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中林专利>正文

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降及减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390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降及减震的装置,通过安装在箱体内的前齿轮组、后齿轮组、左齿轮组、右齿轮组有机组合,配合与每个车轮轴相联接的扭杆弹簧构成,通过调节扭杆弹簧的运动实现多重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可以对车体整体升降、车体左降右升或车体左升右降、四个车轮适应不同路况时每个车轮相互转换自动上下调整适应地面的多功能调节,车体整体升降幅度大,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环境的需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降及减震的装置
: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 降及减震的装置。
技术介绍
: 目前已有的车体升降功能大多采用不可变高度的螺旋弹簧悬挂系统或空气悬架 系统来实现。不可变高度的螺旋弹簧悬挂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调整局限性较大。空气悬架 系统包括空气弹簧、减振器、导向机构和车身高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道路的起伏不同调高 或调低底盘高度,使得车辆能够适应多种路况条件下的驾驶需求;空气悬挂系统多用于经 常在恶劣的路况条件下行驶的越野车上,以保证车辆能够顺利地通过泥泞、涉水、砂石等路 面。空气悬挂系统是一种很先进实用的配置,但是却很脆弱。由于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其 出现故障的几率和频率要远远高于螺旋弹簧悬挂系统,而用空气作为调整底盘高度的推 进动力,减振器的密封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倘若空气减振器出现漏气,那么整个系统就 将处于瘫痪状态。而且如果频繁地调整底盘高度,还有可能造成气泵系统局部过热,会 大大缩短气泵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车辆都注重驾驶乘坐的舒适性和车辆的通过性。车辆现有技术在通过泥 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降及减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齿轮组、后齿轮组、左齿轮组、右齿轮组,前齿轮组、后齿轮组、左齿轮组、右齿轮组均由安装在各自外壳体内的两两相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构成,每个齿轮组的外壳体均转动安装于箱体内;其中左齿轮组、右齿轮组中水平相对的伞齿轮固定安装于各自外壳体上的横向转轴上,前齿轮组、后齿轮组中上下相对的伞齿轮固定安装于各自外壳体上的纵向转轴上;前齿轮组、后齿轮组中左右两侧的伞齿轮均固定于水平朝外的连接轴上,连接轴外端分别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构成的左前调节齿轮副、左后调节齿轮副、右前调节齿轮副、右后调节齿轮副,左前调节齿轮副、右前调节齿轮副中的水平伞齿轮分...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降及减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齿轮组、 后齿轮组、左齿轮组、右齿轮组,前齿轮组、后齿轮组、左齿轮组、右齿轮组均由安装在各自 外壳体内的两两相对相互哨合的伞齿轮构成,每个齿轮组的外壳体均转动安装于箱体内; 其中左齿轮组、右齿轮组中水平相对的伞齿轮固定安装于各自外壳体上的横向转轴 上,前齿轮组、后齿轮组中上下相对的伞齿轮固定安装于各自外壳体上的纵向转轴上; 前齿轮组、后齿轮组中左右两侧的伞齿轮均固定于水平朝外的连接轴上,连接轴外端 分别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构成的左前调节齿轮副、左后调节齿轮副、右前调节齿 轮副、右后调节齿轮副,左前调节齿轮副、右前调节齿轮副中的水平伞齿轮分别固定于左齿 轮组、右齿轮组的外壳体上; 所述的左齿轮组、右齿轮组中上下相对的伞齿轮分别与左前扭杆弹簧、左后扭杆弹簧、 右iu扭杆弹黃、右后扭杆弹黃的端部相固定,所述的左后调节齿轮副、右后调节齿轮副中水 平伞齿轮分别固定于左后扭杆弹簧、右后扭杆弹簧上; 所述的前齿轮组右侧的连接轴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构成的驱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管中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