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165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总泵,一方面包括:内部具备气室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结并可前后移动,且根据驾驶者对踏板的操作向所述气室内生成制动液压的一次活塞;以及与所述泵体的一侧连结而密封住所述气室,且所述一次活塞被贯通连结的内体;另一方面,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具备第一凸块部,所述内体的内周面具备与所述第一凸块部对应的第二凸块部;所述第一、二凸块部则相互干涉而防止所述一次活塞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总泵
本技术涉及车辆总泵,具体是,为车辆制动生成制动液压的车辆总泵。
技术介绍
-般车辆制动系统是驾驶者的踏板操作力通过制动踏板被输入之后,踏板操作力 通过助力器传递于总泵而生成制动压力,所生成制动压力通过液压线或阀门传递到各轮子 上装配的卡钳而生成制动力。关于上述车辆制动系统,目前出现了一种采用输入到制动踏 板的操作力通过电信号传递于助力器的模式的电动制动系统。在上述电动制动系统上,驾 驶者的踏板操作力通过控制信号等电连接传递于助力器,不是通过机械连接或液压线,并 控制电动助力器或执行机构驱动,在总泵内生成制动压力。 在车辆制动系统一般使用总泵作为生成制动液压的结构。总泵是通过助力器传 递的力量或变位使活塞前后移动,所述活塞的移动使总泵内的气室生成制动液压或制动压 力。总泵可以分为BMC类型和PMS类型,但BMC类型存在成本高、电场以及配件数量多等问 题,因此目前比较普遍使用PMC类型的总泵。 另一方面,总泵上装配用于感应驾驶者制动意志的制动灯开关(BLS,Brake Lamp Switch)或制动行程传感器(Brake Stroke Sensor),所述制动灯开关检测总泵内活塞的移 动,感应驾驶者是否制动。但传统的总泵结构是以感应活塞移动为目的在活塞内配置的磁 铁和泵外部配置的磁传感器之间间隔过大而难以准确感应制动。 目前比较积极开发的线控制动系统(BBW,Brake By Wire)与现有的液压机械制动 系统不同,没有助力器,因此必须设置防止总泵活塞脱落的结构。但所述活塞脱落防止结构 是因活塞或总泵本体的运转特点,从设计上具有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简单结构实现活塞脱落防止结构,且改进 制动灯开关等检测准确性的车辆总泵。 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总泵,一方面包括:内部具备气室 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结并可前后移动,且根据驾驶者对踏板的操作向所述气室内生成制 动液压的一次活塞;以及与所述泵体的一侧连结而密封住所述气室,且所述一次活塞被贯 通连结的内体;另一方面,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具备第一凸块部,所述内体的内周面具备 与所述第一凸块部对应的第二凸块部;所述第一、二凸块部则相互干涉而防止所述一次活 塞脱落。 所述第二凸块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凸块部的后方侧。 所述第一凸块部是沿着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周围形成而以圆形环或圈形态形 成。 所述第二凸块部是沿着所述内体的内周面周围形成而以圆形环或圈形态形成。 所述第一凸块部和所述第二凸块部之间夹有缓冲圈;所述缓冲圈用弹性材料形成 而所述第一、二凸块部冲撞时缓解其冲击。 所述泵体具备向所述气室供油的注油口;所述内体的外面至少有一个第二供油孔 贯通形成而使通过所述注油口供应的油流动;所述一次活塞的外面至少有一个第一供油孔 贯通形成而使通过所述第一供油孔流动的油向所述气室流动。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供油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供油孔沿着所述一次活塞的外 周面周围相分离配置。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供油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供油孔沿所述内体的外周面周 围相分离配置。 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连结圆形环或圈形态的磁铁;所述泵体上具备检测所述磁 铁移动的磁传感器。 还包括连接所述一次活塞和所述气室内配置的浮式二次活塞的弹簧;所述弹簧配 置于所述磁铁的内周侧。 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总泵,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二供油孔提升油 的供应性,还增加内体而加强设计上的自由度。