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506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动部件,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接收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后,输出一个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的差动部件,其设置于为了在腹腔镜手术或多种手术中使用而能够手动操作的手术用器械等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差动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动部件,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接收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并 行运动(parallel-progression movements)后,输出一个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的差动部 件,其设置于为了在腹腔镜手术或多种手术中使用而能够手动操作的手术用器械等上。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上,手术是指使用医疗器械对皮肤、黏膜或其它组织进行切除、割开等操作 而治病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将手术部位的皮肤切开并打开后,对其内部的器官等进行治 疗、整形或去除的开腹手术等会引起出血、副作用、患者的痛苦或者留疤痕等问题。因此在 最近,在皮肤上形成规定的孔后,仅将医疗仪器例如腹腔镜、手术用器械或显微手术用显微 镜等插入至里面而执行的手术或使用机器人(robot)的手术作为替代方案倍受欢迎。 手术用器械为医生使用规定的驱动部直接用手操作或者使用机械臂操作设置于 轴部一端的末端工具(end tool),以对手术部位进行手术的工具,其中,所述轴部通过穿 设在皮肤上的孔。设置在手术用器械的末端工具执行通过规定结构的旋转动作、夹持动作 (gripping)及切割动作(cutting)等。 但是,以往的手术用器械由于末端工具部分没有弯曲,因此存在向手术部位靠近 及进行各种手术动作不容易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开发了末端工具部分能够弯曲的 手术用器械,然而,用于使末端工具弯曲或执行手术动作的操作部的操作与实际的末端工 具的弯曲或执行手术动作的操作直观上不一致,因此具有在手术者的角度上不易执行直观 上的操作,而且需要长时间才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的问题。 前述的
技术介绍
是专利技术人为了导出本专利技术而拥有,或者在导出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得 到的技术信息,因此并不一定是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之前已向公众公开的公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抟术问是页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动部件,该差动部件接收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并行 运动后,输出一个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其设置于为了在腹腔镜手术或多种手术中使用而 能够手动操作的手术用器械等上。 抟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动部件,该差动部件包括:分别从外部接收规定的旋转运动或 并行运动的两个以上的输入部;和通过所述两个以上的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 动,输出一个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的输出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仅由机械结构来接收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后,输出一个 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从而能够获得在手术用器械等中从多个输入准确地提取所希望的一 个输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用器械100的图。 图2是图1的手术用器械100的内部的详细图。 图3是图2的手术用器械100的操作部的示意图。 图3a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用器械100的操作部110的多种变形例。 图4a是图2的手术用器械100的第一差动滑轮的详细图,图4b是图2的手术用 器械100的第二差动滑轮的详细图。 图5是图2的手术用器械100的末端工具120的详细图。 图5a表不图5的末端工具120的一个变形例。 图6是表示图2的手术用器械100的俯仰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手术用器械的差动滑轮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8及图9是表示图7所示差动滑轮的第一变形例运行的图。 图10是表示图2所示手术用器械的差动滑轮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11及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差动滑轮的第二变形例运行的图。 图13a至图13e是分别表示图10所示差动滑轮的第二变形例的另一实现例的图。 图14及图15是表示图2所示手术用器械的差动滑轮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根据图2所示手术用器械的动力传递部的一变形例的手术用器械 l〇〇g的图。 图17是详细地表示图16的差动齿轮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6的差动齿轮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图16的差动齿轮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可进行多种变更,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下面将在附图中示意地表示特定实 施例,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这并不是为了将本专利技术 限定于特定实施方式,而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覆盖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 更、等同物以及替代物。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中,在认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导致 本专利技术主旨不清楚时,省略了该详细说明。 在对各种结构要素的说明中可能会用到第一、第二等术语,但所述结构要素不应 局限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只被用来区别一个结构要素与其它结构要素。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关于单数 形式的表述,如果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不是明显地表示其它含义,则该单数形式的表述也包 括复数形式的含义。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说明书 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零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是用来事先排除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零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的可 能性。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时,对相同或对应 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对其省略重复说明。 此外,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例时,各实施例不应被独立解释或实施,而应当理 解可将在各实施例中说明的技术思想组合到另行说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并进行解释或实 施。 〈手术用器械的第一实施例> (E3+H1+D3) 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用器械100的图,图2是图1的手术用 器械1〇〇的内部的详细图。 参照图1及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用器械100包括:操作部110、末 端工具(end tool) 120、动力传递部130及连接部140。其中,连接部140形成为空心的轴 (shaft)状,在其内部可收容一个以上的导线(将在后面描述),其一端与操作部110结合, 另一端与末端工具(end tool) 120结合,从而能够执行连接操作部110和末端工具(end tool) 120的作用。 详细地,操作部110形成在连接部140的一端,设置为可供医生直接操纵的界面例 如钳子形状、棍棒形状及杠杆形状等。当医生操纵该界面时,与该界面连接并且插入手术患 者体内的末端工具(end tool) 120进行规定的操作,由此执行手术。其中,在图1中表示操作 部110形成为钳子形状,但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此,操作部可形成为与末端工具(end tool) 120连接并能操作末端工具(end tool) 120的多种形状。 末端工具(end tool) 120形成于连接部140的另一端,其插入至手术部位并执行 对手术必要的动作。作为这种末端工具(end tool) 120的一例,如图1所示,可使用用于执 行夹持(grip)动作的一对钳夹(jaw) 121、122。