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春专利>正文

高压空气能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856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环保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空气能车辆、用压缩空气泵与气/气增压器给新型蓄能罐充高压空气蓄能、应用气/液流体泵高效能量转换、用电气伺服控制伐与电液比例控制伐调速、驱动液压达技术动力来自于压缩空气无需内燃,释放出的气体全部洁净无污染,电源供给与速度控制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其连接按空气压缩增压蓄能气液能量转换、到液压马达驱动的流体顺序安装连接,此高压空气能车辆应用前可用固定压缩充气站快速充气,或用修轮胎站充气,也可用自载压缩空气泵由外电源或其他动力给此车充气;实现了用压缩空气能储存作为动力的新能源环保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环保车辆
,涉及ー种高压空气能车辆、用压缩空气泵与气/气增压器给新型蓄能罐充高压空气蓄能、应用气/液流体泵高效能量转换、用电气伺服控制伐与电液比例控制伐调速、驱动液压达技术动カ来自于压缩空气无需内燃,释放出的气体全部洁净无污染,电源供给与速度控制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其连接按空气压缩增压蓄能气液能量转换、到液压马达驱动的流体顺序安装连接,此高压空气能车辆应用前可用固定压缩充气站快速充气,或用修轮胎站充气,也可用自载压缩空气泵由外电源或其他动カ给此车充气;实现了用压缩空气能储存作为动カ的新能源环保车辆。
技术介绍
以石油为能源的汽车已进入资源枯竭,有碳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两难境界,发展 堪忧。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有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カ汽车等。但是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存在造价高、充电时间长、寿命短、应用回收有污染;太阳能电池存在能量转换效率、受造价高、面积与抗震,不间断蓄能等因素,使应用存在困扰;燃料电池存在自身很多问题,氢气燃料存在制造成本安全运储应用的可能性问题,混合动カ汽车对环境也有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各种车辆都有能源枯竭对环境有碳排放或污染,造成温室效应的问题,为了使新能源汽车与环境相客,专利技术了“高压空气能车辆”;动カ来自干压缩空气无需内燃,释放出的气体全部洁净无污染,实现了用压缩空气能储存作为动カ的新能源环保车辆。ー种高压空气能车辆;特征是本车辆有以下系统组成压缩空气增压新型蓄能系统;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系统;电气伺服控制与电液比例控制调速系统;液压马达驱动系统;电源供给速度控制计算机显示系统;方向底盘行走与车箱装备等似传统车辆制造而成。用压缩空气泵(I)与气/气增压器(2)给新型高压蓄能罐(3)快速充气、用电气伺服控制伐⑷与气/液流体泵(5)实现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用电液比例控制伐(6)调速,由液压马达(7)手动补液泵(8)、充气ロ(9)实现了压缩空气能转换为驱动液压马达在汽车中的应用;由排气发电机(10)、充电机(11)、蓄电池(12)、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板(13)、压カ 传感器(14)、压カ传感器(15)、压カ传感器(16)、电子调速踏板(17)、继电器(18)、继电器(19)、继电器(20)实现电源供给与速度控制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其连接按空气压缩增压蓄能气液能量转换、到液压马达驱动的流体顺序安装连接,此高压空气能车辆应用前可用固定压缩充气站快速充气,或用修轮胎站充气,也可用自载压缩空气泵由外电源或其他动カ给此车充气。上述其特征在于具体各系统的组成与连接关系;见(图I),压缩空气增压新型蓄能系统由压缩空气泵(I)、气/气增压器(2)见(图3、A)、新型高压蓄能罐(3)见(图3、C)、组成;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系统,由电气伺服控制伐(4)、与气/液流体泵(5)见(图3、B)、组成;电气伺服控制与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由电液比例控制伐(6)组成;液压马达驱动系统,由液压马达(7)见(图4、D)、(可用轮殼式定量马达)手动补液泵(8)、压缩空气充气ロ(9)、排气发电机(10)组成;电源供给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见(图2),充电器(11)、蓄电池(12)、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版(13)压カ传感器(14)、压カ传感器(15)、压カ传感器(16)、电子调速踏板(17)、继电器(18)、继电器(19)、继电器(20)组成;方向底盘行走与车箱装备系统等似传统汽车制造而成;以上各系统结构组成与连接关系是由压缩空气泵(I)连接气/气增压器(2)、气/气增压器(2)连接新型高压蓄罐(3)、新型高压蓄能罐(3)连接电气伺服控制伐(4)、电气伺服控制伐(4)连气/液流体泵(5)、气/液流体泵(5)连接电液比例控制伐(6)、电液比例控制伐(6)连接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7)连接手动补液泵⑶压缩空气充气ロ(9)连接压缩空气泵(I)、排气发电机(10)连接电气伺服控制伐(4)、;电源供给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的连接关系是排气发电机(10)连接充电器(11)、允电器(11)连接蓄电池(12)、蓄电也(12)连接电子控制器与显示版(13)、计算机控制器显示版(13)分别连接继电器(18)与继电器(19)继电器(20);继电器(18)连接电气伺服控制伐(2)、继电器(19)连接电液比例控制伐¢)、继电器(20)连接压缩空气泵(I)、压カ传感器(14)、压カ传感器(15)、压カ传感器(16)、与电子调速踏板(17)都分别连接计算机控制器显示版(13)的各接线端。