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55620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9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包括:隧道排水沟、蓄水池,以及在所述隧道排水沟周围的保温层;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低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贯穿所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使得所述隧道排水沟中由所述入口流入的隧道排水经所述出口流出;其中,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隧道排水沟的周围的保温层、以及蓄水池中浸没隧道排水沟出口的液态水,可以防止隧道排水沟中的排水结冰,从而避免隧道内的水或者隧道外的地下水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大量的隧道挖掘、修建完毕投入使用。 目前的隧道排水系统中通常包括隧道排水沟;隧道排水沟的纵剖面示意图如图1 所示,其入口通常位于隧道内或者隧道的外表面附近,其出口位于地面高程低于其入口的 地面上;隧道排水沟中的排水由入口流向出口,隧道排水沟的一部分及其出口通常暴露在 空气中。 当室外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时,隧道排水沟的出口处残留的水容易冻结成冰,冰 块可能堵塞隧道排水沟,造成隧道排水沟失去排水的功能。若隧道排水沟的入口位于隧道 内,则容易导致隧道内产生积水;当隧道内的气温较低时,隧道内的积水很有可能冻结成 冰;由于水冻结成冰后,体积增大硬度增大,很容易造成隧道内被积水浸泡的构造(例如衬 砌等)遭受冻胀而产生开裂、酥碎、剥落等问题,严重威胁隧道内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若 隧道排水沟的入口位于隧道外表面附近,则容易导致地下水在隧道外表面处聚集,对隧道 的初支结构产生额外的水压,容易产生隧道漏水、支护结构开裂甚至垮塌等问题,严重威胁 隧道内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隧道内道路运营的相关部门每年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清除隧道排水沟的结冰,效率底下,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隧道排水沟存在出口容易冻结的缺陷,影响了隧道的安全性;因 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隧道排水沟出口冻结的防冻系统,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可 以避免隧道排水沟的出口冻结,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包括:隧道排水沟、蓄 水池,以及在所述隧道排水沟周围的保温层; 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低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贯穿所 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使得所述隧道排水沟中 由所述入口流入的隧道排水经所述出口流出;其中,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 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 较佳地,所述保温层具体包括:覆盖在所述隧道排水沟之上的硬质聚氨酯层,以及 覆盖在所述硬质聚氨酯层之上的煤渣层。 较佳地,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土层冻结深度。 较佳地,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土层冻结深度至少 0· 25 米。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还包括:铺设于所述煤渣层与所述硬质聚氨酯层之间的土工 布层。 较佳地,所述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还包括:铺设在所述保温层之上的护坡层;所 述护坡层用于避免所述保温层遭受外界干扰,并避免所述保温层滑塌。 较佳地,所述护坡层具体包括:覆盖在所述保温层中的煤渣层之上的厚浆砌片石 层,以及覆盖在所述厚浆砌片石层之上的浙青层。 较佳地,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0. 25米至1 米。 较佳地,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的下管壁高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的下管壁至 少5米。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露天的隧道排水沟的周围增设的保温层,以及蓄水 池中位于冻结深度之下、浸没隧道排水沟出口的液态水,可以防止隧道排水沟中的排水结 冰,从而避免隧道内的水或者隧道外的地下水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隧道排水沟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中保温层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 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中护坡层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 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 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 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冰层浮于水层之上;若 将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设置于冰层之下的液态水层中,则隧道排水沟的出口处的水不容易结 冰;进一步,在隧道排水沟的上层增加保温层,可以使得位于隧道排水沟的入口与出口之间 的水不容易结冰;从而保证整个隧道排水沟中的水不容易结冰,防止隧道内的水或者隧道 外的地下水对隧道结构的破坏,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其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 示,包括:隧道排水沟201、在隧道排水沟201周围的保温层202,以及蓄水池203。 保温层202用于避免被本保温层包裹在内部的隧道排水沟201中的排水结冰;保 温层202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覆盖在隧道排水沟201之上的硬 质聚氨酯层301,以及覆盖在硬质聚氨酯层301之上的煤渣层。硬质聚氨酯层301的下表面 与隧道排水沟201的上管壁的外表面相接触。保温层202的厚度大于隧道排水沟201所在 地区的土层冻结深度。更优的,保温层202的厚度大于隧道排水沟201所在地区的土层冻 结深度至少0. 25米;硬质聚氨酯层301的厚度至少是5厘米。隧道排水沟201所在地区的 土层冻结深度可以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F和G预先确定。 蓄水池203处于蓄水状态,其中的水面低于隧道排水沟201的入口;具体地,蓄水 池203中的水面低于隧道排水沟201的入口的下管壁。隧道排水沟201的出口贯穿蓄水池 203的一个侧壁,并位于蓄水池203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具体地,隧道排水沟201的出口 的下管壁高于蓄水池203的底面,隧道排水沟201的出口的上管壁位于蓄水池203的水面 以下设定深度,该设定深度大于隧道排水沟201所在地区的水体(例如河流、湖泊)冻结深 度。隧道排水沟201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即结冰层厚度),可以预先通过多种途径获 得:例如,可以从隧道排水沟201所在地区的相关部门获取当地的结冰层厚度的历史数据, 取历史数据中最大值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体冻结深度;再如,在冬季实测隧道排水 沟201所在地区的水体结冰层厚度,将测得的最大值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体冻结深 度。 更优的,由于隧道排水沟201的出口的上管壁位于蓄水池203的水面以下设定深 度,该设定深度可以大于隧道排水沟201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0. 25米至1米。 更优的,蓄水池203中的水面与蓄水池203的侧壁的顶端齐平,以便于控制蓄水池 203中最高的水面高度,从而便于隧道排水沟201向蓄水池203排水;蓄水池203中被隧道 排水沟201的出口贯穿的侧壁外表面与保温层202相接触。 更优的,隧道排水沟201的入口的下管壁(或上管壁)高于隧道排水沟201出口的 下管壁(或上管壁)至少5米。 事实上,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隧道排水沟201的排水过程包括: 隧道中的积水或者隧道外侧的地下水作为排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排水沟、蓄水池,以及在所述隧道排水沟周围的保温层;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低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贯穿所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使得所述隧道排水沟中由所述入口流入的隧道排水经所述出口流出;其中,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区的水体冻结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隧道排水沟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排水沟、蓄水池,以及在所述隧 道排水沟周围的保温层; 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低于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入口;所述隧道排水沟的出口贯穿所述蓄 水池的一个侧壁,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水面以下设定深度,使得所述隧道排水沟中由所 述入口流入的隧道排水经所述出口流出;其中,所述设定深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在地 区的水体冻结深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具体包括:覆盖在所述隧道排水 沟之上的硬质聚氨酯层,以及覆盖在所述硬质聚氨酯层之上的煤渣层。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沟所 在地区的土层冻结深度。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隧道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友陈学峰徐治中吕刚祝安龙张矿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