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190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胎圈部分(4),每个胎圈部分具有一胎圈芯(5);以及,胎体帘布层(6A),其包括在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6a)和一对绕胎圈芯(5)卷绕的边缘部分(6b),该卷绕的边缘部分(6b)包括从胎圈芯(5)的轴向外侧一位置(P0)处轴向向内延伸的折回部(11),在该折回部(1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辅助帘线层(8),由此折回部(11)的端部(11e)定位成与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SU)相距2.0~8.0mm的距离(U1)。在轮胎常规充气且未加负载的状态下,折回部(11)弯曲为使得折回部(11)的直径从端部(11e)到所述位置(P0)不断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载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改善胎圈耐久性的用于重载轮胎的胎圈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与日本专利3441720号(公开号2002-59716)同族的美国专利6736177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重载轮胎,其中,胎体帘布层的各个边缘部分都固定到各胎圈部分中的胎圈芯上。在胎圈部分Bd中,如图9所示,胎体帘布层边缘部分Ce绕胎圈芯Bc紧紧地卷绕,基本上与胎圈芯相接触。并且折回到胎圈芯Bc径向外侧的边缘Ed由设置在其径向外侧的加强帘线层R1固定。对于加强帘线层R1而言,为拉紧加强帘线层R1,诸如尼龙纤维帘线等热缩性帘线比诸如钢帘线等非热缩性帘线是更为优选的。因此,在此结构中,卷绕的边缘部分Ce可沿胎圈芯Bc的角部以大幅倾斜(steep)的角度弯曲。尤其在钢胎体帘线的情形中,由于该帘线由多根纽绞的细丝或绳股制成,如果帘线以大幅倾斜的角度弯曲,帘线的强度可能会下降,并且进一步来说,在制造生胎过程中细丝极易变得松散。因而,在恶劣的使用条件下使用时,胎圈部分的耐久性可能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载轮胎,其中,防止了绕胎圈芯的胎体帘布层卷绕部分中的帘线的强度下降,且可改善胎圈的耐久性。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重载轮胎包括:胎面部分;一对胎侧部分;一对胎圈部分,其中每个胎圈部分中包括一胎圈芯;以及帘线在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胎体帘布层;其中,胎体帘布层包括经胎面部分和胎侧部分在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和一对从轮胎轴向内侧向轴向外侧绕胎圈芯卷绕的边缘部分,卷绕的边缘部分包括一折回部,该折回部从胎圈芯轴向外侧上的一位置处径向向外延伸并在离开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的同时轴向向内朝所述主体部分延伸而在该主体部分之前终止,并且在该折回部的径向外侧上设置了用于定位所述折回部的辅助帘线层,由此使折回部的端部与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相距2.0到8.0mm的距离而定位。附图说明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轮胎的横截面视图。图2为示出其胎圈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3为示出胎圈芯、胎体帘布层卷绕部分和辅助帘线层的布置情况的示意性放大截面视图。图4为示出辅助帘线层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辅助帘线层的钢帘线的立体图。图6为用于说明悬臂梁的挠曲的示意图。图7为说明胎体帘线弯曲刚度的定义的示意图。图8为说明卷绕辅助帘线层的方法的图示。图9为依据现有技术的胎圈部分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依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轮胎1包括:胎面部分2;一对轴向间隔的胎圈部分4,每个胎圈部分4中包括有一胎圈芯5;一对在胎面边缘和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胎侧部分3;在两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胎体6;-->以及在胎面部分2中设置在胎体6的径向外侧的带束层7。图1示出了轮胎的常规充气且未加负载的状态。这里,常规充气且未加负载的状态是:轮胎安装到轮辋J上并充气到标准压力但未施加轮胎负载的状态。轮辋J包括:一对用于胎圈部分4的胎圈座Js、从每个胎圈座Js的轴向外端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Jf、以及在形成胎圈座Js之间用于轮胎安装的轮辋鞍边(图未示)。轮辋J可以是标准轮辋,即,由标准组织官方认可的轮辋,所述标准组织即JATMA(日本和亚洲)、T&RA(北美)、ETRTO(欧洲)、STRO(斯堪的纳维亚)等。标准压力和标准轮胎负载是由同一组织规定的空气压力/最大负载表或类似表中的用于轮胎的最大空气压力和最大轮胎负载。例如,该标准轮辋是JATMA中规定的“标准轮辋(stand rim)”、ETRTO中的“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TRA中的“设计轮辋(design rim)”等。标准压力是JATMA中规定的“最大空气压力(maximum air pressure)”、ETRTO中的“充气压力(inflationpressure)”、TRA中的“在不同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限制(Tire Load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表中给定的最大压力等。该标准负载是JATMA中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maximum load capacity)”、ETRTO中的“负载能力(load capacity)”、TRA的上述表中给定的最大值等。