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以及设置于主梁两侧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底部设有左横梁,右支撑架底部设有右横梁;左横梁的下方固定设置钢轨;左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能相对钢轨滑动的水平轮机构和钢制车轮,并在左横梁其中一端设置有钢制车轮驱动机构,钢制车轮驱动机构与该末端的钢制车轮相连;右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轮胎式车轮,并在右横梁上设有轮胎车轮驱动机构,由所述的轮胎车轮驱动机构与右横梁其中一端的轮胎式车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式起重机,解决了受地面条件限制,无法安装双轨道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以及设置于主梁两侧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底部设有左横梁,右支撑架底部设有右横梁;左横梁的下方固定设置钢轨;左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能相对钢轨滑动的水平轮机构和钢制车轮,并在左横梁其中一端设置有钢制车轮驱动机构,钢制车轮驱动机构与该末端的钢制车轮相连;右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轮胎式车轮,并在右横梁上设有轮胎车轮驱动机构,由所述的轮胎车轮驱动机构与右横梁其中一端的轮胎式车轮相连。本技术的门式起重机,解决了受地面条件限制,无法安装双轨道的技术问题。【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 机。 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门式起重机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使用时,直接在地面 上铺设钢轨,使得门式起重机可以在预定的轨道上滑动,从而装卸货物。然而,很多情况下 受一些路面条件限制,很难实现双轨同时铺设,于是出现了一种无轨轮胎式门式起重机,起 重机靠轮胎式车轮运行,灵活自由,不需要轨道的约束,可以将起重机移动到任意需要的位 置。但是这种无约束的门式起重机,起重机容易滑行,很难定位,因此不能按照既定路线运 行,对于相同路线的重复来回动作很难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不能同时铺设双轨的场地,提供一种半轮胎式电动 葫芦门式起重机,解决受路面条件限制,同时铺设双轨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以及设置于主梁两侧的左支撑架 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底部设有左横梁,右支撑架底部设有右横梁; 左横梁的下方固定设置钢轨;左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能相对钢轨滑动的水平轮机 构和钢制车轮,并在左横梁其中一端设置有钢制车轮驱动机构,钢制车轮驱动机构与该末 端的钢制车轮相连; 右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轮胎式车轮,并在右横梁上设有轮胎车轮驱动机构,由所 述的轮胎车轮驱动机构与右横梁其中一端的轮胎式车轮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水平轮机构包括水平轮支座和两个水平轮,水平轮支座固定设置 在左横梁上,水平轮支座上固定设置有两根支柱,两个水平轮分别固定或者活动的安装在 支柱上,且对称布置于钢轨两侧。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水平轮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支柱上。 优选地,所述的钢制车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一和减速传动齿轮,驱动电机通 过减速传动齿轮与钢制车轮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轮胎车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二、链轮和链条,驱动电机二通过 链轮、链条与轮胎式车轮相连。 本技术的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针对同时铺设双轨较为困难的 地面条件,一边采用轮胎式行走,另一边采用轨道式行走,这样铺设单轨道较为容易,同时 又能通过单轨道实现对门式起重机运行区域的一种限制,可以重复的完成相同路线的搬运 动作,解决了双轮胎门式起重机随意滑动,控制困难的问题。 