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次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364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包括壳体;平衡轮组件,平衡轮组件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主电机,主电机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主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轴承连接;润滑机构,润滑机构与主电机同侧设有,润滑机构通过油路与轴承的两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位于传动机构的对立面;电源箱,电源箱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位于传动机构的对立面;变频器与电源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通过主电机带动壳体内的平衡轮组件转动,将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的动能转化成势能,对减速器进行二次平衡,进一步减小了载荷对减速器的冲击,同时使电机做正功,提高了系统效率,提高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包括壳体;平衡轮组件,平衡轮组件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主电机,主电机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主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轴承连接;润滑机构,润滑机构与主电机同侧设有,润滑机构通过油路与轴承的两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位于传动机构的对立面;电源箱,电源箱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位于传动机构的对立面;变频器与电源箱连接。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通过主电机带动壳体内的平衡轮组件转动,将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的动能转化成势能,对减速器进行二次平衡,进一步减小了载荷对减速器的冲击,同时使电机做正功,提高了系统效率,提高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电动二次平衡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用的节能装置,具体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二次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减速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减速器的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减速增距。就是将输入的转矩增大并且相对的降低转速,有时当发动机纵置时还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由于汽车载荷波动对减速器的冲击,易使减速器损坏,主要损坏形式之一是轮齿损坏,除去制造与安装所产生的误差外,减速器所受载荷冲击变化大是造成轮齿损坏的重要原因,如果减速器工作中出现问题,将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载荷对减速器的冲击、提高减速器使用寿命的电动二次平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包括壳体;平衡轮组件,所述平衡轮组件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主电机,所述主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主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轴承连接;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与所述主电机同侧设有,所述润滑机构通过油路与所述轴承的两端连接;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对立面;电源箱,所述电源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对立面;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源箱连接。 所述平衡轮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一平衡轮及第二平衡轮;其中所述第一平衡轮包括:第一固定座,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能量扇环,所述第一能量扇环环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外缘;所述第二平衡轮包括:第二固定座,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能量扇环,所述第二能量扇环环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外缘;所述第一平衡轮与所述第二平衡轮贴合设置,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第一平衡轮与所述第二平衡轮。 在所述第一能量扇环面向所述第二能量扇环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能量扇环的形状相对应。 在所述第二能量扇环上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二能量扇环,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梯形。 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滑槽间隔设置。 所述调节螺栓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同步轮,所述主同步轮与所述主电机同轴连接;辅同步轮,所述辅同步轮与所述轴承同轴连接;所述主同步轮与所述辅同步轮通过皮带连接。 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电源箱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位置与所述调节螺栓的位置相对应。 在所述电源箱的一侧还设有刹车电阻器。 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通过主电机带动壳体内的平衡轮组件转动,将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的动能转化成势能,对减速器进行二次平衡,进一步减小了载荷对减速器的冲击,同时使电机做正功,提高了系统效率,提高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同时,平衡轮组件的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之间由于存在缺口,就会造成转动的不平衡,就会产生力矩和能量进而进行转换。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本身可同时绕转轴转动,通过两个平衡轮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缺口,而改变两者所组成的扇形的大小,也就是说通过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控制圆形上缺口的大小,调整扭矩。作为一种凸轮的变形,来实现不同能量转换的效果。另外,通过调节螺栓一方面能调整两个平衡轮的相对位置,另外一方面能通过拧紧螺栓实现两者的固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 图3为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滑槽剖视图。 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固定座2-第一能量扇环3-第二固定座 4-第二能量扇环5-转轴6-滑槽 7-调节螺栓8-壳体9-平衡轮组件 10-轴承11-主电机12-润滑机构 13-变频器14-电源箱15-主同步轮 16-辅同步轮17-皮带18-开孔 19-刹车电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包括壳体8 ;平衡轮组件9,平衡轮组件9通过轴承10设置在壳体8内;主电机11,主电机11设置在壳体8的一侧;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8的一侧,主电机11通过传动机构与轴承10连接;润滑机构12,润滑机构12与主电机11同侧设有,润滑机构12通过油路与轴承10的两端连接;变频器13,变频器13设置在壳体8的一侧、位于传动机构的对立面;电源箱14,电源箱14设置在壳体8的一侧、位于传动机构的对立面;变频器13与电源箱14连接。 传动机构包括:主同步轮15,主同步轮15与主电机11同轴连接;辅同步轮16,辅同步轮16与轴承10同轴连接;主同步轮15与辅同步轮16通过皮带17连接。 在壳体8面向电源箱14的一侧设有开孔18,开孔18的位置与调节螺栓的位置相对应。 在电源箱14的一侧还设有刹车电阻器19。 如图4、图5所示,平衡轮组件9包括由第一固定座I以及环接在第一固定座I外缘的第一能量扇环2组成的第一平衡轮、由第二固定座3以及环接在第二固定座3外缘的第二能量扇环4组成的第二平衡轮和转轴5组成。转轴5穿插于第一固定座I及第二固定座3上的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及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实现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的固定连接。 在第一能量扇环2面向第二能量扇环4的一侧设有两条滑槽6,与此同时,在第二能量扇环4上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六个调节螺栓7,调节螺栓7分别卡接在横截面为梯形的滑槽6内,保证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之间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能量扇环2和第二能量扇环4的圆心角为180度,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刻度,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控制圆形上缺口的大小,来实现不同能量转换的效果。 本技术电动二次平衡装置通过主电机带动壳体内的平衡轮组件转动,将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的动能转化成势能,对减速器进行二次平衡,进一步减小了载荷对减速器的冲击,同时使电机做正功,提高了系统效率,提高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同时,平衡轮组件的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之间由于存在缺口,就会造成转动的不平衡,就会产生力矩和能量进而进行转换。第一平衡轮和第二平衡轮本身可同时绕转轴转动,通过两个平衡轮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缺口,而改变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二次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平衡轮组件,所述平衡轮组件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主电机,所述主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主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轴承连接;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与所述主电机同侧设有,所述润滑机构通过油路与所述轴承的两端连接;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对立面;电源箱,所述电源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对立面;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源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茵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