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209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9:09
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解决了现有反应釜不能连接使物料反应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易污染,能耗大的问题。它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的隔板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多个隔板将釜体内的空间分成多个反应室,所述相邻反应室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釜体上设有多个搅拌机,所述的搅拌机包括安装在釜体上的安装底板、设于安装底板上的驱动机构、插入反应室内并由驱动机构带动的搅拌轴和搅拌器,每个搅拌机与一个反应室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卧式加压多级连续操作方法,能在一个卧式反应釜内通过多级连续溶解或反应,达到工艺需要的溶液摩尔数和有价金属成分,简化了生产加工工艺工序的步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硅酸钠溶液水玻璃,一般均采用间歇生产,即将高温熔融状的泡花 碱冷却后,再投入常压反应釜中溶解制备成硅酸钠溶液,这样步骤较为繁琐且通常需要更 换多个反应釜,生产效率低下、能源损失严重;还有在一些湿法冶炼浸出工艺过程中,通常 也采取常压设备浸出提取矿浆中有价金属成分,但是其过程存在易污染,能耗大,效率低 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反应釜不能连接使物料反应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易污 染,能耗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 有多个隔板,所述的隔板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多个隔板将釜体内的空间分成多个反应 室,所述相邻反应室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釜体上设有多个搅拌机,所述的搅拌机包括安装 在釜体上的安装底板、设于安装底板上的驱动机构、插入反应室内并由驱动机构带动的搅 拌轴和搅拌器,每个搅拌机与一个反应室相对应。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隔板的高度为釜体高度的2/3到5/6。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连通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热装置采用立式U形加热管或者圆蛇形 加热管。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釜体内设有防磨网。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底板上设有缺口槽,所述的搅拌轴上 设置有搁轴装置,所述的搁轴装置设于缺口槽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搁轴装置与搅拌轴相固接,所述的缺口槽 上设有对搁轴装置轴向限位的挡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搅拌器采用圆盘涡轮式搅拌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盘涡轮式搅拌器上设有叶片,所述叶片 的根部设有防气腐蚀卸压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液体压力泵站,所述的搅拌机上设有机械 密封,所述的液体压力泵站与机械密封相连。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卧式加压多级连续操作方法,能在一个卧式反应 釜内通过多级连续溶解或反应,达到工艺需要的溶液摩尔数和有价金属成分,简化了生产 加工工艺工序的步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大、能 耗大的缺点。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搅拌机5设于釜体1内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圆盘涡轮式叶片54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俯视图。 附图5为开启涡轮式叶片54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俯视图。 附图7为螺旋式叶片54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的俯视图。 附图9为附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中,1、釜体;11、反应室;12、防磨网;2、液体压力泵站;3、隔板;31、连通孔;4、 加热装置;5、搅拌机;51、安装底板;511、缺口槽;512、挡部;52、驱动机构;53、搅拌轴; 531、搁轴装置;54、搅拌器;541、圆盘涡轮式搅拌器;5411、叶片;5412、防气腐蚀卸压孔; 542、开启涡轮式搅拌器;543、螺旋式搅拌器;55、机械密封;56、减速机;57、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3、4、5、6、7、8、9所示,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液 体压力泵站2,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多个隔板3,所述的隔板3间设有加热装置4,具体的说, 所述的加热装置4采用立式U形加热管或者圆蛇形加热管,加热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产品 的加工效果好,利于提高搅拌器的搅拌分散、混合、溶解、反应效率,更具体的说,釜体内的 压力高于常压,更能提高产品的反应效率。所述的多个隔板3将釜体1内的空间分成多个 反应室11,所述相邻反应室11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釜体1上设有多个搅拌机5,所述的搅 拌机5包括安装在釜体1上的安装底板51、设于安装底板51上的驱动机构52、插入反应室 11内并由驱动机构52带动的搅拌轴53和搅拌器54,具体的说,所述的驱动机构52通过减 速机56、联轴器57与搅拌轴53相连,所述的驱动机构52为驱动电机。每个搅拌机5与一 个反应室11相对应。本技术是采用卧式加压多级连续操作方法,能在一个卧式反应釜 内通过多级连续溶解或反应,达到工艺需要的溶液摩尔数和有价金属成分,简化了生产加 工工艺工序的步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大、能耗 大的缺点。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所述隔板3的高度为釜体1高度的2/3到5/6。具体的说,所述隔板3的底部可根 据固体浓度开设连通孔31。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加工可以根据固体浓度流量的调整来控制 溶解梯度或反应浸出物的纯度。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加工产品的特性调整 隔板的高度或者相邻隔板的距离或者底部连通孔的数量。 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防磨网12。具体的说,所述的防磨网12设于釜体1下部(参 看附图2)的内壁上。更具体的说,所述的防磨网与釜体内壁通过焊接、螺钉或者销钉固定 连接。防磨网的设置有效的减少了固体颗粒对釜底部的磨损,而且防磨网只设置在罐体的 底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所述的安装底板51上设有缺口槽511,所述的搅拌轴53上设置有搁轴装置531, 所述的搁轴装置531设于缺口槽511内。所述的搁轴装置531与搅拌轴53相固接,所述的 缺口槽511上设有对搁轴装置531轴向限位的挡部512。这样的结构在维修机械密封时,避 免搅拌轴掉落,使得产品检修方便。 所述的搅拌器54可以采用圆盘涡轮式搅拌器541、开启涡轮式搅拌器542或者采 用螺旋式搅拌器543实现。当然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介质选用不同的搅拌器, 当然也可以选用本技术未提到的搅拌器,当然本技术提到的搅拌器也可以单独或 者组合起来用于反应釜内。当然,不同的搅拌机可以采用不同的搅拌器,更具体的说,不同 反应室内的搅拌机也可以不同。本技术在所述的圆盘涡轮式搅拌器541上设有叶片 5411,所述叶片5411的根部(叶片根部是指靠近搅拌轴处)设有防气腐蚀卸压孔5412,这样 的结构避免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离心力液体被排出后形成真空而被腐蚀,从而保证了产 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搅拌机5上设有机械密封55,所述的液体压力泵站2与机械密封55相连。 具体的说,在机械密封处或者液体压力泵站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 不同的传感器或开关,监控系统压力及运行的各项数据,从而保证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可靠 性和安全性。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 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 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多个隔板(3),所述的隔板(3)间设有加热装置(4),所述的多个隔板(3)将釜体(1)内的空间分成多个反应室(11),所述相邻反应室(11)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釜体(1)上设有多个搅拌机(5),所述的搅拌机(5)包括安装在釜体(1)上的安装底板(51)、设于安装底板(51)上的驱动机构(52)、插入反应室(11)内并由驱动机构(52)带动的搅拌轴(53)和搅拌器(54),每个搅拌机(5)与一个反应室(11)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多个 隔板(3),所述的隔板(3)间设有加热装置(4),所述的多个隔板(3)将釜体(1)内的空间分 成多个反应室(11),所述相邻反应室(11)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釜体(1)上设有多个搅拌 机(5),所述的搅拌机(5)包括安装在釜体(1)上的安装底板(51)、设于安装底板(51)上的 驱动机构(52)、插入反应室(11)内并由驱动机构(52)带动的搅拌轴(53)和搅拌器(54), 每个搅拌机(5)与一个反应室(11)相对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高度为釜 体(1)高度的2/3到5/6。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底部 设有连通孔(3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4)采用 立式U形加热管或者圆蛇形加热管。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加压反应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春王适之应茁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