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091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该软连接装置包括:包括,柔性管本体,以及柔性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连接扣,连接扣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公扣件和母扣件,每一对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其中一个与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柔性管本体的两端可通过对应的连接扣与两根间隔设置的物料输送管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一对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另一个与对应的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连接装置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将柔性管本体与物料输送管连接固定,安装拆卸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不易损坏柔性管本体,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公开了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该软连接装置包括:包括,柔性管本体,以及柔性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连接扣,连接扣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公扣件和母扣件,每一对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其中一个与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柔性管本体的两端可通过对应的连接扣与两根间隔设置的物料输送管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一对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另一个与对应的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软连接装置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将柔性管本体与物料输送管连接固定,安装拆卸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不易损坏柔性管本体,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浙青混合料搅拌站、混凝土站和干混砂浆站等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秤斗来称量待混合或搅拌的物料的重量来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了减小物料输送管输送物料至秤斗时,物料输送管的管路振动对秤斗称量精度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物料输送管与秤斗的对接安装通常采用软连接安装。如图1所示,柔性连接管I’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物料输送管3a’与秤斗的接料管3b’上并通过管箍2’箍紧固定。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管箍的箍紧通常采用紧固件4’实现,使得管箍安装和拆卸时需要使用扳手等专用工具安装、拆卸,使得物料输送管与秤斗的接料管的连接与维修更换较为不便;并且管箍通常为刚性构件,管箍箍紧时极易造成柔性连接管的损坏,造成连接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用以简化软连接装置的安装拆卸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本技术提供的软连接装置,包括:柔性管本体,以及所述柔性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公扣件和母扣件,每一对所述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柔性管本体的两端可通过对应的连接扣与两根间隔设置的物料输送管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一对所述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另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将柔性管本体与物料输送管连接固定,安装拆卸过程简单方便;尤其是公扣件和母扣件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不易损坏柔性管本体,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公扣件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母扣件与所述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母扣件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公扣件与所述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用于接料的物料输送管内气压较高而造成物料输送不畅的情况,本技术优选采用,柔性管本体为滤网型管本体。当柔性管本体的材质为具有滤网作用的材质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够使物料输送管内的气体从柔性管本体处溢出,平衡物料输送管内的气压;并且,滤网型管本体能够在透气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的泄露,环保性能较高。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为粘扣或按扣。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粘扣可以有效地防止物料输送时从物料输送管与柔性管本体的连接处泄露,密封性能较好,环保性能高;并且粘扣可以采用纺织行业的材料,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较佳的,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的公扣件或母扣件,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具体通过缝制方式或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较佳的,与所述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的公扣件或母扣件,与所述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具体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物料输送管,以及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软连接装置,所述柔性管本体的两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扣与所述两根物料输送管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一对所述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物料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该物料输送设备的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且连接的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软连接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软连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软连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软连接装置中连接扣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物料输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柔性管本体2-连接扣 21-公扣件22-母扣件 3-物料输送管3a_下料管 3b-接料管 I ’ -柔性连接管2 ’ -管箍 3a’_物料输送管3b’_接料管 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简化软连接装置的安装拆卸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连接装置及物料输送设备。在该技术方案的软连接装置中,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将柔性管本体与物料输送管连接固定,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尤其是公扣件和母扣件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不易损坏柔性管本体,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软连接装置,包括:柔性管本体1,以及柔性管本体I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连接扣2,连接扣2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每一对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的其中一个与柔性管本体I固定连接; 柔性管本体I的两端可通过对应的连接扣2与两根间隔设置的物料输送管3 —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一对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的另一个与对应的物料输送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 由上述结构可知,该软连接装置中包括两个连接扣,即两对公扣件和母扣件。定义两根物料输送管3分别为下料管3a和接料管3b,也就是说柔性管本体I的一端通过一对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与下料管3a连接,柔性管本体I的另一端也通过一对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与接料管3b连接。由于柔性管本体与物料输送管的连接通过连接扣连接固定,因此,柔性管本体在与物料输送管安装之前,柔性管本体为片状,当安装完成后,片状的柔性管本体成为套设两根物料输送管的管状柔性管本体。具体地,柔性管本体在安装过程中,分别在片状柔性管本体用于连接物料输送管的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公扣件和母扣件的其中之一。 继续参照图2所示,下面以柔性管本体I的一端与下料管3a通过一对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连接固定为例说明本实施例。 公扣件21与下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母扣件22固定于柔性管本体I用于连接下料管的表面上;柔性管本体I的一端套设于下料管上并通过公扣件21与母扣件22连接固定;拆卸时直接将公扣件21与母扣件22脱离,则柔性管本体I的一端与下料管分离。同理,柔性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接料管通过另一对公扣件和母扣件连接固定。 由此可知,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构成的连接,以及柔性管本体连接下料管和接料管,有效地减少了下料管的振动对接料管的影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连接装置,通过公扣件和母扣件的连接固定,能够快速实现下料管与接料管的连接,并且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尤其是公扣件和母扣件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不易损坏柔性管本体,有效地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管本体(1),以及所述柔性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连接扣(2),所述连接扣(2)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每一对所述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的其中一个与所述柔性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管本体(1)的两端可通过对应的连接扣(2)与两根间隔设置的物料输送管(3)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一对所述公扣件(21)和母扣件(22)的另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物料输送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