但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此,用于手术的 多种装置均可作为末端工具(end tool) 120来使用。例如,单臂烧灼器等结构也可作为末 端工具使用。这种末端工具(end tool)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差动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部件,包括:两个以上输入部,从外部分别接收规定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及输出部,用于通过所述两个以上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输出一个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23 KR 10-2011-01230721. 一种差动部件,包括: 两个以上输入部,从外部分别接收规定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及 输出部,用于通过所述两个以上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输出一个旋转运 动或并行运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部件具有两个以上输入部、一个输出部及连接所述两个以上输入部和所述输 出部的差动控制部件, 通过输入到所述两个以上输入部的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产生所述差动控制部件的至 少一部分的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 通过所述差动控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所述输出部进行相当于 所述两个以上输入部输入的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之和或差的量的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以上输入部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只对一个所述输入部输入规定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时,所输入的所述旋转运动或 并行运动只向所述输出部传递。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对两个以上的所述输入部分别输入规定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时,通过所述输出部 输出对各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之和或差。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通过以下的数学式C = α A土 β B计算, 其中C为通过输出部输出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量,Α和Β为分别通过两个以上输入 部输入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量,α和β为各输入量的权值。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向各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可彼此间不产生干涉。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中, 所述差动部件包括: 第一输入部,包括两个旋转体及连接所述两个旋转体的第一输入导线,通过所述两个 旋转体中的任意一个旋转体接收规定的旋转量; 第二输入部,包括两个旋转体及连接所述两个旋转体的第二输入导线,通过所述两个 旋转体中的任意一个旋转体接收规定的旋转量; 差动控制部件,包括差动控制棒,形成在所述差动控制棒的两端的两个旋转体、连接所 述两个旋转体的差动控制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导线及所述差动控制导线结合的第一 差动接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导线及所述差动控制导线结合的第二差动接头; 输出导线,两端与所述差动控制部件连接;及 输出部,与所述输出导线连接,当所述输出导线移动时通过所述输出导线发生旋转。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部为了接收并行运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差动接头的并行运动部件; 或者为了接收旋转运动,包括两个旋转体及连接所述两个旋转体的第一输入导线,并且使 所述第一输入导线及所述差动控制导线在所述第一差动接头中结合并通过所述两个旋转 体中的任意一个旋转体接收规定的旋转运动量,或 所述第二输入部为了接收并行运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差动接头的并行运动部件; 或者为了接收旋转运动,包括两个旋转体及连接所述两个旋转体的第二输入导线,并且使 所述第二输入导线及所述差动控制导线在所述第二差动接头中结合并通过所述两个旋转 体中的任意一个旋转体接收规定的旋转运动量。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输入部或所述第二输入部旋转时,所述差动控制部件进行并行运动,通过 所述差动控制部件的并行运动,所述输出导线移动并使所述输出部旋转。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部件包括: 第一输入部及第二输入部,分别接收规定的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 第一差动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输入部连接,当所述第一输入部进行旋转运动或并行 运动时,进行并行运动; 第二差动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输入部连接,当所述第二输入部进行旋转运动或并行 运动时,进行并行运动; 差动导线,沿设置在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及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的旋转体卷绕, 并且在任一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端;及 输出部,与所述差动导线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当所述差动导线移动时进行旋转。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输入部及所述第二输入部分别进行旋转运动或并行运动时,与所述第一输 入部及所述第二输入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及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分别进行 并行运动, 当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及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分别进行并行运动时,与所述第一 差动控制部件及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连接的所述差动导线移动并使所述输出部旋转。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及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 二旋转体的第一差动控制棒, 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及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 二旋转体的第二差动控制棒, 所述差动导线沿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一旋转体、第二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二旋转 体、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二旋转体、第二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一旋转体卷取。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部连接,当所 述第一输入部进行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 转体旋转,并且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执行并行运动; 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部连接,当所 述第二输入部进行并行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 转体旋转,并且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执行并行运动。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部为了接收并行运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差动控制部件的并行运动部 件, 所述第二输入部为了接收并行运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差动控制部件的并行运动部 件。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导线的一地点和所述输出部的一地点固定结合,当所述差动导线移动时,所 述输出部旋转。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差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输出部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周
申请(专利权)人:利思梅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