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重载轮胎1是要安装在15度渐缩的中部凹陷式轮辋上的无内胎轮胎,其中,每个胎圈座Js以15度的角度轴向向内渐缩。因此,胎圈部分4的底部4b也以大致15度的角度倾斜,更精确地说为15度或稍大的角度。在胎面部分2中,带束层7设置在胎体6的胎冠部分的径向外侧。带束层7包括至少两个交叉帘布层7B和7C,在此实施例中为三个帘布层7A、7B和7C,每个帘布层都由彼此平行放置的钢帘线制成。径向最内侧的第一帘布层7A的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O成45到75度的-->角度设置。径向靠外侧的第二和第三帘布层——即交叉帘布层7B和7C的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O成10到35度的相对较小的角度设置。胎体6包括至少一个帘布层6A,其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O径向成一80到90度范围内的角度设置,胎体6经胎面部分2和胎侧部分3在胎圈部分4之间延伸。胎体帘布层6A从轮胎轴向内侧向轴向外侧绕各胎圈部分4中的胎圈芯5卷绕,而形成一对卷绕部分6b和一位于其间的主体部分6a。胎体帘线使用钢帘线。但是,例如聚酯、芳族聚酰胺、人造丝、尼龙等的有机纤维帘线也可结合使用。胎体帘线涂有顶层橡胶(topping rubber)tg,以改善胎体帘线和相邻橡胶之间的粘合力。在钢胎体帘线6C的情形下,优选地,为此所使用的顶层橡胶tg是一种相对较软的橡胶混合物,其复合弹性模量小于20MPa,更优选地小于11MPa,但是不小于7Mpa,并且其可非常好地粘合于天然橡胶或类似物。在此实施方式中,胎体6由单一帘布层6A构成,其钢帘线6C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O成90度角设置。在胎面部分2中,胎面橡胶设置在带束层7的径向外侧,且该胎面橡胶限定形成胎面表面。在胎侧部分3中,胎侧橡胶设置在胎体6的轴向外侧,限定形成胎侧表面。在胎圈部分4中,胎圈橡胶沿胎圈底部4b设置在胎圈趾和胎圈踵之间,且从胎圈趾和胎圈踵轴向向外延伸。在轮胎的轴向外表面上,胎圈橡胶延伸出与轮辋凸缘Jf的接触点之外并在下述的胎圈填充物15的轴向外侧上与胎侧橡胶拼接。在每个胎圈部分中,设置胎圈芯5以增强胎圈部分4与轮辋J之间的接合。胎圈芯5通过将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钢丝5w有序卷绕而形成。因此,胎圈芯5由大量单根钢丝5w卷绕而制成。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中,-->即包括轮胎旋转轴线的横截面中,胎圈芯5的轮廓线或横截面形状在平行于胎圈座Js的方向(Id)上是长的,该方向与胎圈底部4b的倾斜方向大致相同。在此实施例子中,在每层中钢丝5w的卷绕数目从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依次为9、10、11、10和9。胎圈芯5具有六角形的横截面形状,其具有大致平行于上述的倾斜方向(Id)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并分别限定形成胎圈芯5的径向内表面SL和径向外表面SU。进一步,六角形横截面形状在轴向内侧具有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限定形成胎圈芯5的轴向内表面Si;并且该六角形横截面形状在轴向外侧具有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限定形成胎圈芯5的轴向外表面So。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轮胎,包括:胎面部分(2),一对胎侧部分(3),一对胎圈部分(4),每个胎圈部分(4)中包括一胎圈芯(5),以及胎体帘布层(6A),其帘线(6C)在所述胎圈部分之间延伸,该胎体帘布层包括经所述胎面部分和胎侧部分在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6a)和一对从轮胎轴向内侧向轴向外侧绕胎圈芯(5)卷绕的边缘部分(6b),其中卷绕的边缘部分(6b)包括折回部(11),该折回部(11)从胎圈芯(5)轴向外侧上的一位置(P0)处延伸,径向向外离开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SU),并且轴向向内朝所述主体部分(6a)延伸而在该主体部分(6a)之前终止,以及在该折回部(1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该折回部的辅助帘线层(8),由此将折回部(11)的端部(11e)定位成与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SU)相距2.0到8.0毫米的距离(U1)。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5-9 2005-1363951.一种重载轮胎,包括:胎面部分(2),一对胎侧部分(3),一对胎圈部分(4),每个胎圈部分(4)中包括一胎圈芯(5),以及胎体帘布层(6A),其帘线(6C)在所述胎圈部分之间延伸,该胎体帘布层包括经所述胎面部分和胎侧部分在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6a)和一对从轮胎轴向内侧向轴向外侧绕胎圈芯(5)卷绕的边缘部分(6b),其中卷绕的边缘部分(6b)包括折回部(11),该折回部(11)从胎圈芯(5)轴向外侧上的一位置(P0)处延伸,径向向外离开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SU),并且轴向向内朝所述主体部分(6a)延伸而在该主体部分(6a)之前终止,以及在该折回部(1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该折回部的辅助帘线层(8),由此将折回部(11)的端部(11e)定位成与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SU)相距2.0到8.0毫米的距离(U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轮胎,其中在轮胎常规充气且未加负载的状态下,在轮胎的子午线截面中,所述折回部(11)大致沿一条三次曲线弯曲而使以其中心作为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折回部(11)的直径从所述端部(11e)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冈清人西实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