向外侧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且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在与轮胎旋转方 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并且除将倾^H勾外端的位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转时接地区域延伸的倾斜沟的旋转方向先着地侧的沟壁面的形状为基 础,多元化地兼顾排水性能和旋转时的抓地性能,例如适用于在环形跑 道等的高速行驶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上 具有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花紋,其特征在于上述胎面花紋包括一对周向沟,其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并延伸;倾斜沟,其在 上述各周向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在轮胎周向间隔设置,且朝向轮胎轴向外侧 在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上述倾斜沟包括倾斜主沟,其 从轮胎轴向的内端延伸至外端,上述内端,不与上述周向沟相交并且被 设置于周向沟附近,上述外端,设置在比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 轴向外侧并且比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内侧;以及倾斜副 沟,其从轮胎轴向的内端至少延伸至外端,上述内端,设置于比上述倾 斜主沟的内端靠近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比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 轴向内侧,上述外端,位于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且上述倾斜主沟和上 述倾斜副沟交替地设置在轮胎周向上,并且在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与极上述倾斜副沟的旋转方向先着地侧的沟壁面的全部或一部分,是由强化 沟壁面形成的,该强化沟壁面包括在与沟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中, 相对于轮胎法线成60~80度的踏面侧的緩斜面部、和从该緩斜面部在 轮胎径向内侧相对于法线以3~20度延伸的陵斜面部。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l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 础上,上述倾斜主沟,在上述旋转时接地区域延伸的旋转方向先着地侧 的沟壁面的全部是由上述强化沟壁面形成的,并且该强化沟壁面的轮胎 轴向的内缘位于从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到轮胎轴向内侧10mm以内。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 础上,上述倾斜副沟的强化沟壁面,是从上述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向轮 胎轴向内侧延伸,并至少在未到达上述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处终止。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充气轮胎的M 上,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上述倾斜主沟和上述倾斜副沟的强化沟壁面,具有 至少5mm的轴向的重叠长度。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倾斜主沟包括从上述内端相对于轮胎周向以 20 ~ 60度的角度al倾斜的隄倾斜部;以及相对于轮胎周向以65 ~卯度的 角度a2向上述外端延伸的緩倾斜部,并且上述倾斜副沟,从上述内端相 对于轮胎周向以40 ~卯度的角度a3向上述外端延伸。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倾斜主沟,至少在旋转时接地区域中,沟宽 直至外端逐渐减小,另一方面上述倾斜副沟,从上述内端向上述外端侧 沟宽逐渐增大。另夕卜,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面花紋,具有散热用的凹部,其在轮胎周 向相邻的上述倾斜主沟之间并且在使上述倾斜副沟假想延长到周向沟 的区域内,S果度为0.6 ~ 3.0mm。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面花紋,在轮胎赤道上,具有深度为0.6~ 3.0mm,且在轮胎周向延伸的散热用的凹部。另外,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倾斜主沟,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和后着地侧 的各沟缘,没有沿着上述周向沟的部分而是相互接近直至上述内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紋包括 一对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沟; 和倾斜沟,其在各周向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且朝向 轮胎轴向外侧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这样的胎面花紋,能够利 用轮胎的旋转,将路面的7JC膜高效M倾斜沟的内端向外端侧排出。因此, 提高湿路性能。而且倾斜主沟,其内端设置在周向沟的附近,并且其外端 设置在比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外侧,因此在通常行驶时,能 够可靠地将轮胎赤道附近的水膜向胎面外部排出。另外,对于倾斜副沟的 外端,由于设在比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更靠近轮胎轴向外侧,因此即便在 极限行驶时,也能够可靠地将上述排水排出到胎面外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倾斜主沟和倾斜副沟的各内端均设为 不与周向沟相交。因此,不形成以往那样的由倾斜沟和周向沟所夹的锐角 的角部,因此可以防止轮胎赤道附近的花紋刚性的显著降低,进而发挥较 高的干附路性能。而且,倾斜主沟的内端和倾斜副沟的内端,设置在轮胎 轴向不同的位置,并且倾斜主沟和倾斜副沟交替地设置在轮胎周向上,因 此能够抑制周向沟的附近花紋刚性的降低,进而发挥较高的抓地性能。此 外,倾斜主沟的外端,设置在比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内侧,因此能够防止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附近的花紋刚性的降低,进而即便在旋 转时也能够发挥较高抓地性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在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与极P艮行驶时 的接地端之间形成的旋转时接地区域延伸的倾斜主沟及倾斜副沟的旋转 方向先着地侧的沟壁面的全部或一部分,是由强化沟壁面形成的,该强化沟壁面包括在与沟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轮胎法线成60~ 80度的踏面侧的緩斜面部、和从该緩斜面部在轮胎径向内侧相对于法线 以3~20度延伸的陡斜面部。这在旋转时能够抑制由倾斜沟所夹的陆地 部的变形,进一步提高抓地性能。另外,也能够抑制倾斜沟的沟宽闭合 这样的变形,因而能够防止旋转时排水性能的降低。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2是图1A-A剖面图。图3是说明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的主视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B-B以及C-C剖面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胎面花紋的一例的展开图。图中符号说明2…胎面部;3…周向沟;4…倾斜沟;5…倾斜主沟; 5i…倾斜主沟的内端;50...倾斜主沟的外端;6...倾斜副沟;6i…倾斜副 沟的内端;60...倾斜副沟的外端;IO...强化沟壁面;el...通常行驶时的 接地端;e2…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G...旋转时接地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上具有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花纹包括: 一对周向沟,其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并延伸; 倾斜沟,其在上述各周向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在轮胎周向间隔设置,且朝向轮胎轴向外 侧在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上述倾斜沟包括: 倾斜主沟,其从轮胎轴向的内端延伸至外端,该内端,不与上述周向沟相交并且被设置于周向沟附近,该外端,设置在比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比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 轴向内侧的区域;以及 倾斜副沟,其从轮胎轴向的内端至少延伸至外端,该内端设置于比上述倾斜主沟的内端靠近轮胎轴向外侧且比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靠近轮胎轴向内侧的区域,该外端位于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并且 上述倾斜主沟和上述倾斜副沟交替地 设置在轮胎周向上,并且, 在通常行驶时的接地端与极限行驶时的接地端之间形成为旋转时接地区域,该旋转时接地区域呈延伸时的上述倾斜主沟及上述倾斜副沟的旋转方向上的先着地侧的沟壁面的全部或一部分,是由强化沟壁面形成的,上述强化沟壁面包括:在 与沟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轮胎法线成60~80度的踏面侧的缓斜面部、和从该缓斜面部在轮胎径向内侧相对于法线以3~20度延伸的陡斜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雄彦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