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支撑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342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支撑和电动车。其中,中支撑包括:主撑杆,包括横梁、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横梁位于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之间,且横梁的一端与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和支撑弧板,包括左弧板和右弧板,左弧板和右弧板分别位于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的后侧、并分别通过前端与左撑立杆的下端和右撑立杆的下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支撑,在收起状态下、主撑杆离地高度相同时,与相关技术的中支撑相比其离地的高度距离更大,而且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方,形成的钩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能够避免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提高了用户骑行车辆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支撑和电动车。其中,中支撑包括:主撑杆,包括横梁、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横梁位于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之间,且横梁的一端与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和支撑弧板,包括左弧板和右弧板,左弧板和右弧板分别位于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的后侧、并分别通过前端与左撑立杆的下端和右撑立杆的下端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中支撑,在收起状态下、主撑杆离地高度相同时,与相关技术的中支撑相比其离地的高度距离更大,而且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方,形成的钩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能够避免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提高了用户骑行车辆时的安全性。【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支撑和一种使用该中 支撑的电动车。 中支撑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和摩托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的普遍,人们日常的出行会经常用到,目 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和摩托车上停车支撑结构包括普通中支撑和省力中支撑,其中,省力中 支撑广泛受到市场的欢迎。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市场上的省力中支撑,其上的左弧板21'位于左撑立杆 12'的前侧,左弧板21'通过后端与左撑立杆12'的下端相连接,在中支撑处于收起状态时 左弧板21'位于左撑立杆12'的下方并呈钩状,离地面很近,在骑行过程中,左弧板21'的 前端(右弧板的前端与左弧板21'的前端对称,不再赘述)很容易在车辆行驶时钩钩碰到 凸出的障碍物或在车辆转弯时碰撞地面,造成中支撑损坏,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车辆倾倒、 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威胁着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支撑,其上的支撑弧板均位于主撑杆的后侧,在中 支撑处于收起状态时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方;与现有的中支撑相比,在中支撑处于收 起状态下、主撑杆离地高度相同时,其离地的高度距离更大,而且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 方,形成的钩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能够避免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同时也消 除了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磨损,可提高用户骑行车辆时的舒适度,并 避免了因中支撑钩挂地面上的障碍物而发生的事故。 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支撑,包括:主撑杆,包括横梁、左撑 立杆和右撑立杆,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左撑立杆和所述右撑立杆之间,且所述横梁的一端与 所述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和支撑弧板,包括左弧板和右弧 板,所述左弧板和所述右弧板分别位于所述左撑立杆和所述右撑立杆的后侧、并分别通过 前端与所述左撑立杆的下端和所述右撑立杆的下端相连接。 本技术提供的中支撑,其上支撑弧板均位于主撑杆的后侧,在中支撑处于收 起状态时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方;与现有的中支撑相比,在中支撑处于收起状态下、主 撑杆离地高度相同时,本技术的中支撑离地的高度距离更大,而且支撑弧板位于主撑 杆的上方,形成的钩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能够避免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同 时也消除了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磨损,可提高用户骑行车辆时的舒适 度,并避免了因中支撑钩挂地面上的障碍物而发生的事故。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弧板和所述左撑立杆相连接的位置处、和/ 或所述右弧板和所述右撑立杆相连接的位置处通过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中,左弧板和左撑立杆相连接的位置处、和/或右弧板和右撑立杆相连 接的位置处通过圆弧过渡,该位置为踩踏中支撑支起车辆时中支撑与地面之间的初始接触 点,通过圆弧过渡能够让人们支起车辆的动作更省力。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弧板和/或所述右弧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加 强筋。 本实施例中,左弧板和/或右弧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加强筋,能够提高左弧板和/或 右弧板的强度,避免中支撑结构被压坏,提高中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筋为凸筋。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为凸筋,使左、右弧板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变小,在支撑电动车 时摩擦力变小,使得中支撑在立起过程中更省力;而且,凸筋采用冲压方式制成,更方便于 制作。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左撑立杆和所述右撑立杆的上 方,且所述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左撑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右撑立杆 的上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撑立杆、所述右撑立杆、所述横梁、所述左 弧板和所述右弧板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左撑立杆、右撑立杆、横梁、左弧板和右弧板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中 支撑的部件数量,使中支撑在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其综合机械性能更好,不存在应 力集中现象。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还包括:左加强杆和右加强杆,分别位于所 述左撑立杆和所述右撑立杆的后侧;且所述左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 一端与所述左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右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中支撑在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加强杆、右加强杆, 且左加强杆一端与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右加强杆的一端 与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左加强杆、右加强杆可增加左弧 板、右弧板的强度,使左、右弧板更加的牢固,避免左、右弧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延长 了中支撑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支撑还包括:安装板,固定在横梁上,且所 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铰接孔;和踩踏杆,位于所述左加强杆的后侧、并与所述左加强杆固定连 接。 本实施例中,中支撑还包括安装板和踩踏杆,安装板固定在横梁上且其上设置有 铰接,便于中支撑在电动车上安装固定(即:铰接连接);踩踏杆位于左加强杆的后侧、并与 左加强杆固定连接,可使人们在支撑电动车时不必直接踩左弧板,让人们在支撑电动车时 更加的方便,同时踩踏杆和左加强杆固定连接构成杠杆结构(增大了支撑点与发力点之间 的距离,则生成的力矩更大),使人们在支撑电动车时更加的省力。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踩踏杆与所述左加强杆为一体式结构,以提 升中支撑的综合机械性能。 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中 支撑。 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车上安装有上述的中支撑,使电动车在立起过程中更加的 省力,而且,中支撑距离地面的高度距离更大,能够避免骑电动车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 既减少了中支撑的磨损,还可提高骑行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中支撑,其上支撑弧板均位于主撑杆的后侧,在中支 撑处于收起状态时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方;与现有的中支撑相比,在中支撑处于收起 状态下、主撑杆离地高度相同时,其离地的高度距离更大,而且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 方,形成的钩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能够避免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同时也消 除了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磨损,可提高用户骑行车辆时的舒适度,并 避免了因中支撑钩挂地面上的障碍物而发生的事故。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支撑,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撑杆,包括横梁、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左撑立杆和所述右撑立杆之间,且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和支撑弧板,包括左弧板和右弧板,所述左弧板和所述右弧板分别位于所述左撑立杆和所述右撑立杆的后侧、并分别通过前端与所述左撑立杆的下端和所述右撑立杆的下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红陈文胜杨正意郑善清
申请(专利权)人:绿源电动车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