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5963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催化剂堆密度低、强度差、反应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自弱酸性溶液改性处理的MgO、CaO、SrO、BaO中的至少一种改性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和碱性金属氧化物Li2O作为活性组分,采用一种二次成型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堆密度≥0.82g/cm3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以应用于丁烯-1异构转化为丁烯-2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异构化反应是分子进行结构重排而其组成和分子量不发生变化的反应过程,烃类分子涉及的异构化反应主要包括烷基的转移、双键的移动和碳链的移动。异构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常常可以进行到接近平衡转化率。由于反应热效应很小,温度对平衡组成影响不甚显著,但低温操作有利于减少副反应发生。烯烃化合物双键异构化过程是使原料和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接触,烯烃双键位置发生变化或出现分子重排。烯烃异构化是为开发利用石油资源而开发,至今仍在石油化工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逐步在有机化工原料的生产加工中日益受到重视。在石油炼制工业中,异构化过程也可应用于增产所需的目标产物。烯烃的异构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如丁烯-1异构化生成丁烯-2的反应:在碳四馏分分离时也可采用异构化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丙烯需求的增加,工业上丙烯价值远超过乙烯。碳四烯烃的综合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烯烃歧化反应,即通过乙烯和丁烯反应制丙烯是一条增产丙烯的重要途径,目前正逐步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烯烃异构化反应在烯烃歧化反应中起到了打破反应平衡,促进反应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a)0~100份的选自MgO、CaO、SrO、BaO中的至少一种改性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和b)0~100份的碱性金属氧化物Li2O;其中,a)组分和b)组分不能同时为0;所述的催化剂为片状,催化剂的堆密度为大于等于0.7g/cm3且小于等于2.0 g/cm3;催化剂的直径和厚度比为0.2~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a)0~100份的选自MgO、CaO、SrO、BaO中的至少一种改性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和b)0~100份的碱性金属氧化物Li2O;其中,a)组分不为0;所述的催化剂为片状,催化剂的堆密度为大于等于0.7g/cm3且小于等于2.0g/cm3;催化剂的直径和厚度比为0.2~20;所述催化剂制备包括如下几个步骤:a)碱土金属氧化物改性,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0%的弱酸性溶液对碱土金属氧化物进行改性,在20~80℃下,搅拌4~12小时;b)烘干,烘干温度控制为70~140℃,烘干1~12小时;c)造粒,将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和碱性金属氧化物Li2O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先经过压片或造粒机造粒成型,颗粒大小控制在10~80目;d)打片,选自石墨、硬脂酸镁、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脱模剂,加入量为催化剂总质量的2~6%,搅拌均匀,放入合适的模具中,颗粒直径控制在2.5~5mm,再用打片机打片成型,制成催化剂的前驱体;e)烘干,烘干温度控制为70~140℃,烘干1~12小时;f)焙烧,焙烧温度控制为300~700℃,焙烧1~12小时,焙烧后得到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土金属氧化物选自Mg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成:a)10~9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厚王仰东刘苏洪涛宣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