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464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吊运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并可沿轨道滑动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一组物料吊挂车,牵引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物料吊挂车连接,物料吊挂车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制动装置连接,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侧的驱动轮和连接在驱动轮下端的减速箱,减速箱与气动马达连接,所述气动马达与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气动控制箱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气路内的风压传感器连接,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还与制动装置的双伸缩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气控制的吊运车,取代了原来的人力搬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并可通过气动控制箱远程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工作环境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吊运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并可沿轨道滑动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一组物料吊挂车,牵引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物料吊挂车连接,物料吊挂车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制动装置连接,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侧的驱动轮和连接在驱动轮下端的减速箱,减速箱与气动马达连接,所述气动马达与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气动控制箱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气路内的风压传感器连接,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还与制动装置的双伸缩气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气控制的吊运车,取代了原来的人力搬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并可通过气动控制箱远程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工作环境安全。【专利说明】-种气动吊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载重运输设备,特别是一种气动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迅猛发展,采掘机械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煤碳的开 采量逐年增加,但是矿井内的辅助运输系统相应的改进不大,工作效率依旧很低,目前主要 靠人工搬运或采用绞车配合滑撬在地上拖拽,运输效率低,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采区及料场运输的困难,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高, 安全可靠的气动吊运装置。 本技术的气动吊运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并可沿轨道滑动的牵引装置、制 动装置和一组物料吊挂车,牵引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物料吊挂车连接,物料吊挂车通过 第二连接板与制动装置连接,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侧的驱动轮和连接在驱动轮下端 的减速箱,减速箱与气动马达连接,气动马达与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气动控制箱 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气路内的风压传感器连接,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还与制动装置的双 伸缩气缸连接。这样,气动马达通过减速箱带动驱动轮沿轨道的腹板转动,以带动与之相连 的物料吊挂车沿轨道移动,从而达到运输物料的目的。 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优选的,减速箱的上端通过第一吊架与轨道固定连接,下端与承载架固定连接,承 载架为截面为矩形的框架,框架内还设有气动马达和气动控制箱,气动控制箱固定安装在 减速箱上,且减速箱的下端安装气动马达。在轨道的两侧位于第一吊架位置设有与轨道滑 动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水平放置的驱动轮,凹槽与第一吊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轨道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吊架与对应的第一、第二制动装置连接, 第一、第二吊架以及承载架的上端均通过滚轮吊装在轨道上,并可与轨道滑动连接,且第一 吊架与承载架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第二制动装置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臂,传动臂的上 端通过销子与制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制动杆的内端对着轨道的腹板,且 在制动杆的内端设有刹车片;两个相对设置传动臂的中部设有滑动连杆,滑动连杆上装有 弹簧;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臂的下端分别与双伸缩气缸的两端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 个安装在传动臂中部的弹簧座连接,在弹簧与弹簧座之间设有弹簧调压板,弹簧调压板与 滑动连杆滑动连接,且弹簧调压板可以固定在传动臂的内侧,也可以与传动臂接触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物料吊挂车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承载支架和设置在承载支架上 的至少两个行走轮,行走轮两两相对安装在承载支架内,承载支架的下端设有气动葫芦。相 邻两物料吊挂车的承载支架通过起吊梁连接,起吊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吊架连 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吊架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气动控制箱包括控制器和一组与控制器连接的阀门,控制器的 信号输入端与风压传感器连接,控制输出端与阀门以及双伸缩气缸连接,阀门分别为两位 三通防爆机控阀、三位五通中封式防爆气控阀、三位五通中泄式防爆气控阀和梭阀,且这些 阀门还与操作手柄连接,由操作手柄控制启闭。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气控制的吊运车,取代了原来的人力搬运,节省了 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并可通过气动控制箱远程控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工作环 境安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技术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气动原理图。 图中:1.牵引装置,2.物料吊挂车,3.驱动轮,4.减速箱,5.气动马达,6.气动葫 芦,7.承载支架,8.起吊梁,9.轨道,10.制动杆,11.传动臂,12.弹簧,13.滑动连杆,14.弹 簧座,15.双伸缩气缸,16.第一吊架,17.第二吊架,18.承载架,19.第一制动装置,20.第 二制动装置,21.刹车片,22.弹簧调压板,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气动吊运装置,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安装在轨道9上并可沿 轨道9滑动的牵引装置1、制动装置和两台物料吊挂车2,其中牵引装置1包括驱动轮3、减 速箱4、气动马达5和气动控制箱,驱动轮3安装在轨道9的两侧,驱动轮3通过减速箱4与 气动马达5连接。减速箱4的上端通过第一吊架16与轨道9固定连接,在轨道9的两侧位 于第一吊架16位置设有与轨道9滑动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水平放置的驱动轮3,且凹槽 与第一吊架16固定连接,减速箱4的下端与承载架18固定连接,承载架18为截面为矩形的 框架,框架内还设有安装在减速箱4下端的气动马达5和气动控制箱。气动控制箱固定安 装在减速箱4上,气动控制箱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气路内的风压传感器(外购,型号为PY301) 连接,控制输出端与气动马达5以及制动装置的双伸缩气缸15连接。物料吊挂车2包括安 装在轨道9上的承载支架7和设置在承载支架7上的至少两个行走轮,行走轮两两相对安 装在承载支架7内,承载支架7的下端设有气动葫芦6。两台物料吊挂车2的承载支架7通 过起吊梁8连接,起吊梁8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23与第一吊架16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 连接板24与第二吊架17连接,使得一台物料吊挂车2与牵引装置1连接,另一台物料吊挂 车2与第二制动装置20连接。 另外,轨道9通过第一吊架16与第一制动装置19连接,轨道9还通过第二吊架 17与第二制动装置20连接。第一吊架16、第二吊架17以及承载架18的上端均通过滚轮 吊装在轨道9上,并可与轨道9滑动连接,且第一吊架16与承载架18固定连接。第一(第 二)制动装置19 (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臂11,传动臂11的上端内侧通过销子与制 动杆10的外端固定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制动杆10的内端对着轨道9的腹板,且在制动杆 10的内端设有刹车片21 ;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臂11的中部设有滑动连杆13,滑动连杆13 上装有弹簧12,其中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在传动臂11中部的弹簧座14连接,在 弹簧12与弹簧座14之间设有弹簧调压板22,弹簧调压板22与滑动连杆13滑动连接,用 于调节弹簧12的弹力,从而调节制动装置的刹车力大小,且弹簧调压板22可以固定在传动 臂11的内侧,也可以与传动臂11接触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臂11的下端分别与双伸 缩气缸15的两端铰接(见图4)。 气动控制箱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外购,型号S7-200)和一组与控制器连接的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吊运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并可沿轨道滑动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一组物料吊挂车,所述牵引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物料吊挂车连接,所述物料吊挂车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制动装置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侧的驱动轮和连接在驱动轮下端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与气动马达连接,所述气动马达与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气路内的风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的控制输出端还与制动装置的双伸缩气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咸民彭军鲁再青宋阳吴斌杨柳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石诚井巷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