同时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两个水平轮通过对轨道的反作用力,调整并保持钢制 车轮始终延轨道方向运行,防止钢制车轮出现脱轨的现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起重机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技术的左支撑架部分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C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的右支撑架部分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11_主梁,12-左支撑架,13-右支撑架,14-左横梁,15-右横梁,16-电 动葫芦,2-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1-驱动电机一,22-减速传动齿轮,3-钢制车轮,4-钢轨, 5_轮胎式车轮,6-水平轮机构,61-水平轮支座,62-水平轮,7-轮胎车轮驱动机构,71-驱 动电机二,72-链条,73-链轮,8-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本技术的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11,以及 设置于主梁11两侧的左支撑架12和右支撑架13,主梁11上挂装有电动葫芦16,左支撑架 12底部设有左横梁14,右支撑架13底部设有右横梁15。 左横梁14的下方固定设置钢轨4。左横梁14的两端分别设有能相对钢轨4滑动 的水平轮机构6和钢制车轮3,并在左横梁14其中一端设置有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钢制车 轮驱动机构2与该末端的钢制车轮3相连,通过该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提供钢制车轮3转 动的动力。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一 21和减速传动齿轮22,驱动电机通过减速 传动齿轮22与钢制车轮3相连。 右横梁15的两端分别设有轮胎式车轮5,并在右横梁15上设有轮胎车轮驱动机构 7,由所述的轮胎车轮驱动机构7与右横梁15其中一端的轮胎式车轮5相连。轮胎车轮驱 动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二71、链轮73和链条72,驱动电机二71通过链轮73、链条72与轮 胎式车轮5相连。通过控制驱动电机二71的转动,再由链轮73和链条72传递,带动轮胎 式车轮5转动。 水平轮机构6包括水平轮支座61和两个水平轮62,水平轮支座61固定设置在左 横梁14上,水平轮支座61上固定设置有两根支柱8,两个水平轮62分别固定或者活动的 安装在支柱8上,且对称布置于钢轨4两侧。当水平轮62固定安装在支柱8上时,在起重 机大车运行过程中,通过两个水平轮62对大车轨道左右两侧的限制,使得钢制车轮3始终 保持沿钢轨4方向运行,有效防止钢制车轮3脱轨。由于水平轮62固定与支柱8固定连接 时,水平轮62和钢轨4之间为滑动摩擦,为了减小这种滑动摩擦,采取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将水平轮62活动安装在支柱8上。具体地,水平轮62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支柱8上,这样 可有效减小水平轮62和钢轨4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能更好的保持和调整钢制车轮3,使得钢 制车轮3始终沿钢轨4方向运行。 考虑到各种门式起重机的载重量不同,可以在左横梁14上增加若干个钢制车轮 3,在右横梁15上增加若干个轮胎式车轮5,钢制车轮3和轮胎式车轮5的数量根据门式起 重机的载重量而定,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左横梁14和右横梁15的支撑力。 本技术解决了常规全钢制车轮3的电动葫芦16门式起重机无法适应特殊地 理环境的使用缺陷,仅在允许铺设轨道的地方铺设一条钢轨4,铺设钢轨4 一侧的横梁采用 钢制车轮3 ;另一根横梁采用轮胎式车轮5,无需钢轨4。这样既符合了不同地理环境的需 求,同时又能使得门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钢轨4铺设的方向上,不偏离轨道;并 且轮胎式车轮5对场地适应性强,从而实现了上述特殊场合对电动葫芦16门式起重机要 求。【权利要求】1. 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11),以及设置于主梁(11)两侧的左 支撑架(12)和右支撑架(13),左支撑架(12)底部设有左横梁(14),右支撑架(13)底部设 有右横梁(15),其特征在于, 左横梁(14)的下方固定设置钢轨(4);左横梁(14)的两端分别设有能相对钢轨(4)滑 动的水平轮机构(6)和钢制车轮(3),并在左横梁(14)其中一端设置有钢制车轮驱动机构 (2),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与该末端的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轮胎式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11),以及设置于主梁(11)两侧的左支撑架(12)和右支撑架(13),左支撑架(12)底部设有左横梁(14),右支撑架(13)底部设有右横梁(15),其特征在于,左横梁(14)的下方固定设置钢轨(4);左横梁(14)的两端分别设有能相对钢轨(4)滑动的水平轮机构(6)和钢制车轮(3),并在左横梁(14)其中一端设置有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钢制车轮驱动机构(2)与该末端的钢制车轮(3)相连;右横梁(15)的两端分别设有轮胎式车轮(5),并在右横梁(15)上设有轮胎车轮驱动机构(7),由所述的轮胎车轮驱动机构(7)与右横梁(15)其中一端的轮胎式车轮(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朝云,田顺天,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