以上各系统的器件分别固定在车箱内与车底盘的适当位置上。说明书附图说明图I、是高压空气能车辆系统结构图。图2、是电源供给与电子控制显示系统结构图。图3、A气/气增压器图片、B气/液流体泵图片、C高压蓄能罐图片。图4、D液压马达图片、E、F高压空气能车辆(试验车)照片。说明书摘要附图。图I中、压缩空气泵⑴、气/气增压器(2)、高压蓄能罐⑶、电气伺服控制伐(4)、气/液流体泵(5)、电液比例控制伐¢)、液压马达(7)、手动补液泵(8)、压缩空气充气ロ(9)、排气发电机(10) ο具体系统间气液连接关系是由压缩空气泵(I)连接气/气增压器(2)、气/气增压器⑵连接高压蓄能罐(3)、高压蓄能罐(3)连接电气伺服控制伐(4)、电气伺服控制伐(4)连接气/液流体泵(5)、气/液流体泵(5)连接电液比例控制伐(6)、电液比例控制伐(6)连接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7)连接手动补液泵(8)、压缩空气充气ロ(9)连接压缩空气泵(I)、排气发电机(10)连接电气伺服控制伐(4)。图2中、发电充电器(11)、蓄电池(12)、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版(13)、压カ传感器(14)、压カ传感器(15)、压カ传感器(16)、电子调速踏板(17)、继电器(18)、继电器(19)、继电器(20) ο具体电源供给与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的结构连接关系是排气发电机(10)连接充电器(11)、充电器(11)连接蓄电池(12)、蓄电池(12)连接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版(13)、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版(13)分别连接继电器(18)与继电器(19)、继电器(20);继电器 (18)连接电气伺服控制伐(2)、继电器(19)连接电液比例控制伐¢)、继电器(20)连接压缩空气泵(I)、压カ传感器(14)、压カ传感器(15)、压カ传感器(16)、与电子调速踏板(17)都分别连接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版(13)的各接线端。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I、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见图4、E、F(试验车)照片。ー种高压空气能车辆;特征是本车辆有以下系统组成压缩空气增压新型蓄能系统;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系统;电气伺服控制与电液比例控制调速系统;液压马达驱动系统;电源供给速度控制计算机显示系统;方向底盘行走与车箱装备等似传统车辆制造而成。用压缩空气泵(I)与气/气增压器(2)给新型高压蓄能罐(3)快速充气、用电气伺服控制伐(4)与气/液流体泵(5)实现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用电液比例控制伐(6)调速,由液压马达(7)手动补液泵(8)、充气ロ(9)实现了压缩空气能转换为驱动液压马达在车辆中的应用;由排气发电机(10)、充电机(11)、蓄电池(12)、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板(13)、压カ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能汽车;其特征是用压缩空气泵(I)与气/气增压器(2)给新型高压蓄能罐(3)快速充气、用电气伺服控制伐(4)与气/液流体泵(5)实现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用电液比例控制伐(6)调速,由液压马达(7)手动补液泵(8)、充气口(9)实现了压缩空气能转换为驱动液压马达在汽车中的应用;由排气发电机(10)、充电机(11)、蓄电池(12)、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板(13)、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6)、电子调速踏板(17)、继电器(18)、继电器(19)、继电器(20)实现电源供给与速度控制全部由计算机完成,本压缩空气能汽车有以下系统组成压缩空气增压新型蓄能系统;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系统;电气伺服控制与电液比例控制调速系统;液压马达驱动系统;电源供给速度控制计算机显示系统;其连接按空气压缩增压蓄能气液能量转换、到液压马达驱动的流体顺序安装连接,方向底盘行走与车箱装备等似传统汽车制造而成。2.由权利要求书I所述、其特征在于具体系统组成与连接关系;压缩空气增压新型蓄能系统由压缩空气泵(I)、气/气增压器(2)、新型高压蓄能罐(3)、组成;气液能量高效转换系统,气/液流体泵(5)、组成;电气伺服控制与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由电气伺服控制伐(4)、电液比例控制伐(6)组成;液压马达驱动系统,由液压马达(7)手动补液泵⑶、充气口(9)组成;电源供给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由排气发电机(10)、充电器(11)、蓄电池(12)、计算机控制器与显示版(13)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