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445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包括车架、至少一个燃气瓶和支架,燃气瓶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支架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或位于车架的侧面,每个支架至少与一个燃气瓶固定连接;支架通过连接块和U型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或支架吊装在车架纵梁的外侧;连接块与支架和车架纵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U型螺栓穿过车架两侧的纵梁与支架固定连接;连接块的螺栓孔为长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能充分利用整车空间位置,不影响底盘各部件的装配关系,结构简单,成本低,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能为汽车提供更多的天然气,还能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包括车架、至少一个燃气瓶和支架,燃气瓶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支架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或位于车架的侧面,每个支架至少与一个燃气瓶固定连接;支架通过连接块和U型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或支架吊装在车架纵梁的外侧;连接块与支架和车架纵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U型螺栓穿过车架两侧的纵梁与支架固定连接;连接块的螺栓孔为长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能充分利用整车空间位置,不影响底盘各部件的装配关系,结构简单,成本低,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能为汽车提供更多的天然气,还能适用于不同的车型。【专利说明】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尤其涉及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
技术介绍
当今时代,为避免日益严重的生态和气候灾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天然气汽车以其低排放、抑制温室效应和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三大特性,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为适应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发展以天然气为主要代表的天然气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天然气汽车需要增加设置燃气瓶及其相应管道。由于在汽车底盘上装配的部件较多,整车装配燃气瓶的空间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根据汽车底盘各装配部件的位置关系,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包括车架和至少一个燃气瓶,还包括支架,燃气瓶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为了给汽车提供更多的天然气和简化管路布置,可以设置多个燃气瓶,多个燃气瓶共用一套供气组件系统(包括:气体缓冲罐、LNG汽化器以及压力表和各连接气管)。 进一步,为了充分利用整车空间位置,不影响底盘各部件的装配关系,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支架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支架位于车架的侧面。 进一步,为了给汽车提供更多的天然气,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支架为两个,每个支架至少与一个燃气瓶固定连接;一个支架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的上方,另一个支架位于车架的侧面。为了简化管路布置和降低成本,几个燃气瓶共用一套供气组件系统(包括:气体缓冲罐、LNG汽化器以及压力表和各连接气管)。 进一步,为了便于燃气瓶的安装,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燃气瓶箍带,燃气瓶箍带的一端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燃气瓶箍带的另一端绕过燃气瓶外周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支架的强度,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车架上方的支架可设置成矩形状,位于车架的侧面的支架可设置成L形状。 为了使燃气瓶外周更好地贴合在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与燃气瓶的接触面可设置成与燃气瓶外周相匹配的形状。 进一步,为了提高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上方的支架与车架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支架通过连接块和U型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车架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U型螺栓穿过车架两侧的纵梁与支架固定连接。与车架两侧纵梁平行的支架两侧还设置有与U型螺栓连接的连接件。连接块能够阻止支架与车架之间前后、左右的滑动,U型螺栓能够阻止支架与车架之间上下的跳动。位于车架的侧面的车架可吊装在车架纵梁的外侧。 进一步,为了便于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的连接,避免损坏连接块,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连接块的一端与支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车架两侧的纵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由于连接块的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车架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因此,连接块在支架上的位置与车架两侧纵梁的位置是相互匹配的,如果连接块与支架或车架两侧纵梁的任何一端采用焊接、铆接等整体式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块与支架或车架两侧纵梁是一体的,且连接块的另一端还高出靠近连接块一侧的支架或车架两侧纵梁的端面,这将给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之间的装配带来难度,并且容易撞坏连接块。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连接块的两端与支架或车架两侧纵梁的连接都是采用的螺栓连接,连接块与支架或车架两侧纵梁都是分体的,在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把支架放置在车架上后,再把连接块放置在支架与车架两侧纵梁的螺栓连接孔的对应位置上,大大降低了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的装配难度,并且也避免了撞坏连接块。 进一步,为了提高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的装配效率,以及便于本技术适用于不同的车型,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连接块上设置的螺栓连接孔为长通孔。由于同一车型的车架两侧纵梁的安装孔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导致支架与车架两侧纵梁的安装孔错位,致使装配效率较低;另外,由于不同车型的车架两侧纵梁的安装孔的位置不同,导致不同车型需要配置不同的支架。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连接块上设置的螺栓连接长通孔能够调节连接块与车架两侧纵梁的安装孔之间的误差,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地将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连接在一块,提高了支架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的装配效率。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能充分利用整车空间位置,不影响底盘各部件的装配关系,结构简单,成本低,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能为汽车提供更多的天然气,还能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车架I,燃气瓶2,支架3,支架本体31,燃气瓶箍带32,连接块4,U型螺栓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结构包括:车架I和至少一个燃气瓶2,还包括支架3,燃气瓶2与支架3固定连接,支架3与车架I固定连接。支架3可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I的上方,支架3也可以位于车架I的侧面,支架3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且每个支架3至少与一个燃气瓶2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架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I的上方,另一个支架位于车架I的侧面。为了简化管路布置和降低成本,几个燃气瓶2共用一套供气组件系统(包括:气体缓冲罐、LNG汽化器以及压力表和各连接气管)。 支架3包括支架本体31和燃气瓶箍带32,燃气瓶箍带32的一端与支架本体31固定连接,燃气瓶箍带32的另一端绕过燃气瓶2与支架本体31固定连接,将燃气瓶2固定在支架本体31上。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I上方的支架本体31可以采用矩形钢、角钢、钢板等材料焊接成矩形状,在矩形状的支架本体31与车架I两侧纵平行的两侧还设置有与U型螺栓5连接的连接件,位于车架I侧面的支架本体31可以采用矩形钢、角钢、钢板等材料焊接成L形状。燃气瓶箍带32可以采用薄钢板带,在燃气瓶箍带32的两端可分别焊接一个与支架本体31相连接的连接件,在支架本体31上可焊接两个与燃气瓶箍带32的两端相连接的连接件。 位于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车架I上方的支架3通过连接块4和U型螺栓5与车架I固定连接;连接块4的一端与支架3固定连接,连接块4的另一端与车架I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U型螺栓5穿过车架I两侧的纵梁与支架3固定连接。位于车架I侧面的支架3吊装在车架I纵梁的外侧。 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包括车架(1)和至少一个燃气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3),所述燃气瓶(2)与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与车架(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乐谢剑波袁子高白斌尹永学向洪军张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