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磨站的中转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283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磨站的中转管,包括管体、进灰口和两个固定件,其还包括:能够套设在进灰口上的封堵盖,封堵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能够与固定件配合卡紧的卡槽,且封堵盖通过可转动的设置在进灰口上的钢条与进灰口连接;两个固定连接在管体同一点上的拉杆,拉杆与固定件远离进灰口的一端连接,且两个拉杆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固定件连接以共同构成等腰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拉杆的设置,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固定件的变形,更好的保证了进灰口与硬质接头的连接密封性,增强了原灰正常输送的安全保障。同时,通过设置能够封堵进灰口的封堵盖,使进灰口不再始终处于敞开状态,能够避免输灰时原灰从另一进灰口处泄漏,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磨站的中转管
本技术涉及粉煤灰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粉磨站的中转 管。
技术介绍
在燃煤发电时,燃煤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粉煤灰,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 境污染,一般会对粉煤灰进行回收以进行循环利用。 粉磨站是将收集到的未经过处理的粉煤灰(后续称为原灰)进行筛选、研磨的设 备,经过粉磨站的加工,原灰被研磨成以更小颗粒状态存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级灰或二 级灰。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原灰需要被散罐车(这里主要指粉罐汽车,车体呈罐形,主要 用于运输散装粉料的运输车辆)运送到粉磨站的工作现场,然后令散罐车的打灰管(打灰 管为输出罐内原灰的管道,包括软管和硬质接头两部分)与粉磨站的中转管连通,散罐车 内的原灰在高压气流的驱动下通过中转管进入到粉磨站的过渡仓中临时存储,以等待进行 后续的筛选、研磨等加工。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两个中转管与过渡仓连通,打灰管的硬质接头套设在其中 一个中转管的进灰口的外侧,并与设置在进灰口边缘处的两个杆状固定件(两个固定件的 设置位置关于进灰口的轴线对称)进行挂接以实现进灰口与硬质接头的紧密连接,避免此 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磨站的中转管,包括设置在管体上的进灰口和设置在所述进灰口上的两个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套设在所述进灰口上的封堵盖,所述封堵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能够与所述固定件配合卡紧的卡槽,且所述封堵盖通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进灰口上的钢条与所述进灰口连接;两个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同一点上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进灰口的一端连接,且两个所述拉杆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所述固定件连接以共同构成等腰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粉磨站的中转管,包括设置在管体上的进灰口和设置在所述进灰口上的两个固 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够套设在所述进灰口上的封堵盖,所述封堵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能够与所述固定 件配合卡紧的卡槽,且所述封堵盖通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进灰口上的钢条与所述进灰口 连接; 两个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同一点上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进灰口的 一端连接,且两个所述拉杆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所述固定件连接以共同构成等腰三角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磨站的中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沿弧线延伸的弧 形卡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磨站的中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沿直线延伸的直 线卡槽,且与所述直线卡槽相对于所述封堵盖的轴线倾斜延伸。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磨站的中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L型卡槽,且所述 L型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黎聪司峻山梁荣君杨灵生贺永利崔志明郑顺章陈慧明胡荣伟贾岩周建明倪善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