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磁传感器的检测错误, 可以更加准确地感应驾驶者实施制动与否,并通过第一、二凸块部以简单结构实现活塞脱 落防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总泵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图示的一次活塞一端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图示的一次活塞一端部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中图示的内体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图示的内体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图4和图5中图示的内体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7是图1中图示的供应到车辆总泵上的油移动路径的运转状态图; 图8是显示图1中图示的车辆总泵上的磁铁与磁传感器运转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辆总泵 110:泵体 120:1次活塞 130:二次活塞 140:内体 150: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而且说明本技术时,若对有关的公知功能或者结构的具体说 明使本技术宗旨变得模糊则省略该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总泵的剖面图。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下面将图1的左侧称之为后方,右侧称之为前方。 根据图1,本实施例的车辆总泵100内部具备形成气室的泵体110。泵体110内的 气室可以填充用于生成制动液压的油,可以配置浮式活塞(floatingpiston)式二次活塞 130。泵体110的一侧可以配备一个以上注油口 111用于向气室内注油。泵体110可以形 成PMC式泵体。 本实施例的车辆总泵110具备向泵体110内部的气室生成制动液压的一次活塞 120和二次活塞130。一次活塞120是指一种主活塞(primarypiston),可以安装在泵体110 的一端。二次活塞130是指一种浮式活塞,可以安装在泵体110的气室内。 -次活塞120和二次活塞130根据驾驶者对制动踏板的操作,在泵体110内前后 移动而生成制动所需的制动液压。因此,一次活塞120可以与制动踏板直接或间接地连接 起来。或者一次活塞120可以与制动踏板用电或机械连接起来。例如,在液压机械式制动 系统,一次活塞120通过机械式助力器与制动踏板连接,而线控制动系统(BBW,BrakeBy Wire)是一次活塞120通过电信号连接于制动踏板。 上述的通过一次活塞120和二次活塞130的制动液压形成过程等是通过传统的车 辆总泵已得以公开,故不再详述。下面主要对本实施例的技术宗旨和相关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图1中图示的一次活塞一端部的放大图。图3是显示图1中图示的一次活 塞一端部侧面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图2和图3, 一次活塞120在前端部可以具备第一凸块部121。第一凸块部 121用于防止一次活塞20脱落,与泵体110上具备的第二凸块部146相对应。对于第二凸 块部146,将根据后述的图4详细进行说明。第一凸块部121是在一次活塞120的外周面凸 出形成,可以沿着一次活塞120的周围形成。如图3所示,第一凸块部121可以在一次活塞 120外周面以圆形环或圈(ring)的形态凸出形成。 一次活塞120具备中间隔着第一凸块部121拧结的缓冲圈122和磁铁123。缓冲 圈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总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备气室的泵体;与所述泵体连结并可前后移动,且根据驾驶者对踏板的操作向所述气室内生成制动液压的一次活塞;以及与所述泵体的一侧连结而密封住所述气室,且所述一次活塞被贯通连结的内体;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具备第一凸块部,所述内体的内周面具备与所述第一凸块部对应的第二凸块部;所述第一、二凸块部则相互干涉而防止所述一次活塞脱落。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07 KR 10-2013-00510321. 一种车辆总泵,其特征在于, 包括: 内部具备气室的泵体; 与所述泵体连结并可前后移动,且根据驾驶者对踏板的操作向所述气室内生成制动液 压的一次活塞;以及 与所述泵体的一侧连结而密封住所述气室,且所述一次活塞被贯通连结的内体; 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具备第一凸块部,所述内体的内周面具备与所述第一凸块部对 应的第二凸块部; 所述第一、二凸块部则相互干涉而防止所述一次活塞脱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总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块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凸块部的后方侧。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总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块部是沿着所述一次活塞的外周面周围形成而以圆形环或圈形态形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总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块部是沿着所述内体的内周面周围形成而以圆形环或圈形态形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总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块部和所述第二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海俊具昶会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