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24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在胎面中心区布置的直线主槽和两个波形主槽;以及在从每个波形主槽到轮胎外侧范围内的每个胎肩区上布置的斜槽,斜槽从波形主槽沿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轮胎的旋转方向是给定的。每个斜槽形成为具有朝轮胎外侧突出的凸弧形,且斜槽的延伸端部在胎肩区终止。因此,每个胎肩区设置有非块状花纹图案--其中着地部分沿轮胎周向延续。因此,充气轮胎具有增强的行驶稳定性和抗不均匀磨损性,同时,基本上维持良好的排水性能以及防止柱状共振的噪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 改善的行驶稳定性以及抗不均匀磨损性,同时基于主槽保持良好的排水性 能,每个主槽都具有宽的槽宽并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
技术介绍
改善充气轮胎的排水性能的一般方法包括将均具有宽槽宽的直线主槽 沿轮胎周向分别布置在胎面的中心区和两个胎肩区上的^t术。具有这种直 线主槽的充气轮胎具有改善的排水性能,但具有如下问题。第一,当轮胎转动时直线主槽引起大的柱状共振(columnar resonance),相应地恶化 了噪音性能。第二,由于具有宽槽宽的直线主槽均勻地布置在相应的胎肩 区,每个胎肩区的刚性降低,从而行驶稳定性相应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2004-168142的7>开说明 书提出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如图4所示的胎面花紋图案,具有给定的 旋转方向R。在该胎面花紋图案中,在胎面41的中心区排列各具有宽槽宽 的三个主槽42、 43、 43。在这三个主槽中,位于轮胎赤道CL的主槽42 是直线主槽,分别位于直线主槽42两侧的其他两个主槽43都是波形主槽, 波形主槽的槽壁弯曲成波浪状。由于均具有宽槽宽的三个主槽42、 43、 43 以上述方式布置在胎面41的中心区中,从而改善了排水性能。此外,由于 右、左主槽43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将多个弧形槽43a串联连接而形成,主 槽43的两个侧壁都沿轮胎周向弯曲成波浪状,由此避免了柱状共振。在每个胎肩区,均具有窄槽宽的斜槽45a与另外的斜槽45b沿轮胎周 向交替布置。斜槽45a从各主槽43的两个相邻弧形槽43a之间的各相应连接部分沿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斜槽45b各沿平行于 斜槽45a的方向从每个胎肩区的中间部向相应的胎肩端延伸。此外,均具 有窄槽宽的窄槽46沿轮胎周向与斜槽45a和45b交叉。结果,每个胎肩区 都具有块状花紋图案一一其中布置有多个块。这样,替代采用均具有宽槽 宽的主槽42、 43、 43,而采用将斜槽45a和45b以及均具有比主槽42、 43、 43更窄槽宽的窄槽46布置在每个胎肩区上。这种布置确保胎肩区的刚性, 由此改善了弯道驾驶时的行驶稳定性。但是,由于上迷充气轮胎设置有块状花紋图案,每个胎肩区都布置有 多块花紋图案,从而该充气轮胎限制了进一步改善行驶稳定性。此外,由 于构成块状花紋图案的斜槽45a弯曲成具有朝轮胎内侧突出的凸形,从而 在每个斜槽45a与主槽43之间成形的前缘角落部分E具有尖锐的锐角。 这造成了角落部分E的刚度局部降低,由此容易造成轮胎的不均匀磨损。而且,位于胎肩区的斜槽45a和45b均弯曲成具有朝轮胎内侧突出的 凸形。这使得每个斜槽45a和45b的前缘与胎面接地印迹(tread contact patch)的前沿以较高的频率重和。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当接地印迹 的前沿着陆在路面上时,每一块的前沿都发出大的击打声,即,图案噪音 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改善的行驶稳 定性以及抗不均匀磨损性,同时基于上述主槽基本上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 以及防止柱状共振的噪音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 该充气轮胎具有防止图案噪音的改善的噪音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现前述目的的充气轮胎是一种给定了轮胎旋转方向的 充气轮胎,包括在胎面中心区沿轮胎周向布置的直线主槽;在直线主槽 的两侧沿轮胎周向布置的波形主槽,肋形着地部分介于所述直线主槽和所 述波形主槽之间,波形主槽通过将多个弧形槽沿轮胎周向串联连接而形成, 每个孤形槽弯曲成具有朝轮胎内侧突出的凸形;以及在M应的 一个波形主槽到轮胎外侧的范围内的每个胎肩区布置的多个斜槽,每个斜槽从对应 两个弧形槽之间的连接部分沿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 每个斜槽形成为具有朝轮胎外侧突出的凸弧形。