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0264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空气滤清器、用于向所述空气滤清器供气的进气管和用于将经过所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分别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并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还与所述发动机的气门连接,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光滑内表面,所述中空腔体由所述光滑内表面围成,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曲面。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减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提高了发动机动力,降低了油耗,易于大范围推广,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发动机燃烧提供清洁空气,并尽可能的减少进气阻力。发动机进气阻力对汽车及其发动机动力性和油耗有很大影响。据相关经验数据,当进气阻力增加10%,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下降5%到8%,油耗增加1%到3%。尽可能的减小进气阻力,对于减少油耗和提升动力性意义重大。 进气系统各零件需要设计相应的加强筋或其他类似特征,来提高强度,满足结构耐久和辐射噪声等要求。 传统上,这些加强筋或类似特征一般设计在进气系统管道或壳体内部。这将导致空气在进气系统内流动紊乱,从而导致进气阻力增加,进而降低汽车和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小进气阻力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空气滤清器、用于向所述空气滤清器供气的进气管和用于将经过所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分别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并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还与所述发动机的气门连接,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光滑内表面,所述中空腔体由所述光滑内表面围成,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由多个所述曲面形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所述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壳体和下半部壳体,所述上半部壳体的下边缘沿其周向水平向外沿伸有上凸缘,所述下半部壳体的上边缘沿其周向水平向外沿伸有下凸缘,所述上凸缘与所述下凸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缘与相邻的所述外表面之间均匀地设置有多块加强板,所述下凸缘与相邻的所述外表面之间也均匀地设置有多块所述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相对地设置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两侧,且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上半部壳体上,相应地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下半部壳体上,或者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下半部壳体上,相应地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上半部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多块加强连接板,多块所述加强连接板连接形成栅格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表面包括呈曲面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对称设置在所述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呈曲面设置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多个边界圆滑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气门之间连接有橡胶波纹管,所述橡胶波纹管的一端通过卡箍与所述出气管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卡箍与所述气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消声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空气滤清器的内表面设置为无加强筋的光滑内表面,将外表面设置为具有至少一个曲面的外表面,一方面提高了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大大减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提高了汽车及其发动机动力,降低了油耗,同时兼顾满足了结构耐久性能要求。 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减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提高了发动机动力,降低了油耗,易于大范围推广,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滤清器、出气管、橡胶波纹管和气门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3为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空气滤清器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图5为空气滤清器内部示意图; 图6为出气管与橡胶波纹管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空气滤清器;11-外表面; 111-顶面; 112-底面;113-侧面;114-凹槽; 12-光滑内表面;13-中空腔体; 14-上半部壳体; 141-上凸缘; 15-下半部壳体;151-下凸缘; 16-加强板;17-螺栓;18-加强筋; 19-加强连接板;2-进气管;3-出气管; 4-气门;5-消声器;6-波纹管; 61-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具有中空腔体13的空气滤清器1、用于向空气滤清器I供气的进气管2和用于将经过空气滤清器2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出气管3,进气管2与出气管3分别与空气滤清器I连接,并与中空腔体13连通,出气管3还与发动机的气门4连接,其中,空气滤清器I具有光滑内表面12,中空腔体13由光滑内表面12围成,空气滤清器I的外表面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曲面。 S卩,该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中空气滤清器I中形成有中空腔体13,用于容置进入的空气,并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进气管2与空气滤清器I相接,并与中空腔体13连通,用于向空气滤清器I供气。出气管3也与空气滤清器I相接,并与中空腔体13连通,用于将经过空气滤清器2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 为了使得空气滤清器I满足强度方面的要求,将空气滤清器I的外表面11设置为具有至少一个曲面,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外表面11可由顶面111、底面112和侧面113形成,将其中任何一个面或所有的面设置为曲面,可以大大地提高结构强度,满足空气滤清器I稳固性要求。也就是说外表面11上可以一部分为曲面形成具有部分曲面的外表面,也可以全部为曲面形成一个曲面外表面。 上述曲面可以采用多重扫琼的曲面设计方法,由一条或多条截面线沿一条或多条轨迹线扫琼形成,以提高其表面的刚度和模态。 为了提高空气在空气滤清器I内的流通速度,降低空气进入发动机的阻力,将空气滤清器I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内表面12,光滑内表面12为整体圆滑过渡,表面光滑的内表面。 光滑内表面12整体圆滑过渡,无凸起筋等凸起部件,可以大大地降低空气流通阻力,提高了发动机动力,降低了油耗。因此,通过将空气滤清器I的内表面设置为无加强筋的光滑内表面12,将外表面11设置为具有至少一个曲面的外表面,一方面提高了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大大减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提高了汽车及其发动机动力,降低了油耗,同时兼顾满足了结构耐久性能要求。 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减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提高了发动机动力,降低了油耗,易于大范围推广,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较佳地,空气滤清器I的外表面11由多个曲面形成。即,该外表面11可以设置一个曲面,也可以设置多个曲面,也可以全部由曲面形成,从而提高空气滤清器I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空气滤清器I的外表面11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8。多条加强筋18间隔地设置在外表面11上,并沿着外表面11的纵向设置,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将加强筋18布置在外表面11上,从而在不影响内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空气滤清器、用于向所述空气滤清器供气的进气管和用于将经过所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分别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并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还与所述发动机的气门连接,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光滑内表面,所述中空腔体由所述光滑内表面围成,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空气滤清器、用于向所述空气滤清器供气的进气管和用于将经过所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供给发动机的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分别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并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 所述出气管还与所述发动机的气门连接, 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光滑内表面,所述中空腔体由所述光滑内表面围成,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由多个曲面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所述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壳体和下半部壳体,所述上半部壳体的下边缘沿其周向水平向外沿伸有上凸缘,所述下半部壳体的上边缘沿其周向水平向外沿伸有下凸缘,所述上凸缘与所述下凸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缘与相邻的所述外表面之间均匀地设置有多块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