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334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属于煤矿井下水灾防治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行走式的水煤分离机,使用方便高效,且提高了井下安全性;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架下安装有行走机构,机架的上面安装有水煤脱水筒,水煤脱水筒包括水煤进料管、出水管、外套筒、内套筒和推料绞龙,内套筒上密集设有多个渗水眼,内套筒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外套筒内,推料绞龙安装在内套筒的内部且一端固定在内套筒的进料口端,内套筒的进料口端通过安装有泥浆泵的水煤进料管与外部连通,内套筒的出料口端伸出外套筒并通过齿轮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外套筒的下部与出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钻探瓦斯及地下水排出的煤泥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式水煤分离机
本专利技术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属于煤矿井下水灾防治
,具体涉及钻探瓦斯 及地下水排出的煤泥过滤。
技术介绍
在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中,水灾时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煤矿井下,涌 水在流动过程中会裹挟着大量煤炭,形成含煤量达10%?20%的水煤,以往,这些水煤大多 是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井底水仓,在水仓中经过长时间淤积,水仓的断面就会减小,蓄水 能力就会降低。随着淤煤的增多,部分淤煤就会被水流带入主水泵吸水口,严重影响水泵的 排水能力。为此煤矿井底水仓以往都必须采取定期清理淤煤,尤其是对于俯斜开采的矿井, 因水煤浓度高,水仓很快就回被淤煤填满,清挖水仓的工作周期很短,势必会增加矿工的劳 动强度,而且严重影响煤矿的抗水灾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行走式的水 煤分离机,通过离心转动将水从煤中甩脱,使用方便高效,且提高了井下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包括机 架、行走机构、水煤脱水筒、电动机、齿轮传动装置、控制台、电路系统和液压系统,机架下安 装有行走机构,机架的上面安装有水煤脱水筒; 水煤脱水筒包括水煤进料管、出水管、外套筒、内套筒和推料绞龙,所述内套筒上密集 设有多个渗水眼,内套筒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外套筒内,推料绞龙安装在内套筒的内 部且一端固定在内套筒的进料口端,所述内套筒的进料口端通过水煤进料管与外部连通, 水煤进料管上安装有泥浆泵,内套筒的出料口端伸出外套筒并在端部固定套装有齿轮传动 装置的从动轮,齿轮传动装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且主动轮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 接,所述的电动机通过支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外套筒的下部开有多个出水口且多个 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 机架上还安装有控制台和提供动力的电路系统和液压系统。 所述的外套筒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喷水管,且喷水管与外部水箱通过一个外接水管 连通,外接水管上安装有高压水泵。 所述的内套筒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滤网。 所述的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 所述的内套筒的出料口端与出煤管的一端连通,出煤管的另一端位于煤料传送带 上方。 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内套筒的转动使推料绞 龙推动水煤前进,并在进料过程中,水煤中的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煤炭从内套筒的出料 口端输出,脱出的水从出水口流入井下水仓,不仅可降低水仓中水煤的浓度,提高水仓利用 效率,延长水仓的清挖周期,而且提高了矿井抗击水灾害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煤产量;由 于设计成车体式,履带式行走机构使其可在巷道中自由移动至各个工作点,使用方便高效; 外套筒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喷水管,使用完成后,喷水管通过高压水泵从外界抽水淋在内套 筒上对滤网和内套筒进行反向冲洗,避免滤网的网眼和内套筒的渗水眼被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为机架,2为行走机构,3为电动机,4为齿轮传动装置,5为水煤进料管,6 