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电机(10)、齿轮泵(11)、手动泵(13)、插装式单向阀(14)、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插装式电磁球阀(21)、电磁换向阀(22)、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插装式电磁球阀(26)、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插装式节流阀(28)和油缸(2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较小的蓄能器容积,主控制故障时,可手动开启关闭阀门,速度可调,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路的差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采用蓄能器作为动力源,电磁换向阀和电磁球阀相互配合进行控制,存在如下3个技术缺陷:1、整个回路为非差动回路,在保证阀门启闭需要流量相同时,需要较大的蓄能器容积;2、采用电磁换向阀和液控阀、单向节流阀、电磁阀控制,当主控制换向阀故障时,采用电磁球阀直接供油油缸,只能起关闭阀门作用,不能实现开启阀门功能;并且其速度不能调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3、传动的液压系统采用压力继电器,经常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只需较小的蓄能器容积,主控制故障时,可手动开启关闭阀门,速度可调,故障率低。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电机(10)、齿轮泵(11)、手动泵(13)、插装式单向阀(14)、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插装式电磁球阀(21)、电磁换向阀(22)、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插装式电磁球阀(26)、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插装式节流阀(28)和油缸(29),所述电机(10)连接驱动齿轮泵(11),油箱(1)连接齿轮泵(11),齿轮泵(11)连接插装式单向阀(14)的P1口,插装式单向阀(14)的P2口连接电磁换向阀(22)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电磁换向阀(22)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1口,手动泵(13)的入口连接油箱(1),手动泵(13)的出口连接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T口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22)的T口连接油箱(1),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A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B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2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2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3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3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3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2口连接插装式电磁球阀(26)的A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4口连接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的P口、油缸(29)的无杆腔,插装式电磁球阀(26)的P口连接插装式节流阀(28)、油缸(29)的有杆腔,插装式节流阀(28)连接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的A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A口连接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所述齿轮泵(11)的入口设有吸油滤油器(2)。所述油箱(1)内设有加热器(3)和液位计(4),油箱(1)下端设有放油球阀(5),油箱(1)上端设有空气滤清器(6)、温度传感器(7)和液位控制继电器(8)。还包括插装直动式溢流阀(9),所述插装直动式溢流阀(9)一端连接油箱(1),另一端连接于齿轮泵(11)与插装式单向阀(14)之间。所述电磁换向阀(22)的T口设有回油滤油器(12)。所述插装式单向阀(14)的P2口设有第一压力表(15),蓄能器(20)设有第二压力表(18)。还包括插装式溢流阀(16)和板式球阀(17),所述蓄能器(20)分别连接插装式溢流阀(16)和板式球阀(17)的出口连接油箱(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油缸活塞杆缩回过程:插装式电磁球阀(21)YV1、电磁换向阀(22)YV3得电,利用蓄能器提供动力,油缸缩回,缩回的速度由叠加式单向节流阀(25)控制;2、油缸活塞杆快速伸出过程:插装式电磁球阀(21)YV1、电磁换向阀(22)YV2、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YV5得电,插装式电磁球阀(26)YV4不得电,油缸活塞杆开始差动伸出,其差动速度由插装式节流阀(28)和叠加式单向节流阀(25)控制,油缸除了蓄能器动力源供油外,油缸自身有杆腔的油通过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回到无杆腔,形成一个差动回路,提高油缸活塞杆的伸出速度;在保证油缸活塞杆伸出速度时,能减少蓄能器的供油量,因此可以减少蓄能器容积,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3、油缸活塞杆慢速伸出过程:插装式电磁球阀(21)YV1、电磁换向阀(22)YV2、插装式电磁球阀(26)YV4得电,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YV5不得电,其慢关速度由叠加式单向节流阀(25)控制,系统采用回油节流方式加大油缸有杆腔回油阻力,达到慢速效果;油路中电气元件的状态,见表1:表1:M1YV1YV2YV3YV4YV5YV6活塞杆伸出长度活塞杆回缩/匀速++活塞杆快速伸出+++80%活塞杆慢速伸出+++20%蓄能器补油++蓄能器停止补油--活塞杆回缩到位指示0%活塞杆伸出到位指示100%4、在主控制支路并联手动支路,当主控制支路的电磁换向阀(22)故障时,可以通过手动拨动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达到与主控制支路同样的工作状态。5、采用蓄能器作为主动力源,齿轮泵作为辅助动力源,除了油箱、吸油滤油器、加热器、液位计、放油球阀、空气滤清器、温度传感器、液位控制继电器、油缸、回油滤油器及蓄能器外,其他元件集成在油路块上,油路块工艺孔采用CG油塞设计,优先无泄漏插装阀,保证系统有超长的保压效果,结构紧凑,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的油路图。图2是液压系统的控制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电机10、齿轮泵11、手动泵13、插装式单向阀14、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插装式电磁球阀21、电磁换向阀22、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插装式电磁球阀26、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插装式节流阀28和油缸29,所述电机10连接驱动齿轮泵11,油箱1连接齿轮泵11,齿轮泵11连接插装式单向阀14的P1口,插装式单向阀14的P2口连接电磁换向阀22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电磁换向阀22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1口,手动泵13的入口连接油箱1,手动泵13的出口连接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T口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22的T口连接油箱1,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A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B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2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2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3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3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3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2口连接插装式电磁球阀26的A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4口连接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电机(10)、齿轮泵(11)、手动泵(13)、插装式单向阀(14)、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插装式电磁球阀(21)、电磁换向阀(22)、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插装式电磁球阀(26)、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插装式节流阀(28)和油缸(29),所述电机(10)连接驱动齿轮泵(11),油箱(1)连接齿轮泵(11),齿轮泵(11)连接插装式单向阀(14)的P1口,插装式单向阀(14)的P2口连接电磁换向阀(22)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电磁换向阀(22)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1口,手动泵(13)的入口连接油箱(1),手动泵(13)的出口连接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T口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22)的T口连接油箱(1),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A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B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2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2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3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3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3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2口连接插装式电磁球阀(26)的A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4口连接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的P口、油缸(29)的无杆腔,插装式电磁球阀(26)的P口连接插装式节流阀(28)、油缸(29)的有杆腔,插装式节流阀(28)连接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的A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A口连接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
【技术特征摘要】
1.差动型缓闭液控球阀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电机(10)、齿轮泵(11)、手动泵(13)、插装式单向阀(14)、压力变送器(19)、蓄能器(20)、插装式电磁球阀(21)、电磁换向阀(22)、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插装式电磁球阀(26)、带单向阀插装式电磁球阀(27)、插装式节流阀(28)和油缸(29),所述电机(10)连接驱动齿轮泵(11),油箱(1)连接齿轮泵(11),齿轮泵(11)连接插装式单向阀(14)的P1口,插装式单向阀(14)的P2口连接电磁换向阀(22)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电磁换向阀(22)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1口,手动泵(13)的入口连接油箱(1),手动泵(13)的出口连接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P口、插装式电磁球阀(21)的P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T口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22)的T口连接油箱(1),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A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带定位手动换向阀(24)的B口连接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2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2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1口,第一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1)的P3口、第二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23.2)的P3口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25)的P3口,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展腾,陈竹礼,夏国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宝力特液压密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