每个斜槽的延伸端部在胎 肩区终止。每个胎肩区设置有非块状花紋图案一一其中着地部分沿轮胎周 向延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还可以进一步如下构造。每个波形主槽均形成为通透槽,当沿轮胎周向观测该波形主槽时,可 以看到更远侧,而视野不会被波形主槽的右槽壁和左槽壁遮挡。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波形主槽的每个最外缘与轮胎赤道(CL)的距离(Ll)均设定 为10%至20%的胎面弧宽(TW)。此外,每个波形主槽的幅度(W)设 定为1%至5%的胎面弧宽(TW),弧形槽重复采用的节距长度(P)设 定为50mm至90mm。每个斜槽的槽宽小于直线主槽的槽宽和每个波形主槽的槽宽。此外, 在从对应的 一个波形主槽到斜槽的沿轮胎宽度方向上的 一半长度处的槽部 分上,每个斜槽与轮胎周向的平均斜角(oc )的设定为40°至70°。在从 与所述一半长度对应的位置处到斜槽最外端的剩余槽部分上,每个斜槽与 轮胎周向的平均斜角(P )设定为10°至40°。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每个斜槽的最外端离轮胎赤道(CL)的距离(L2) 设定为27%至38°/。的胎面弧宽(TW),在轮胎周向上,每个斜槽的长度 (L3)设定为75%至95%的节距长度(P),弧形槽以所述节距长度重复 设置。在每个胎肩区可以布置弧形辅助斜槽。每个辅助斜槽的起始端都在位 于沿轮胎周向相邻的对应两个斜槽之间的区域,并且,辅助斜槽沿与轮胎 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朝胎肩区的端部向外倾斜延伸。而且,每个辅助斜槽 都弯曲成具有凸弧形,该凸弧沿与相应的斜槽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因此,胎肩区设置有非块状花紋图案一一其中着地部分在轮胎宽度和周向 上呈锯齿状延续。可取的是,每个这样布置的辅助斜槽的从与这样延伸的 相应斜槽的延伸端部对应的位置处向轮胎内侧延伸的槽部分的槽宽设定为朝轮胎内侧逐渐变小。在每个辅助斜槽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内侧,位于轮胎外侧的槽壁与垂直于胎面表面的法线所成的角度可以设定为大于位于轮胎内側的槽壁与 法线所成的角度。在辅助斜槽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中部,位于轮胎外侧的 槽壁与法线所成的角度可以设定为等于位于轮胎内侧的槽壁与法线所成的 角度。在每个辅助斜槽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位于轮胎旋转方向后 方的槽壁与法线所成的角度可以设定为大于位于轮胎旋转方向前方的槽壁 与法线所成的角度。可取的是,直线主槽的槽宽与每个波形主槽的槽宽均设定为5mm至 15mm,并且,每个斜槽的槽宽和每个辅助斜槽的槽宽设定为小于直线主 槽的槽宽和波形主槽的槽宽,均i殳定为lmm至7mm。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包括直线主槽和两个波形主槽。直线主槽布置在胎 面的中心区并沿轮胎周向延伸。波形主槽分別在直线主槽的两侧沿轮胎周 向延伸,每个波形主槽的槽壁都弯曲成波浪状。相应地,与现有充气轮胎 类似,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同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良好的抗柱状共振的 噪音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有改善的行驶稳定性,由于在每个 胎肩区上,从波形主槽沿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斜槽 均成形为具有朝轮胎外侧突出的凸弧形,每个斜槽的延伸端部都在胎肩区 终止,由此在每个胎肩区形成非块状花紋图案一一其中着地部分沿轮胎周 向延续,由此增加了每个胎肩区的刚性。此外,由于每个斜槽都形成为具有朝轮胎外侧突出的凸弧形,在该斜 槽与波形主槽的相应弧形槽之间形成的前缘角落部分为肺胀形,两个侧壁 沿彼此相反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旋转方向给定的充气轮胎,包括: 在胎面中心区沿轮胎周向布置的直线主槽; 在直线主槽的两侧沿轮胎周向布置的波形主槽,肋形着地部分介于所述所述直线主槽和所述波形主槽之间,波形主槽通过将多个弧形槽沿轮胎周向串联连接而形成,每个 弧形槽弯曲成具有朝轮胎内侧突出的凸形;以及 在从相应的一个波形主槽到轮胎外侧的范围内每个胎肩区布置的多个斜槽,每个斜槽从位于相应两个弧形槽之间的连接部分沿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其特征在于: 每个斜槽形成为具有朝轮 胎外侧突出的凸弧形, 每个斜槽的延伸端部在胎肩区终止,并且 每个胎肩区设置有非块状花纹图案,在该非块状花纹图案中着地部分沿轮胎周向延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