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3897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其包括中央控制器、前辊、纠偏辊和后辊,纠偏辊设置在前辊和后辊之间,前辊和后辊均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两根立柱之间,纠偏辊通过转动轴连接到旋转架,旋转架的下端通过旋转块连接在旋转控制装置上,前辊与纠偏辊之间以及纠偏辊与后辊之间各设有两个红外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通过红外线技术识别碳带是否发生偏移,然后通过控制纠偏辊旋转倾斜来达到纠偏的目的,纠偏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纠偏辊前后均设有红外发生识别装置,前端的红外发生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是否发生偏移以控制纠偏辊的旋转倾斜,后端的红外发生识别装置用于检测是否纠偏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属于碳带

技术介绍
条形码碳带是条码打印机使用的耗材,就是在一面涂上蜡基、树脂基或混合油墨的一种聚脂薄膜,在没有油墨的一面涂上润滑剂以防止打印头的磨损,条形码碳带上的油墨在条码打印机打印头的热量和压力作用下,相应的文字和条形码信息转移到标签上。碳带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有很多个生产环节,需要进过大量的生产设备,经过大量的输送辊,这难免会发生偏移,若不及时纠正,碳带将无法正常成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该纠偏装置通过红外线技术识别碳带是否发生偏移,然后通过控制纠偏辊旋转倾斜来达到纠偏的目的,纠偏效果好。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其包括中央控制器、前辊、纠偏辊和后辊,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前辊、所述纠偏辊和所述后辊均设置在机台上,所述纠偏辊设置在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之间,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的结构相同,均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两根立柱之间,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机台的左右两侧,所述纠偏辊通过转动轴连接到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下端通过旋转块连接在旋转控制装置上,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前辊、所述纠偏辊和所述后辊均套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前辊与所述纠偏辊之间以及所述纠偏辊与所述后辊之间各设有两个红外支架,所述红外支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左右两侧,所述红外支架两两呈相互对称的F形,所述红外支架的上横杆的下端设有红外发生器,所述红外支架的下横杆的上端设有红外接收器,所述转动轴、旋转控制装置、所述红外发生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均电连接到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旋转架由两根垂直杆和两根斜杆组成,垂直杆连接在斜杆的上端,斜杆下端交汇处连接到所述旋转块,所述转动轴连接在两根垂直杆之间。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块左右旋转,进而通过旋转架带动所述转动轴左右旋转,所述纠偏辊跟随所述转动轴左右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通过红外线技术识别碳带是否发生偏移,然后通过控制纠偏辊旋转倾斜来达到纠偏的目的,纠偏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2、本技术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的纠偏辊前后均设有红外发生识别装置,前端的红外发生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是否发生偏移以控制纠偏辊的旋转倾斜,后端的红外发生识别装置用于检测是否纠偏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中央控制器,2为前辊,3为纠偏辊,4为后辊,5为机台,6为转动轴,7为立柱,8为旋转架,9为旋转块,10为旋转控制装置,11为红外支架,12为红外发生器,13为红外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其包括中央控制器1、前辊2、纠偏辊3和后辊4,中央控制器1、前辊2、纠偏辊3和后辊4均设置在机台5上,纠偏辊3设置在前辊2和后辊4之间,前辊2和后辊4的结构相同,均通过转动轴6连接在两根立柱7之间,立柱7设置在机台5的左右两侧,纠偏辊3通过转动轴6连接到旋转架8,旋转架8的下端通过旋转块9连接在旋转控制装置10上,旋转控制装置10设置在机台5上,前辊2、纠偏辊3和后辊4均套在转动轴6上,前辊2与纠偏辊3之间以及纠偏辊3与后辊4之间各设有两个红外支架11,红外支架11设置在机台5的左右两侧,红外支架11两两呈相互对称的F形,红外支架11的上横杆的下端设有红外发生器12,红外支架11的下横杆的上端设有红外接收器13,转动轴6、旋转控制装置10、红外发生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均电连接到中央控制器1,中央控制器1对转动轴6、旋转控制装置10、红外发生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的控制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红外发生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的运行过程和运行原理也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旋转架8由两根垂直杆和两根斜杆组成,垂直杆连接在斜杆的上端,斜杆下端交汇处连接到旋转块9,转动轴6连接在两根垂直杆之间。旋转控制装置10控制旋转块9左右旋转,进而通过旋转架8带动转动轴6左右旋转,纠偏辊3跟随转动轴6左右滑动。工作过程中,碳带经过前辊2与纠偏辊3之间,如未偏移,则不会碰到两侧的红外发生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之间的红外线,如有偏移,则会碰到其中一侧的红外线,中央控制器1则会收到信号,通过旋转控制装置10控制旋转块9左右旋转,进而通过旋转架8带动转动轴6左右旋转,纠偏辊3跟随转动轴6左右滑动,直至碳带调整到正确的位置,纠偏辊3与后辊4之间也设有红外发生识别装置用于检测是否纠偏完成。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央控制器(1)、前辊(2)、纠偏辊(3)和后辊(4),所述中央控制器(1)、所述前辊(2)、所述纠偏辊(3)和所述后辊(4)均设置在机台(5)上,所述纠偏辊(3)设置在所述前辊(2)和所述后辊(4)之间,所述前辊(2)和所述后辊(4)的结构相同,均通过转动轴(6)连接在两根立柱(7)之间,所述立柱(7)设置在所述机台(5)的左右两侧,所述纠偏辊(3)通过转动轴(6)连接到旋转架(8),所述旋转架(8)的下端通过旋转块(9)连接在旋转控制装置(10)上,所述旋转控制装置(10)设置在所述机台(5)上,所述前辊(2)、所述纠偏辊(3)和所述后辊(4)均套在所述转动轴(6)上,所述前辊(2)与所述纠偏辊(3)之间以及所述纠偏辊(3)与所述后辊(4)之间各设有两个红外支架(11),所述红外支架(11)设置在所述机台(5)的左右两侧,所述红外支架(11)两两呈相互对称的F形,所述红外支架(11)的上横杆的下端设有红外发生器(12),所述红外支架(11)的下横杆的上端设有红外接收器(13),所述转动轴(6)、旋转控制装置(10)、所述红外发生器(12)和所述红外接收器(13)均电连接到所述中央控制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带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央控制器(1)、前辊(2)、纠偏辊(3)和后辊(4),所述中央控制器(1)、所述前辊(2)、所述纠偏辊(3)和所述后辊(4)均设置在机台(5)上,所述纠偏辊(3)设置在所述前辊(2)和所述后辊(4)之间,所述前辊(2)和所述后辊(4)的结构相同,均通过转动轴(6)连接在两根立柱(7)之间,所述立柱(7)设置在所述机台(5)的左右两侧,所述纠偏辊(3)通过转动轴(6)连接到旋转架(8),所述旋转架(8)的下端通过旋转块(9)连接在旋转控制装置(10)上,所述旋转控制装置(10)设置在所述机台(5)上,所述前辊(2)、所述纠偏辊(3)和所述后辊(4)均套在所述转动轴(6)上,所述前辊(2)与所述纠偏辊(3)之间以及所述纠偏辊(3)与所述后辊(4)之间各设有两个红外支架(11),所述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鸣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