为出煤管,7为出水管,8为外套筒,9为内套筒,10为推料绞龙,11为控制台,12为电路系 统,13为液压系统,14为喷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包括机架1、行走机构2、水煤脱水筒、电 动机3、齿轮传动装置4、控制台11、电路系统12和液压系统13,机架1下安装有行走机构 2,机架1的上面安装有水煤脱水筒; 水煤脱水筒包括水煤进料管5、出水管7、外套筒8、内套筒9和推料绞龙10,所述内套 筒9上密集设有多个渗水眼,内套筒9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外套筒8内,推料绞龙10安 装在内套筒9的内部且一端固定在内套筒9的进料口端,所述内套筒9的进料口端通过水 煤进料管5与外部连通,水煤进料管5上安装有泥浆泵,内套筒9的出料口端伸出外套筒8 并在端部固定套装有齿轮传动装置4的从动轮,齿轮传动装置4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 且主动轮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机3通过支座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 述外套筒8的下部开有多个出水口且多个出水口与出水管7连通; 机架1上还安装有控制台11和提供动力的电路系统12和液压系统13。 所述的外套筒8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喷水管14,且喷水管14与外部水箱通过一个外 接水管连通,外接水管上安装有高压水泵。 所述的内套筒9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滤网。 所述的行走机构2为履带式行走机构。 所述的内套筒9的出料口端与出煤管6的一端连通,出煤管6的另一端位于煤料 传送带上方。 工作过程 第一步,将本专利技术开至工作点,将水煤进料管5的另一端插入煤泥内,出煤管6出口端 放置在煤料传送带上方,出水管7的出口端与井下水仓或临时蓄水池连通; 第二步,开启电动机3和泥浆泵,电动机3通过齿轮传动装置4带动内套筒9旋转,泥 浆泵将煤泥通过水煤进料管5输入到内套筒9中,在推料绞龙10的旋转下,煤泥向内套筒9 的出口端移动,由于内套筒9上设有多个渗水眼,由于转动的离心作用,煤泥中的水与煤分 离,含水量< 10%的煤继续沿着推料绞龙10行进并通过出煤管6输送至煤料传送带上送走 即可,提高了煤产量,含煤量< 2%的水通过出水管7流入井下水仓或临时蓄水池进行储存, 延长水仓的清挖周期,而且提高了矿井抗击水灾害的能力; 第三步,使用完成后,开启高压水泵,喷水管14从外部抽水淋在内套筒9上,对内套筒 9或滤网上的煤泥进行清理,避免滤网的网眼和内套筒的渗水眼被堵塞; 第四步,将本专利技术开至下一工作点,对该工作点的煤泥进行处理,工作过程如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行走机构(2)、水煤脱水筒、电动机(3)、齿轮传动装置(4)、控制台(11)、电路系统(12)和液压系统(13),机架(1)下安装有行走机构(2),机架(1)的上面安装有水煤脱水筒;水煤脱水筒包括水煤进料管(5)、出水管(7)、外套筒(8)、内套筒(9)和推料绞龙(10),所述内套筒(9)上密集设有多个渗水眼,内套筒(9)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外套筒(8)内,推料绞龙(10)安装在内套筒(9)的内部且一端固定在内套筒(9)的进料口端,所述内套筒(9)的进料口端通过水煤进料管(5)与外部连通,水煤进料管(5)上安装有泥浆泵,内套筒(9)的出料口端伸出外套筒(8)并在端部固定套装有齿轮传动装置(4)的从动轮,齿轮传动装置(4)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且主动轮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机(3)通过支座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外套筒(8)的下部开有多个出水口且多个出水口与出水管(7)连通; 机架(1)上还安装有控制台(11)和提供动力的电路系统(12)和液压系统(13)。

【技术特征摘要】
1. 自行式水煤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行走机构(2)、水煤脱水筒、电动机 (3 )、齿轮传动装置(4)、控制台(11)、电路系统(12 )和液压系统(13 ),机架(1)下安装有行 走机构(2),机架(1)的上面安装有水煤脱水筒; 水煤脱水筒包括水煤进料管(5)、出水管(7)、外套筒(8)、内套筒(9)和推料绞龙(10), 所述内套筒(9)上密集设有多个渗水眼,内套筒(9)两端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外套筒(8) 内,推料绞龙(10)安装在内套筒(9)的内部且一端固定在内套筒(9)的进料口端,所述内套 筒(9)的进料口端通过水煤进料管(5)与外部连通,水煤进料管(5)上安装有泥浆泵,内套 筒(9)的出料口端伸出外套筒(8)并在端部固定套装有齿轮传动装置(4)的从动轮,齿轮传 动装置(4)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且主动轮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慎志东宋翠萍王亚亮魏丽丽贾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